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4年7月15日:俄国作家契诃夫逝世

1904年7月15日:俄国作家契诃夫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3/12/19 7:38:52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俄: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作家,剧作家。

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地。其剧作对19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他的作品的两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的丑恶现象。契诃夫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在巴登维勒逝世。

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杰出的剧作家,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契诃夫小说的创作特点

契诃夫从事小说创作二十余年,在写作技巧上一丝不苟,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他一直尽他所能,希望开拓短篇小说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潜力。契诃夫创造了一种内容丰富深刻、形式短小精湛的一种独特的短篇小说体裁。

在这种短篇小说中,作家往往以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凭借巧妙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的心理进行真实而又细致的描绘和概括,从中展示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有强烈的抒情意味,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里的丑恶一面的厌恶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作家把他对自己笔下的生活和人物的褒贬以及作家内心的痛苦和愉悦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中,让读者自己从不同的人物形象中认知和体会作品的含义。

(一)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第一阶段

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是在80年代,当时年青的契诃夫因为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跟随潮流,以“安东沙·契洪特”、“没有病人的医生”等笔名,写了大量无伤大体的幽默风趣的故事和小品。在契洪特的某些作品里,尤其是在他描写金钱和权势如践踏人格,而饱受欺凌的人又不知自重的作品里,年青的作家虽然也在笑,但在他的笑声中饱含了心酸的泪水、惆怅的音调和斥责的感情。在地主资产阶级的俄国,人的尊严和人格同样受到了金钱和权势的蹂躏,这使出身卑微、靠劳动谋生的契洪特身上有一种自觉的民主主义作风。

他尊重人的品格,并在自己的优秀幽默作品中一边鞭笞辱没人格的老爷,同时也讽刺了一些被欺辱者的奴隶心理,从而维护了人的自尊。在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从《驿站长》、《外套》到《穷人》,从普希金、果戈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一直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小人物”表示怜悯。但后来车尔尼雪夫斯基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批判了“小人物”本身的软弱无能。而契洪特的态度则是指责多于同情。

他斥责“小人物”不知尊严为何,在权势面前卑躬屈节。这也说明,60年代的思想对契洪特还是有影响的。他的观念里,一个人要有自尊,人不是渺小的,正是这种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使契洪特的优秀而又幽默的短篇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当时流行的诙谐小品截然不同。

除了幽默短篇之外,契洪特也写过一些比较严肃的作品。短篇小说《贼》和《秋天》,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思想相似,表达的都是生活是不公平的,世界是坏人和骗子的天堂。而短篇小说《嫁妆》和《小人物》是契洪特契诃夫转变的标志。这两部作品都通过普通常见的情节来反映不合理的生活现象。

在《小人物》中小官吏涅维拉济莫夫请求上司提高两个卢布的薪酬,但十年都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他为此还经常放弃休息,替别人值班。他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一些,但却无望,因为他既不会偷盗,也不会告状。他的怨气只能发泄到一只无辜的蟑螂身上,他的轻松竟然是因为一只被他摔死的蟑螂,这令人深思。在这盘作品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契诃夫,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不追求情节曲折,而注意细节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第二阶段

从1886年到1892年发表《第六病室》为止,是小说家契诃夫创作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期间,契诃夫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只为寻求一个“中心思想”,希望可以把一切穿起来。而在创作上他不停地改善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以发掘该体裁所反映生活艺术潜在的魅力。同时,他也开始从事中篇小说和剧本的创作。

《草原》是契诃夫写的第一篇大型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歌颂大自然的美好,描绘草原上的生活状态,思索人的命运,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个内容都充满了浓浓的抒情韵味。在契诃夫这一阶段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他反映当时社会思潮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说《灯火》反映了当时另一种悲观主义的社会思想。他描写了厌世和悲观的人,也反映了他本人当时的忧郁和困惑。

