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11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2011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3/12/9 11:59:03

世界肝炎日为7月28日,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定于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公众、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治疗知识。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

世界肝炎日的社会背景

肝炎(学名: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不同,最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共六种类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等。

肝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脂肪肝是引起肝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明显增多的肝脏病,常与肥胖症、糖尿病共存。要远离脂肪肝,应从调节饮食入手。控制脂肪饮食当然是必需的。预防脂肪肝还要提倡运动,运动可以消耗掉体内多的脂肪。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虽然病毒种类不同,但都足以对人构成严重危害,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世界卫生大会首次就病毒性肝炎通过一项决议,审视了疾病的现状,要求世卫组织制定一项有时间目标限定的全面战略,加强疾病监测、提高预防手段,扩大筛查范围并向感染者提供治疗,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的帮助。

全世界约有20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感染,每年有50至7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1.3至1.7亿人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估计每年有35万人因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

世界肝炎日发展历史

第二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由奥地利、孟加拉国、比利时、克罗地亚、希腊、埃及、波兰、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西班牙、瑞典和泰国等肝病患者联合会发起,于2005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丙型肝炎:今日焦点(HepatitisC:APriorityToday)”,主要是让政府人员认识到丙型肝炎严重性并采取全国性卫生保健计划。

2006年9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欧洲肝病患者联合会、欧盟和欧洲肝病学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召开了第三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其主题是“现在就检查(GetTested)”。

2007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欧洲肝病患者联合会、欧盟和欧洲肝病学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联合召开了第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其主题是“肝炎?现在就检查(Hepatitis?GetTested!)!”。

在连续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之后,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的防治。2007年11月,世界肝炎联盟正式成立,决定将延续原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但10月1日为中国国庆日,中国代表提议更改活动日期。

最终,世界肝炎联盟决定在2008年5月19日举行世界肝炎日(WorldHepatitisDay)活动,来自多个国家的200余家患者团体将参加此次活动,并共同发出主题——“我是第12个吗(Am I Number 12)?”

2010年5月21日,在巴西、印尼、哥伦比亚、中国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关于“世界肝炎日”的“WHA63.R18号决议”获得通过,指定每年的7月28日(第一个发现乙肝表面抗原的美国医生Baruch Blumberg的生日)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肝炎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 1868年7月28日:《中美续增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中美续增条约》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蒲安臣1861~1867年(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六年)任美国驻华公使,任内曾调停中外交涉事项,颇得清政府信任,成为当时第一个对清政府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外国公使。1868年任满归国,清政府委托他

  • 1794年7月28日:罗伯斯庇尔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马克西米连·佛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法国革命家、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是雅各宾派政府的实际首脑之一。罗伯斯庇尔出生于法国北部加来

  • 1965年7月28日:江户川乱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江户川乱步(1894年10月21日~1965年7月28日),本名平井太郎,1894年10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三重县名张町,是日本最富盛名的推理作家、评论家,被誉为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其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名侦探柯南》中毛利小五郎姓名由来,其本人为《名侦探柯南》中江户川柯南姓由来)更是日本家喻

  • 水星资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水星(英语:Mercury,拉丁语:Mercurius,符号:☿),在太阳系八大行星里,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中国称之为辰星。它每87.968个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而每公转2.01周同时也自转3圈。水星有着太阳系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倾角。水星轨道的近日点每世纪比牛顿力学的预测多出43弧秒(角秒)的进动

  • 行星金星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金星,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距离太阳0.725天文单位。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金星,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有时候火星会更近)。它清晨称为“启明”出现在东方天空;傍晚称为“长庚”处于天空的西侧。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达到亮度最大,其亮度在夜空中仅次于月球,排第二

  • 地球资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亿~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赤道半

  • 木星的结构组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木星(英语:Jupiter,拉丁语:Iovi,符号:♃)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距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由于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为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气态巨行星)。木星是一个气态

  • 土星的构造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符号:♄),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离排太阳系第六位。土星是气态巨行星,欧洲古希腊称之为厉星(古希腊语:Κρόνος;英语:Chronos),中国古代人们把土星称为瑞星。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

  • 朱元璋长相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在明代帝王画像中,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最为特殊。帝王画像中多美化或写实,尤其是明代锦衣卫出身画家描绘的帝王像。而这位开国皇帝除了“标准”俊像外,还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丑化之像。在南薰殿旧藏中,朱元璋所存画像最多,一人就有13幅。如今,这13幅画像1幅在故宫博物院,12幅收藏在台北博物院。这13幅画像画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