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8 更新时间:2024/1/23 13:08:53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历史背景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其进行谈判。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地。”“应该明确规定:中国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双方最后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于1984年签署协议。

1982年9月26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不过,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年9月22、23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月19、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

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在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

1984年6月,中英谈判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1984年9月26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南和英国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思代表双方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1985年5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香港进入了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前历时12年的过渡期。

历史意义

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历史意义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看:

对国内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日益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国外的意义: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5年7月4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动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京津城际铁路(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

  • 1896年7月4日:中国文学家茅盾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

  • 1934年7月4日:玛丽·居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

  • 早期的蒙古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蒙古草原,自古以来是诸游牧部落的活动场所。自夏、商以来,大大小小的部族和部落出没在这块广阔的草原地带,各部族和部落的兴衰、更替的历史,直到13世纪初,才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至于蒙古民族之族源,近、现代东胡说成为主流。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史记

  • 蒙古是怎么统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忽图剌汗死后,蒙古部落联盟分裂为泰亦赤兀惕和乞颜两大部落。蒙古乞颜氏的孛儿只斤氏贵族首领也速该.把阿秃儿,被塔塔儿人用毒药害死,其子铁木真在克烈部首领王汗和札只剌惕部首领札木合的援助下,打败了前来袭击的篾儿乞人,夺回了众多部众,力量逐渐壮大。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铁木真28岁,被乞颜氏贵族推

  • 1979年7月4日:亚洲球王李惠堂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李惠堂,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1979年7月4日,李惠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

  • 1926年7月4日:斯蒂法诺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Alfredo Di Stefano,1926年7月4日—2014年7月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西班牙籍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绰号“金箭头”,曾效力于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1945年,斯蒂法诺职业生涯开始于阿根廷河床队,1947年,斯蒂法诺以6场

  • 成吉思汗是怎么分封诸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分封制是古代帝王将自己控制范围以外的土地分给儿子、兄弟、外戚、勋臣等受封者,让他们控制地方,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受封者完全控制地方的军政大权,是实封,这种又称为封建,分封制作为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成吉思汗就对诸子和诸弟进行了分封,诸子的封地在阿尔泰山以西,称为西道诸王,诸弟的封地在蒙古东部,称

  • 2019年7月4日:淳安女童失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7月4日6点30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租客梁某华、谢某芳谎称带孩子赴上海喝喜酒,将房东9岁女童章子欣从家中带走。7月7日,梁某华、谢某芳未按约定带回孩子,之后失去联络。2019年7月13日12时30分,疑似章子欣遗体在象山县石浦海域被发现。7月13日20时50分,象山警方通报:经刑侦技术鉴

  • 成吉思汗是如何灭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蒙古成吉思汗六年至窝阔台汗六年(金大安三年至天兴三年,1211—1234年),成吉思汗发动、窝阔台汗完成的攻灭金朝的战争。这是世界史上著名的小国崛起、以少胜多的战争。金立国后,于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五年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中都(今北京),逐步统治中国北方,迫使蒙古各部臣服,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