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78年7月27日:松井石根出生

1878年7月27日:松井石根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62 更新时间:2024/2/26 14:15:50

松井石根(1878年7月27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陆军大将,皇道派将领,甲级战犯,驻扎中国13年的中国通,大亚细亚主义鼓吹者,南京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之一。

松井石根1878年7月27日出生在日本名古屋市,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期间参加了日俄战争。二·二六事变后在整肃中退出现役,上海事变爆发后,作为攻坚战专家重新服现役,担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后改任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他在1937年指挥5个师团的日本华中支那派遣军突破70个中国师顽强防守的塞克特防线,顺势攻陷当时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并纵容部下展开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抗议。

他后来为了赎罪在日本热海为阵亡双方的将士修建了兴亚观音院,但1945年被盟军逮捕,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12月23日零时在东京巢鸭监狱伏法。

早年生活

松井石根出生在日本名古屋市,排行老六,其父松井武国为旧尾张藩的武士。189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九期(学科排名第二名),与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本庄繁、阿部信行等为同期生。接着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学科排名第一名)。

曾参与日俄战争,及曾响应孙中山在日本提出的“大亚细亚主义”,亦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1933年在日本参与发起大亚细亚协会。

松井石根主要罪行

1915年,松井石根调任驻上海武官。1918年升步兵大佐,次年任日军步兵第39联队长。1921年派任海参崴派遣军情报参谋。

1922年调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次年晋升为陆军少将。1924年任日军步兵第35旅团长,1925年调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1927年升陆军中将。1928年8月任日军第11师团长。

1931年10月,调任参谋本部部附,同年12月至次年8月,担任日本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全权代表。

1933年3月,就任军事参议官,同年8月,调任驻台湾日军司令官,10月晋升为陆军大将。1934年8月,再度调任军事参议官。次年8月,转入预备役。

1937年8月从预备役复出,担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后改任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

东京审判

日本战败投降后,1945年9月19日,驻日盟军总部下令,将松井石根作为战犯逮捕入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从1946年5月开始,对包括松井石根在内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战争罪行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审讯。审讯中,松井石根辩称自己当时因生病而未能阻止部属的暴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举证驳斥说:“他的疾病既没有阻碍他指挥在他领导下的军队的作战行动,又没有阻碍他在发生这类暴行时访问该市达数日之久。对于这类暴行负有责任的军队又是属于他指挥的。他是知道这类暴行的。他既有义务也有权力统治他自己的军队和保护南京的无辜市民。由于他玩忽这些义务的履行,不能不认为他负有犯罪责任。”提起中日战争的性质,松井石根在法庭上有过一段描述,这就像一家内,当哥哥的,实在无法忍受弟弟的乱暴,而打了他,这是因为太爱他,而促使他反省的手段。

松井石根人物评价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家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而晚清的中国呢,仍迟迟不能摆脱中世纪的国心态,在年轻的松井石根眼中的中国,是闭塞、固执、暴虐和窒息的。松井石根一厢情愿地想把从本国利益出发的“兴亚主义”强加给中国,想以大哥的身份来指导中国,但此时的中国已不是满清时代的中国,民族主义已经深入人心,各派政治势力也开始化干戈为玉帛,共赴国难。

自认为是“中国通”的松井石根,其实没有读懂中国,自认为已经是明开化国家的“精英”的松井石根,其实也不懂现代文明。国与国之间的所谓“共荣”,应该有另外的方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日心说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日心说的背景通常认为完整的日心说宇宙模型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实际上在西方公元前300多年的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里特就已经提到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 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日心说的观点是: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

  • 日心说的确立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天文观测的精确度渐渐提高,人们逐渐发现了地心学说的破绽。到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们发现托勒密所提出的均轮和本轮的数目竟多达八十个左右,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人们期待着能有一种科学的天体系统取代地心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应运而生了。约在1515年前,哥白尼为阐述自

  • 哥白尼为什么死后才出版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哥白尼在1506~1515年间已经写成“太阳中心学说”的提纲——《试论天体运行的假设》,可是《运行》一书却直到1543年他临终时才出版。他在《运行》一书的“序言”里提到这种情况时说:“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迟疑不决。”哥白尼对于这本著作的出版,为什么要“迟疑不决”呢?原因就在于教会对这一新兴科学理论

  • 1981年7月28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CHINA CHILDREN AND TEENAGERS'FUND,简称中国儿基会)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国家级公募基金会,隶属于全国妇联。在中国基金会序列中,被民政部评定为最高等级——5A级。2018年11月,获评2017年度全国4A级基金会。康克清

  • 2011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肝炎日为7月28日,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定于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 1868年7月28日:《中美续增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中美续增条约》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蒲安臣1861~1867年(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六年)任美国驻华公使,任内曾调停中外交涉事项,颇得清政府信任,成为当时第一个对清政府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外国公使。1868年任满归国,清政府委托他

  • 1794年7月28日:罗伯斯庇尔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马克西米连·佛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法国革命家、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是雅各宾派政府的实际首脑之一。罗伯斯庇尔出生于法国北部加来

  • 1965年7月28日:江户川乱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江户川乱步(1894年10月21日~1965年7月28日),本名平井太郎,1894年10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三重县名张町,是日本最富盛名的推理作家、评论家,被誉为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其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名侦探柯南》中毛利小五郎姓名由来,其本人为《名侦探柯南》中江户川柯南姓由来)更是日本家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