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85年6月14日:申根协定签署

1985年6月14日:申根协定签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06 更新时间:2023/12/11 19:15:02

申根协定(Schengen Agreement),1985年6月14日,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署了《关于逐步取消共同边界检查》协定(又称《申根协定》),其宗旨意在取消各成员国之间边境,自由通行,无限期居住,现共有成员国26个。

协议主要内容为:一、在协定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二、外国人一旦获准进入“申根领土”内,即可在协定签字国领土上自由通行;三、设立警察合作与司法互助的制度,建立申根电脑系统,建立有关各类非法活动分子情况的共用档案库。

协定签署

1985年6月14日,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SCHENGEN)签订申根协定。该协定规定,其成员国对短期逗留者颁发统一格式的签证,即申根签证,申请人一旦获得某个国家的签证,便可在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内在所有申根成员国内自由旅行,但从第二国开始,需在3天内到当地有关部门申报。

为了建立一个具有共同外部边界而没有内部边境检查的区域,所有参与国必须执行同样的入境标准。举例来说,这意味着,所有申根国家必须就哪些第三国国民需要办理签证的问题,执行统一规定。另一方面,访问者持有的签证一般在全部申根国家同样有效。进一步而言,所有的参与国必须信赖其他国家进行适当边境检查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申根一揽子协定中,也包括申根地区外部边界检查措施的执行规定。

申根一揽子协定还包括参与国警察当局之间的合作条款。共同信息系统使申根国家的警方能够发布通缉罪犯、失踪人员和被盗财产警告。

欧盟在司法与内政领域的合作,已逐渐扩大到申根合作范围以外。这一趋势将朝着加强各国警方与检察机关的合作、统一民事、刑事立法和执行共同移民与庇护政策的方发展。然而,申根协议并不意味着挪威自动成为扩大合作的一部分。

1990年6月,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4国加入《申根协定》。同月,8个成员国签署了由100多项条款组成的申根公约。同时,法、德、荷、比、卢等国还签署了关于“协调移民和避难政策”,“加强警务和司法合作”,“建立共同信息档案中心”等内容的一系列具体条约。

1991年6月,法国成立了《申根协定》监督委员会,分别对荷、意、西、德、比5国就实施申根协定的准备工作进行调查。1994年,《申根协定》执委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将原计划于1992年季实施申根协定推迟至1995年。1995年3月26日,《申根协定》正式生效。

1996年12月,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和冰岛五国签署了加入《申根协定》的有关协议。1998年4月,奥地利与意大利和德国之间全面开放边界。

瑞士的这次公决同时通过了《都柏林公约》,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限定难民只能在一个国家申请避难。

发挥作用

《申根协定》国取消了内部边界,极大方便了人员、货物、资金和服务在欧盟内部的自由流动。无论是不是欧盟成员国家的公民,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的外国人,只要在这些国家中的其中一个国家获得了合法居留和入境签证,就同时获得了申根国家自由通行的权利。因此受到欧盟大多数居民及许多外国游客的欢迎。

随着《申根协定》的细化,成员国在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了合作,使协定成员国公民在众多领域受益于一体化成果。

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司法大臣吕克·弗里登在申根举行的纪念《申根协定》签署20周年的仪式上发表讲话说,《申根协定》给欧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增强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团结与信任。

他说,实践证明,仅靠欧盟单个国家是无法对付有组织犯罪、跨国毒品交易和非法移民等问题的,只有各国密切合作才能给欧洲人民带来《申根协定》所体现的“自由、安全和法制”。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弗拉蒂尼在讲话中指出,《申根协定》实现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人员自由流通,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宗旨便是《申根协定》各成员国之间的“团结、信任和透明”;如今运行的申根信息系统将进行扩容和升级,以适应瑞士和欧盟10个新成员国在不久的将来加入《申根协定》的需要。

《申根协定》国取消了内部边界,极大方便了人员、货物、资金和服务在欧盟内部的自由流动。无论是不是欧盟成员国家的公民,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的外国人,只要在这些国家中的其中一个国家获得了合法居留和入境签证,就同时获得了申根国家自由通行的权利。因此受到欧盟大多数居民及许多外国游客的欢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82年6月14日:马岛战争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西班牙文:Guerra de las Malvinas,拉丁语族国家又称:Guerra del AtlánticoSur,译文即“南大西洋战争”,英文:Malvinas War,又称:Falklands War,译文:福克兰群岛战争或福克兰海战,部分媒体简称:福岛战

  • 1868年6月14日:卡尔·兰德斯坦纳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奥地利著名医学家、生理学家,1868年6月14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学习化学。因1900年发现了A、B、O、AB四种血型中的前三种,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生理学奖。于1943年逝世。简介卡尔·兰德斯坦

  • 1937年6月14日:美国国旗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的国旗日(Flag Day)是纪念美国大陆会议1777年6月14日通过美国第一面由贝蒂·罗斯(Betsy Ross)所设计的正式“星条”旗(当年只有13颗星,因为美国独立时只有13州)。现上面有50颗星。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国旗纪念活动是在1876年庆祝建国100周年时进行的。19世纪90年代,不

  • 科索沃战役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科索沃战役是指1389年6月15日土耳其和塞尔维亚发生的战役,发生在塞尔维亚大公拉扎尔·赫雷别利亚诺维奇(Lazar Hrebeljanović)领导的巴尔干联军和由苏丹穆拉德一世统领的土耳其人之间,导致了塞尔维亚的沦亡。塞尔维亚拉扎尔大公率领军队在科索沃平原与入侵的土耳其人展开战斗,虽然塞军刺客刺

  • 科索沃战役的后续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科索沃战役的结果就是奥斯曼军队彻底剿灭了塞尔维亚的菁英们。在战役的最后关头,拉扎尔大公被俘并被斩首。但局面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变数。6月16日,诈降的塞尔维亚骑士米洛斯-奥比利奇,突然成功地刺杀了苏丹穆拉德一世。也有说法认为穆拉德一世被刺是在6月15日的激战当中,克比利奇(Milos Kobilic)在

  • 比特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

  • 科索沃战役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科索沃战役是塞尔维亚拉扎尔大公率领军队在科索沃平原与入侵的土耳其人展开的战斗,虽然塞军刺客刺杀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一世成功,但土军王子巴耶塞特一世战场继位,重振军队,最终大破塞军,塞军菁英人物被屠戮一空,此后,塞尔维亚受到土耳其统治长达500年之久。为了纪念战死的英雄,塞尔维亚产生了无数歌谣和作品来纪念

  • 1964年6月15日:77国集团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七十七国集团(Group of 77,G77),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了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75国集团”。后来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

  •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上海合作组织(英语: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俄语:Шанхайскаяорганизация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简称上合组织(SCO、ШОС),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

  • 1215年6月15日:《大宪章》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1215年6月15日金雀花王朝国王约翰王(1199一1216在位)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全文共63条。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