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645年6月13日:宫本武藏逝世

1645年6月13日:宫本武藏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76 更新时间:2024/2/13 19:43:53

宫本武藏(1584年—1645年6月13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士,因为与佐佐木小次郎决战而一举成名,晚年出仕于细川家。著作有兵法理论著作《兵道镜》、《五轮书》、《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

早年经历

宫本武藏于1584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宫本小时候跟从父亲新免无二之助一提真学习当理流兵法。在《五轮书》中,宫本武藏自述他在十三岁的第一次决斗中战胜了“新当流”的有马喜兵卫,十六岁击败但马国的武士秋山,二十一岁去京都,与来自各国的剑术家交手,从十三岁到二十九岁,决斗六十次,没有一次败绩。

除武术以外,宫本武藏还是手里剑徒手武术等武术领域的高手,他在二十来岁时已经自创一派号称圆明流,1605年写下剑术书《兵道镜》。1624年~1644年完成二刀的兵法,号称“二天一流”。

宫本武藏最广为人知的的决斗事迹莫过于“岩流岛决斗”,也就是庆长年间在本州山口县下关市的舟岛的岩流岛,与岩流的武士佐佐木小次郎对决的故事。大部分人认为宫本武藏在这次决斗中战胜了佐佐木小次郎,但实际上决斗的经过、胜败、甚至宫本武藏的对手到底叫什么名字,不同资料的记载都有不同,仍然有待查证。

此外,也有传说当时佐佐木小次郎被宫本武藏击晕后放在船上,由德川家康暗中杀死。

盛年事迹

在大坂之役中,宫本武藏以丰臣军的身份参战的故事,实际上是毫无根据的误传。宫本武藏是以水野胜成的武士以德川军名义参阵的。宫本武藏与水野胜成的嫡长水野胜中活跃的战迹,在数本历史献中都有记载。

在此之后,宫本武藏在姬路城主本多忠刻的交涉下,参与了明石的都市计划,以及姫路、明石等城寨、寺院的修筑建设。据《海上物语》所载,宫本武藏在这个时期和梦想权之助在明石进行决斗比武。

1615年,宫本武藏收留水野武士中川志摩助的三男,中川三木之助为养子,并推荐三木之助出仕姬路城主本多忠刻。然而三木之助在宽永三年1626年为本多忠刻亡故而死亡,宫本武藏于是又收留武士侍田原久光的次男伊织为养子。宫本伊织后来出仕于明石城城主小笠原忠真,在1631年,年仅二十岁的次男伊织成为小笠原家的总管。

1638年,岛原之乱爆发,小仓城主小笠原忠真与侍从伊织出阵镇压,宫本武藏与忠真的外甥中津城城主小笠原长次也一同参阵。从宫本武藏寄给延冈城主有马直纯的书信中,写有“我不会再被石头打到了”的记录看来,宫本武藏有被投石击中而负伤。此外,在小仓城寄宿时,宫本武藏依从忠真之命,与“宝藏院流枪术”的高田又兵卫比武。

1640年,宫本武藏受熊本城主细川忠利邀请,移驻熊本正式教授兵法。在此期间,他开始书写兵法理论相关的著作,称其为“兵法二天一流”。

1643年十月,宫本武藏登上九州肥后岩户山(今熊本市附近),闭居山下的灵岩洞,执笔撰写《五轮书》。

1645年,武藏把《独行道》与《五轮书》二书合称为《自誓书》并授与弟子寺尾孙之允,将《五方之太刀道序》和《兵法三十五箇条》传给寺尾求马助信行。6月13日,宫本武藏于千叶城在他的武士居所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宫本武藏的墓葬位于熊本市弓削的武藏坟。在北九州市手山留有其养子宫本伊织所立的“新免武藏玄信二天居士碑”,该碑文为印证伊织与武藏的养父子关系的最早的记录,通称“小仓碑文”。

