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流星雨的历史记载

关于流星雨的历史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6 更新时间:2024/1/15 4:32:53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最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中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约12次,狮子座流星雨记录有7次。这些记录,对于研究流星群轨道的演变,也将是重要的资料。

流星雨的出现,场面相当动人。中国古记录也很精彩。试举天琴座流星雨的一次记录作例:南北朝时期刘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宋书·天志》)这是在公元461年。当然,这里的所谓“数千万”并非确数,而是“为数极多”的泛称。

而英仙座流星雨出现时的情景,从古记录上看来,也令人难以忘怀。请看:唐玄宗:“开元二年五月乙卯晦,有星西北流,或如瓮,或如斗,贯北极,小者不可胜数,天星尽摇,至曙乃止。”(《新唐书·天文志》)开元二年是公元714年。

流星体坠落到地面便成为陨石或陨铁,这一事实,中国也有记载。《史记·天官书》中就有“星陨至地,则石也”的解释。到了北宋,沈括更发现陨石中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里就写着:“治平元年,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

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宋英宗治平元年是公元1064年。沈括已经注意到陨石的成分了。

在欧洲直到1803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

在中国,现在保存的最古年代的陨铁是四川隆川陨铁,大约是在明代陨落的,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掘出,重58.5千克。现保存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

西方古老说法

1。根据西方古老的说法,“因为一颗星坠落就必须有一份灵魂补上去,人死了,灵魂就升天,升天时也就把你的愿望带给上帝了。”

2。流星是偶然经过的,抓住此刻的时间对着流星许愿,这样流星会带着你的愿望逝去,那样你的愿望才会实现

3。流星是撞入大气的星星,是“现在进行时”;满天星光,不过是远古的星星的影子,是“过去时”,许愿当时的愿望当然要请流星来帮助。

当然,这是古人对于科学了解不过的情况下的不科学地的说法,身为有科学知识的现代人,应该对这类说法心中有数。当然这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物理现象我们能看到的某些星星的光经过几十甚至几万光年的光,光年是很长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几年前的星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流星雨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每小时一颗的流量就可以称为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

  • 著名的七种流星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发生摩擦),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1、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

  • 流星雨的现象影响及研究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虽然,流星雨的质量都很小(一般小于1 mm),在进入大气后大部分烧掉,流星暴雨对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因速度极高,流星暴雨对太空中的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对地球大气高层的电离层和其他物理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大批流星体尘埃散入地球大气,提供了额外的水汽凝

  • 苏波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

  • 苏波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指1920年前后苏维埃俄国与波兰之间的战争。东欧混乱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整个东欧陷入动乱。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

  • 两次掷出窗外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捷克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新教徒上街示威,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

  • 苏德战争中苏联胜利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

  • 掷出窗外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又称布拉格抛窗事件(捷克语:Pražska defenestrace,德语:PragerFenstersturz,又译布拉格掷窗事件)是发生于布拉格的历史事件,为波希米亚人对罗马教廷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抗,共有两次,分别发生于1419年与1618年,第一次事件引发了胡斯战争,第二次事件则成

  • 1944年7月3日:白俄罗斯独立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白俄罗斯独立日是每年的7月3日,也是其国庆日。2018年7月3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阅兵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应白俄罗斯国防部邀请,首次参加该阅兵式。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Беларусь,英语:The 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是位

  •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