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流星雨的形成

流星雨的形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21 更新时间:2024/2/14 8:50:39

流星雨(每小时一颗的流量就可以称为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彗星主要由冰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

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剩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

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会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于母体。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流星雨活动性为彗星周期。

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发生摩擦),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

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这一点或这一小块天区叫作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的流星雨。

例如每年11月1 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也是这样命名的。单个出现的流星,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

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不同的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87年,中国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更早的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

小天体的体积虽小,但它们和八大行星、矮行星一样,在围绕太阳公转。如果它们有机会经过地球附近,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其上面的物质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物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流星。

有的流星是单个出现的。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

流星雨的规模大不相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有时在短时间内,在同一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的礼花那样壮观。当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超过1000时,称为“流星暴”。

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周期流星;另外,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著名的七种流星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发生摩擦),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1、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

  • 流星雨的现象影响及研究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虽然,流星雨的质量都很小(一般小于1 mm),在进入大气后大部分烧掉,流星暴雨对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因速度极高,流星暴雨对太空中的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对地球大气高层的电离层和其他物理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大批流星体尘埃散入地球大气,提供了额外的水汽凝

  • 苏波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

  • 苏波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指1920年前后苏维埃俄国与波兰之间的战争。东欧混乱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整个东欧陷入动乱。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

  • 两次掷出窗外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捷克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新教徒上街示威,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

  • 苏德战争中苏联胜利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

  • 掷出窗外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又称布拉格抛窗事件(捷克语:Pražska defenestrace,德语:PragerFenstersturz,又译布拉格掷窗事件)是发生于布拉格的历史事件,为波希米亚人对罗马教廷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抗,共有两次,分别发生于1419年与1618年,第一次事件引发了胡斯战争,第二次事件则成

  • 1944年7月3日:白俄罗斯独立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白俄罗斯独立日是每年的7月3日,也是其国庆日。2018年7月3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阅兵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应白俄罗斯国防部邀请,首次参加该阅兵式。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Беларусь,英语:The 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是位

  •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

  • 巨石阵搭建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自从巨石阵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它的出现一直在猜测。这么巨大的石头究竟是怎么搭建起来的呢?这成为长久无法破解的一大谜团。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史前当然没有大型吊车等工具,先人是如何把这些重达数十吨的大石头高高架起来的呢?这样奇怪的阵势引来后人连绵不绝的猜测,这些巨大的石头阵究竟是如何搭建的呢?从普利塞里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