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极熊的特征和现状

北极熊的特征和现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4/1/25 8:21:34

北极熊(拉丁学名:Ursus maritimus(Phipps,1774),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发透明故外观上通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

北极熊的视力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不久的未来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

外形特征

北极熊是现今体型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成年北极熊直立起来高达2.8米,肩高1.6米。雄性北极熊体重为300~800公斤,雌性为150~400公斤;在冬季来临前脂肪将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可达800公斤以上。熊掌可达25厘米宽,熊爪可超过10厘米,北极熊奔跑的时速可达40公里,还能在海里以时速10公里游97公里远。

北极熊头部相对棕熊来较长而脸小,耳小而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皮肤呈黑色,可从北极熊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看出皮肤的原貌,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这又是保暖的好方法。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但在季由于氧化可能会变成淡黄色、褐色或灰色。

北极熊的大脚掌使得它可以用前脚掌当”桨“,在水中游泳,而宽大的后脚掌则用于在冰面上和雪地里行走;嗅觉极其灵敏,可以捕捉到方圆1公里或冰雪下1米的气味;因大量进食鱼类,北极熊消化了大量的维他命A,并储存在其肝脏里,所以食用北极熊的肝脏会导致中毒。

北极熊的形象会出现在无数卡通片中,它们温顺、憨厚、可爱、忠诚,是人类的好伙伴。它们睡在冰川上的姿势就像一个三岁孩童抱着布娃娃入眠一样可爱。但是它们有时拍打头部表示的则是恐惧。

北极熊是北美最大的食肉动物,体重达1800磅,站起来能有10英尺。每年都会有20到90个人受到北极熊的攻击。它们没有天敌,但却可以把12英寸厚的密封罐撕开个4英寸左右的洞,就好像剥香蕉一样简单。

栖息环境

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

种群现状

北极熊并非对人类没有危害,但是不限制的打猎、捕杀,会使北极熊受到威胁。北极熊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污染,偷猎和工业活动的干扰。

虽然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公认的,即使是轻微的气候变化也可能对北极熊的海冰栖息地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如果北极的冰山继续融化,北极熊可能不能再在洞穴里生活,这会影响北极熊及其幼崽的生存。巢穴的顶部及四壁不够厚,巢穴也许会倒塌,也会杀害海豹,减少北极熊的食物来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也对北极熊产生威胁。对有机氯农药的积累研究显示,北极熊作为顶级掠食者,体内有积累这些化合物的危险,包括神经系统,生殖和免疫功能。

生活在世界上的野生北极熊大约有2万多只,数量相对稳定。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早在1972年,美国就颁布过法律,除了生存需要,禁止捕猎北极熊。而到了1973年,北极圈内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和前苏联更进一步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公约除了限制捕杀和贸易以外,还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其栖息地以及合作研究的条款。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79年8月24日:庞贝古城被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79年8月24日这一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厚约5.6米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将庞贝从地球上抹掉了。庞贝古城(Pompeii)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地区一座古城,距罗马约240千米,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东南脚下10千米处。西距风光绮丽的那不勒斯湾约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胜

  • 1101年8月24日:苏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

  • 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湖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

  • 1942年8月24日: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战争过程8月23日凌晨,弗莱彻的舰队到达瓜岛以东海域,随即被日军1

  • 清昭陵的四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清昭陵,即清北陵,为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自建陵以来没有被盗掘过。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伪满州国,对清朝在关外的三大陵墓(昭陵、福陵、永陵)进行了保护,即便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也未被盗掘过。皇太极的陵墓,定名为昭陵,是为了将皇太极的功德彰显于后世。作为大清朝的第二位皇帝,埋葬在关外的昭陵,却备受后

  • 2001年8月24日:越洋航空236号班机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越洋航空236号班机是越洋航空在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和葡萄牙里斯本机场之间的航班。在2001年8月24日,由机长罗伯特·皮切(Robert Piché)和副机长Dirk DeJager驾驶的236号班机,于大西洋上空漏尽燃料并失去动力,后来成功以滑翔方式降落在亚速尔群岛,无人死亡,并打破了民航

  • 《金瓶梅》作者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一直众说纷纭,为“金学”研究中的第一悬案。自清康熙间谢颐提出作者应是王世贞以来,各个研究者已提出了70余位兰陵笑笑生的“候选人”:如王世贞说、贾三近说、屠隆说、李开先说、徐渭说、王稚登说、赵南星说、李渔说、卢楠说、冯梦龙说、丁纯父子说、汤显祖说、李先芳说、沈德符说

  • 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简介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

  • 啃老族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啃老族,又称吃老族、傍老族、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

  • 2020年7月21日:李吉均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李吉均,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地理与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1952年李吉均考入四川大学地理系,一年后随专业调整至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本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