后世影响

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力、崇尚刀剑的民族,明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朝野都发生了摩擦,但还是大量地从日本进口刀剑。从商业的角度上说,日本的刀剑在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至今仍保存在日本的草薙剑,被日本人尊为国宝,此类国宝在日本还有许多,在日本不但有文物价值,且被当成神物或圣物来供奉,《日本书纪》里便记载有草剃剑显灵的故事。

日本历代天皇即位时作为信物(相当于玉玺)的三件宝物中就有剑,即天丛云剑,但正如《菊与刀》作者鲁恩·本尼迪克特所说,此剑原物已经在一次动乱中沉到了海底,现在室所用的是仿制品。

直到明治时期,刀剑还被认为是武士身体的一部分,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一书中说,哪怕是无意间跨过对方的刀,也被视作是对主人的极大不敬与侮辱。例如电视剧《利家与松》中,织田信长无意中将佐佐成政献的武士刀转赠给了他人,佐佐成政就相当地失意与惊慌。

战国末期无疑是一个武士辈出的时代,当时有名的武士有柳生宗严、丸目长惠、伊藤一刀斋、东乡重位等。甚至连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辉,也是有名的“剑豪将军”。而宫本武藏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

宫本武藏在日本的影响相当大,以致有“真田幸村的枪、宫本的刀”的说法。他自称:“余自幼钻研剑法,遍游各地,遇各派武士,比试六十余次,不失利。”关于宫本武藏的文学作品有《日本剑侠宫本武藏》、《宫本武藏》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20年6月13日:三国名将夏侯惇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夏侯惇[xià hou dūn](?-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

  • 1897年6月13日:长跑奇才鲁米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897年6月13日芬兰长跑奇才鲁米诞生,帕沃·鲁米是“长跑之乡”芬兰最杰出的代表。矗立于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场前的鲁米全身塑像、陈列于芬兰博物馆内的美国人赠给鲁米的“金鞋”,都标志着这位传奇式人物在20年代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帕沃·鲁米,1897年6月13日出生于芬兰的一个不大知名的地方洛伊马

  • 1948年6月13日:日本小说家太宰治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太宰治(だざい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本名津岛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日本小说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太宰治从学生时代起已希望成为作家,21岁时和银座咖啡馆女侍投海自杀未遂。1935年《晚年》一书中作品《逆行》列

  • 龙飞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龙飞船(Dragon)又译“天龙号”飞船。“龙”飞船的名字来自于美国民谣歌曲《神龙帕夫》。龙飞船由太空民企——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牵头研发,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商用太空飞船之一,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发的航天飞船。第一代货运龙飞船于2010年12月8日试飞成功,2012年5月22日发

  • 火卫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火卫一是太阳系最暗的天体之一。围绕火星运动,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简介火卫一(Phobos,英语发音"FOH bus"福博斯)呈土豆形状,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它是火星的两颗卫星中较大也是离火星较近的一颗。火卫一与火

  • 火卫二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火卫二(英语:Deimos,中译:戴摩斯)是火星最小的一颗卫星,平均半径为6.2千米(3.9英里),逃逸速度为5.6 m/s(20 km/h)它是火星较小和较外侧的已知卫星,另一颗是火卫一(弗伯斯)火卫二与火星的距离是23,460千米(14,580英里)以30.3小时的周期环绕火星,轨道速度为每秒1

  • 怀唐伊条约对新西兰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又译《威坦哲条约》,是1840年时英国王室与毛利人之间签署的一项协议。条约的签订,促使新西兰建立了英国法律体系。同时,也确认了毛利人其土地和文化的拥有权。该条约被公认为新西兰的建国文献,该条约目前仍为现行文件。主要内容1、毛利人各酋长让出其领土

  • 中国天眼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

  • 九子夺嫡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

  • 龙吸水现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水龙卷俗称龙吸水或龙吊水等。水龙卷(waterspout)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一边旋转,一边移动。饱含水气快速旋转的气柱状水龙卷,危险程度不亚于龙卷风,内部风速可超过每小时二百公里。龙卷成因水龙卷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实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