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4年6月27日:松本沙林毒气事件

1994年6月27日:松本沙林毒气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99 更新时间:2024/1/19 2:18:35

松本沙林事件(日本名:松本サリン事件),是指发生于日本野县松本市的恐怖袭击事件。9名凶徒于1994年6月27日黄昏至翌日6月28日清晨在深志区住宅街内散布沙林毒气,导致7人死亡,660人受伤。

事件

发动袭击的是一个名为奥姆真理教的新兴宗教组织。1994年到1995年,奥姆真理教教徒在原教麻原彰晃的指使下,策划制造了多宗沙林毒气事件。

根据东京地方法院综合9名当日散布沙林的被告的证言,松本沙林事件发生前奥姆真理教于长野县松本市的教被业主要求收回土地,双方提出诉讼。原教主麻原彰晃自知胜算不高,因而指使信徒对长野地方法院松本分院的法官团部周围的居民下毒手,到松本市内散布毒气。麻原彰晃则一直否认与事件有关。

冤案

事件中一名报案者河野义行一度被日本警方视为头号嫌疑犯。警方于其住所内搜出大量农药更使嫌疑加深(后来警察科学调查证实这些农药无法制造沙林)。大众传播及警方情报外泄令河野义行几乎被认定为犯人。直至翌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现两次事件主谋均为奥姆真理教。河野义行脱罪。事后,当时日本国家安委员长代长野县警方公开道歉。

判决

7名受害者的8名家属代表1995年8月联名控告奥姆真理教,并提出5亿4500万日元的索偿。由于法院1996年12月决定先受理对麻原彰晃的刑事诉讼,松本沙林毒气事件的索赔诉讼因此中断了3年10个月。2000年10月,松本沙林事件赔偿诉讼重新被受理。东京地方法院最终作出的判决赔偿总额为4亿6700万日圆(3700万美元),其中的1亿日元由策划实施松本沙林事件的9名被告支付。

奥姆真理教

奥姆真理教(Japanese Aum Doomsday Cult)日本邪教组织,由麻原彰晃(あさはらしょうこう,原名松本智津夫)创立于1985年。麻原心态阴暗,仇视社会,憎恨人类。在成立后短短数年里,他便网罗了近万名信徒,建立了30多个支部和道场,并在海外发展了四个支部。

奥姆真理教是日本一个以佛教和瑜伽为主的新兴宗教教团,也是日本代表性的邪教团体。进行过一系列恐怖活动。1995年,该组织在日本本土约有9,000多名会员,在全球则有40,000多人。至2004年,该组织的会员约有1,500至2,000人。

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成员在东京3条地铁线的5班列车发动沙林毒气袭击并导致13人死亡,6300人受伤,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一起恐怖袭击事件。2000年该邪教组织更名为“莱夫教”,并于2007年分裂成两派:多数派为阿莱夫教,少数派为“之轮教”。日本媒体称,他们使用的仍是原教主麻原彰晃的光盘和材料。

2018年7月6日,麻原彰晃被执行了死刑。

2018年8月3日,日本法务大臣上川阳会议后公布,奥姆真理教案件的刑事审判记录被指定为“刑事参考记录”,原则上永久保存。

麻原彰晃

麻原彰晃(あさはらしょうこう,1955年3月2日一2018年7月6日),本名松本智津夫,1955年3月2日出生于日本熊本县八代市,奥姆真理教的创始人。

1995年3月20日早班高峰期,麻原彰晃主谋策划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在东京3条地铁线的五班列车上,扎破了数个装有“沙林”毒气的塑料袋,造成12人死亡及5510人以上受伤,麻原彰晃遭到逮捕,2004年2月27日被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处死刑,试图上诉,但日本最高法院于2006年9月15日判定麻原彰晃维持死刑,全案定谳不得上诉。2018年7月6日被执行死刑,9日已在东京都内火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1年6月27日:十日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十日战争(斯洛文尼亚语:desetdnevna vojna),又称斯洛文尼亚独立战争,是1991年斯洛文尼亚发表自南斯拉夫的独立宣言之后,由于边界管卡问题与南斯拉夫政府之间的武力冲突。这场战役从1991年6月27日开始后历时十天左右就结束,但是所引发旧南斯拉夫各国宣布独立和引发内战的连锁效应却是相当

  • 1858年6月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朝与法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签约背景19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特权

  • 1969年6月27日:石墙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石墙事件”(英语:Stonewall riots)在同性恋维权的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引发了美国同性恋群体维权的行动,并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一个强大的同性恋维权组织“同性恋解放阵线”成立。背景1950与1960年代,美国的司法制度仍严重歧视同性恋,其程度甚至更甚于某些华沙公约组织国家。美国早期

  • 1927年6月27日:日本召开东方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召开的东方会议有三次:即1921年5月原敬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6月底至7月初田中义一首相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8月森恪在大连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关于各自的名称,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大本营陆军部》一书的引用资料中,把森恪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

  • 仁川登陆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상륙작전)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战役开始于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结束。战役背景在仁川的主要进攻开始前7天,一个联合中央情报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代号楚蒂·积臣,派出一组游击队到仁川,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尤金·克拉克率领在港口入口的永兴一个岛屿登陆,在这里他

  • 仁川登陆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在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第一次是在1950年7月18日在浦项的登陆,但当时行动不是在敌人的占领区内进行及没有遇到抵抗。战役过程在战役中的小舰队由詹姆斯·贝斯特指挥,他是两栖作战的专家,贝斯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很多两栖登陆行

  • 仁川登陆作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但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开始反攻,向北的进攻停止于鸭绿江。战役结果在仁川的朝鲜军之抵抗被清除后,补给及增援的行动立即开始,海军工程营及水中爆破大队(UDTs)已经到达与海军陆战队一起在绿滩建设了浮筒码头及清除了

  • 米格走廊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中期以后,中国与苏联空军MiG-15多次成功地拦截美军战机,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一般以为“米格走廊”上的驾驶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事实上苏联是作为空军主力秘密参战。斯大林命令国防部长华西列夫

  • 鸭绿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鸭绿江[yā lù jiāng](满语:Yalu ula,韩语:압록강,罗马音:amnokgang),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江中的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

  • 北极熊团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北极熊团是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的1支团级部队。志愿军在此役在无空中火力支援下,运用纵深穿插战术、夜战、伏击等战术,付出了大量伤亡的巨大代价,击溃对手获得胜利。联合国军这1支以2个步兵营为主的团级部队在朝鲜战争的长津湖战役中被击溃前,依赖强大的火力和空中火力支援抵挡志愿军2到3个师达4天之久,否则美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