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亡国的最后一夜是怎样度过的

北宋亡国的最后一夜是怎样度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51 更新时间:2024/2/18 9:11:01

东京(开封)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指的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

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统治者借口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南下侵掠宋朝。这年十月,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两路金军计划在宋朝首都开封会合。宋徽宗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向南逃去。金西路军在太原遇到军民的坚强抵抗,无法前进。东路军南下包围了开封。

宋朝廷在和战问题上意见不一。宋钦宗和宰相李邦彦张邦昌等主张屈辱求和,答应赔款割地。李纲等认为应采取进取之策,皇帝应“亲政”。钦宗先后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等,全面负责首都开封的防务。李纲积极组织军民备战,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准备了足够的防守器械。

同时在城的四方的每方配备正规军1.2万余人,还有辅助部队,保甲民兵协助。组织马步军4万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天进行操练。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八日,金军到达开封城下。由于当时各地勤王之师纷纷赶来救援首都,李纲亲自督战,几次打败攻城的金军。河北、山东义军也奋起抗金,形势对孤军深入的金军十分不利,死伤又多,金军被迫撤退。军民共同胜利地保卫了开封城。

金兵北退之后,投降派又得势,李纲被迫离开开封,各路勤王之师和民兵组织被遗散,防务空虚。半年之后,即1126年秋天,金军又分东西两路南侵。西路军攻破太原,乘胜渡河;东路军攻陷真定。两路军围攻开封,闰十一月二十五,开封城破。

开封虽被金军攻破,但开封军民抗敌情绪高昂,他们立即将前一天来议和的金使杀掉。第二天,有30万人领取器甲抵抗金兵,当金兵欲纵火屠城时,居民百姓欲行巷战者“其来如云”。金军在城墙上慌忙修筑防御工事,以防开封居民将其赶下城去。金军占领开封达4个月,大肆掳掠后于1127年四月撤兵北去,带走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全部俘虏和财物,北宋至此灭亡,这就是宋代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难”。

1127年五月,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他就是宋高宗,史称此后的宋朝为南宋。高宗称帝之初,迫于金军威胁的严重形势,不得不起用有重望的李纲为宰相。李纲认为应迅速结合各地抗金力量,收复失地,并推荐老将宗泽留守开封。但当了75天宰相的李纲很快被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挤走,抗金措施皆被废除。

产生的影响

两宋之际的东京保卫战的失败,致使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再无实质障碍,能够轻而易举的侵入并占领广大的中原腹地,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拉开了序幕,同时也使中原各地的宋朝流民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灾难。

历史评价

在这次东京保卫战中,虽然宋军和广大爱国群众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政权的腐朽导致科技和军事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16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中华慈善日”于2015年11月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时提出,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该法将每年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慈善法规定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是和“国际慈善日”进行接轨。2019年9月2日,民政部在第四个“中华慈善日

  • 测谎结果准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测谎器(lie detector)一译“测谎仪”(其实是“测真仪”),亦称“多道心理测试技术”、“多项描记器”。检测受测者是否说谎的仪器。利用受测者因说谎而产生某些生理反应的原理设计制成。其测谎原理:当说谎者编造谎言又担心谎言被揭穿时,常会感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内疚等心理反应和

  • 关于凡尔赛宫的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最著名和最令人迷惑的时间差错是“拉蒙小姐和莫里森小姐”访问凡尔赛宫,她们在《一次探险》上这样称呼她们自己,尽管她们的真名是安妮·莫伯利和埃莉诺·卓丹。安妮是牛津圣修斯学院的院长;埃莉诺是威特福得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在1901年8月,她们游历了凡尔赛宫,并且来到“玻璃长廊”进行了短暂休息。窗户都开着,

  • 2020年8月12日:佘幼芝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佘幼芝(1939年-2020年8月12日),祖籍广东顺德马岗。其先祖于1630年将抗清大将袁崇焕的头颅秘密掩埋于自家后院,从此佘家后人历经明朝、清朝、中华民国至今共三百七十余年,日夜守护着袁大将军的坟墓。佘家第十七代传人,在佘幼芝的多方奔走之下,2002年年底,修葺一新的袁崇焕祠堂将对外开放。202

  • 靖康之难前夕宋朝的背水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宗泽前往抗金前哨京师充任东京留守。他六月十日接到朝廷任命,立即出发,十七日即到了汴京。宗泽,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靖康元年初,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第二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

  • 黄汪坏政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黄潜善汪伯彦坏政的经过靖康初年(1126年),金人攻打宋朝,康王赵构设大元帅府,用文书召黄潜善率兵去支援。张邦昌当伪楚皇帝后,黄潜善到大元帅府告诉康王赵构,康王赵构秉承皇帝旨意任命黄潜善为副元帅。靖康二年(1127年),康王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任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当时宋高宗顺从民心,提拔李纲为右

  • 维扬之变为什么被称为赵构的南逃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维扬之变,宋代高宗在扬州出逃的事变。高宗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后,不敢返回东京(今河南开封),在黄潜善、汪伯彦等怂勇下,于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遁往扬州(今江苏扬州)避敌,将国事托于左相潜善、右相伯彦,而沉湎酒色,不思恢复。三年春,金兵大举南下,直趋扬州。高宗闻讯仓惶出逃,从瓜州乘小舟渡江逃

  • 苗刘之变是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背景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响应国家抗金情绪,即位于宋金前线的“南京”应天府(今商丘),是为宋高宗。赵构即位以来,在投降派的建议和支持下,放弃中原,准备南逃。由于李纲等人的反对,只好先送隆祐太后南渡。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李纲罢相,十月,南宋小朝廷由应天府全部逃往扬州。

  • 苗刘兵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发动兵变3月26日,是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事后,百官入朝听朝廷任命刘光世为检校太尉、殿前都指挥例的宣制。苗傅和刘正彦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桥下埋伏兵士,等王渊退朝,将其拖下马,宣称他交结宦官谋反,刘正彦将其亲手杀死,随后包围了康履的住处,大肆捕杀宦官,并挂著王渊的首级,率军进围皇宫,兵临城下,这时赵

  • 南宋抗金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哪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南宋军民为阻击金军进攻,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进行的城邑守卫战。绍兴九年,宋、金达成以黄河为界的和议。次年五月,金熙宗和都元帅完颜宗弼,以收回河南、陕西之地为借口,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出山东、陕西及汴(宋东京,今开封)、洛(今洛阳)两京,大举攻宋。宗弼亲率主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