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74年8月10日: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出生

1874年8月10日: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4/1/23 13:19:48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曾给自己取中名“胡华”,后大多将其姓译作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生于爱荷华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为一名采矿工程师。1897年,胡佛与罗·亨利结婚。亨利受过良好的教育,婚后成为胡佛的内助。他们有两个儿子。胡佛为一家公司所雇用去了澳大利亚,后来到中国,在一家私人企业公司工作,作为中国主要的工程师。

他在1953年被任命为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委托主席。在1964年10月20日,胡佛逝世于纽约。

24岁的胡佛曾作为美国“白领”被派往中国河北唐山的开滦煤矿“打工”。

窃取中国煤矿

团运动失败后,英国人以“饲养信鸽为义和团传递情报”为由,将开平矿务局督办翼抓了起来。他的德国顾问德璀琳利用机会,私下张翼提出要成为开平矿务局总办。

随后,胡佛与德璀琳共同炮制了《出卖开平矿务局合约》,1900年7月30日,德璀琳以开平矿务局代理总办的身份,擅自将开平矿务局“卖给”代表墨林公司的胡佛。然后,胡佛和德璀琳两人又采取恐吓加欺骗的手段胁迫张翼在合约上签字。

清政府知道这件事后,于1904年底派人赴伦敦劳伦斯法庭打了一场国际官司。官司表面上是清政府胜诉了,但判决书只是“无法强制执行”的一纸空文,清政府根本无法收回开平煤矿。

窃取中国开平煤矿,使胡佛得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是他日后政治生涯的基石。

社会评价

胡佛是一位能力一般的总统,在大萧条面前束手无策,一无建树。但是胡佛在此前与此后的成就却更为辉煌。“除了赫伯特·胡佛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美国人曾听到过更热烈的赞颂或更尖刻的批评。”赫伯特·胡佛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举办的胡佛生平展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他在1928年以压倒优势当选美国第31任总统,然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位世界闻名的英雄竟在自己的国土上变成了替罪羊。时至今日,人们仍不免将胡佛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联系一起,它让几百万美国人丢了饭碗。”

美国总统胡佛一向自以为是地坚持:“美国的基本企业,是立足于健全与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他实行了典型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提出力挽狂澜的对策,反而坚决地阻止国家提供对付危机的福利补偿。呼吁劳资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于是,当城里的工人因无力付钱而在饥馑中度日时,农民们却因牲畜满栏、谷物满仓而失望。因为他们既无力将它们卖掉,也无力继续对它们进行饲养和保存。

但是,以当代美国经济学派默里·N.罗斯巴德(其代表作是《美国大萧条》,谢华育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中文版)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如对失业人口进行经济补贴,为公共工程融资等)。正是政府的过多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他的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的前导。他强调,“在一个崩溃的时代,仅仅亡羊补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真正自由而无阻碍的市场经济。”

抛开那一段短暂而艰难的白宫岁月,胡佛的一生还是多姿多彩的。正如胡佛总统博物馆所述:“胡佛作为一名采矿工程师享誉世界。全世界都感激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是他在第一次世界战期间及战后为被战争蹂躏的欧洲提供了粮食。”

胡佛作为美国近代的一位总统,在美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著有《对自由的挑战》(1934年)、《持久和平的问题》(1942年)、《持久和平的基础》、《回忆录》(三卷,1951年至1952)和《美国史诗》(四卷,1959年至1964)等书。他还将大量的文物、资料、古玩等捐献给母校,供建立胡佛研究所之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献资料和物品是他在天津生活期间的实物和文件。这里是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基地。历经几十年,它在美国国会和政府中拥有大量的会员,在美国主流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美国参众两院,凡涉及中国的问题,都要来咨询胡佛研究所。

总之,现代史学研究不能够只以经济危机中胡佛的表现来评价胡佛,应该看到胡佛他一生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贡献!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2年8月10日:中国龙芯一号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自主LoongISA指令系统,兼容MIPS指令。2002年8月10日诞生的“龙芯一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从2001年至今共开发了1号、2号、3号三个系列处理器和龙芯桥片系列,在政企、安全、金融、能源等应用场景得到了广

  • 1913年8月10日:巴尔干战争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1912年至1913年,围绕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问题接连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尔其的战争。1911年意大利与土尔其之间战争的爆发促成了巴尔干各国反土力量的联合。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反土同盟,随后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也相继加入,巴尔干同盟形成。1912年1

  • 赤眉起义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刘玄统治期间并没有收服各方势力,之前辅佐登基的赤眉军因刘玄的不喜又脱离朝廷割据一方。仅在刘玄统治时期,赤眉军就与刘秀所统治的东汉王朝发生过多起战役。简介赤眉领袖认为部众回乡必散,于是率领他们西攻长安。公元25年,赤眉军进至华阴,有众三十万。赤眉领袖在巫师怂恿下,在军中找到一个没落的西汉宗室、十五岁的

  • 火星蓝莓的成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火星车在“奋进”陨石坑附近发现弹珠形蓝色奇异物体,被形象地称之为“火星蓝莓”。首次发现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火星车首次在“奋进”陨石坑附近发现弹珠形蓝色奇异物体,被形象地称之为“火星蓝莓”。成因猜测流水残余科学家一度认为这些“蓝莓”是一个重要证据,证明几十亿年前

  • 1945年8月11日:藤野严九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藤野严九郎(英文:Fujino Genkuro;1874年7月11日~1945年8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毕业于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日本医生、教授。藤野严九郎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藤野在读小学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过汉学。18

  • 2011年8月11日:爱沙尼亚国防部大楼枪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爱沙尼亚当地时间2011年8月11日15时30分(北京时间2011年8月11日20时30分)左右,一名54岁的爱沙尼亚国防部办公大楼内一名安保人员当天企图闯入国防部大楼,在入口处同警卫发生冲突,在楼内引爆一枚炸弹后与其他安保人员发生交火,并劫持一名同事作为人质。并用手枪同警卫对射,事发后,警方迅速封

  • 1833年8月11日:木户孝允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木户孝允(木戸孝允きどたかよし;又名きどこういん)(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为幕末到明治时代初期活跃的武士、政治家。赠从一位勋一等。长州藩藩士,所谓“长州阀”的巨头。与萨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并称为“维新之三杰”。幕末时期以通称“桂小五郎”,为尊王攘夷派中心人物。维新后分

  • 223年8月11日:著名谋士贾诩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贾诩jiǎ xǔ(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也。凉州系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后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师,死后配享魏文帝庙。董卓原为武威郡守张奂军司马,而贾诩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 白狼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

  • 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正式生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魏玛宪法》(德语:Weimarer Verfassung)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年—1933年)的宪法,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现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德国基本法》仍保留着魏玛宪法的少许条文。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