(三)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第三阶段

1892—1903年,是小说家契诃夫创作的第三阶段,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他的作品日臻完善,内容和形式也完美统一,真实而又深刻,朴素而又动人。

这一时期,契诃夫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生活和工厂生活中的矛盾,《农民》以清醒的现实主义反映了农村的赤贫和野蛮;《在峡谷里》则描写了农村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残酷。这些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客观上有力地驳斥了民粹派对农村公社的美化。《我的一生》则将矛头指向了工业资本主义。但是由于契诃夫并未投身革命运动,不了解工人阶级,他笔下的知识分子也还不知道应用革命手段变革社会,这也是契诃夫本人的局限性的反映。

从结构组合上看,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框架严整、紧凑、匀称,而且节奏感较强。其作品往往从主要情节开始,以意外结尾告终,多采用一条主线的形式。一般就是从一件事或一个主要人物写起,以时间为序全面展开,选材认真,取舍得当,布局合理,能够明确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从情节安排上看,契诃夫的小说没有那些离奇曲折的故事线索,也不常见大起大落的跌宕情节。它所反映的就是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没有庞大的场面,没有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少见复杂的人物关系。作品的开端通常把人物引入展开冲突的环境和关系之中,先开门见山,继而娓娓道来。

从人物塑造上看,契诃夫一般是先描绘出一个典型环境,对人物则挑选其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加以概括,简单描述就把人物的神态性格乃至社会地位都鲜明地勾画出来。契诃夫在进行人物肖像和心理描写时,常常抓住最本质的东西,用速写式笔法,突出地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线条简洁明快,人物鲜明有力,手法生动形象。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方面,契诃夫不重于细致交代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力求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变化。

从语言运用上看,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语言简练、深刻、朴素。快节奏、简单、质朴构成了他独特的文风,他高度淡化情节,凭借巧妙的结构设计、对生活和人物做真实的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语言诙谐幽默是契诃夫小说的另一大特色,能够在轻松诙谐的调侃中达到辛辣讽刺的目的,而简练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白是诙谐幽默最有效的载体。

契诃夫人物影响

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最后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在《套中人》塑造的别里科夫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典型,也是保守反动、循规蹈矩、胆小怕事、沉闷压抑的代名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756年7月15日:马嵬驿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马嵬驿兵变历史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

  • 1949年7月15日:《工人日报》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工人日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综合性报纸。1949年7月15日在北京创刊,是一张以经济宣传为重点的全国性综合性中央级大报,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之两次题写报名。“文化大革命”中于1966年12月31日停刊。1978年10月6日恢复出版。日出对开1张。在北京、上海、武汉、南昌、广州、成都、重庆、昆明、西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

  • 原生家庭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拼音是yuán shēng jiātíng。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原生家庭简介我们应该正确衡量原

  • 冲绳美军基地的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距离钓鱼岛只有约400公里的冲绳美军基地,扼中国东海与西太平洋之“咽喉”,驻扎了美军海陆空和海军陆战队四大兵种,大约2万名士兵,占驻日美军数量的三分之二。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环境卫生学教授松井利仁日前公布的一项推算结果显示,美军嘉手纳基地的夜间噪音给周围约1.7万名居民造成了严重的睡眠障碍,导致一

  • 1900年7月16日:海兰泡惨案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海兰泡惨案又称海兰泡事件、海兰泡大屠杀,是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五千多名(也有资料为六、七千名)中国人死亡。海兰泡惨案与1900年7月17日发生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称为“庚子俄难”。1900年7月,沙俄悍然出动10多万侵略军以“护路”

  • 隋灭陈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隋文帝意图南下消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的军事储积,使陈损失惨重。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587)十月废除西梁。次年发动灭陈战争,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南朝陈。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

  • 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隋末危机。大业七年(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发动叛变,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镇压。大业九年(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向海明也在扶

  • 隋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隋朝在此局势下迅速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炀帝命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今江苏扬州)。他下令筑丹阳宫,计划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多是关中和中原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都想逃回中原。义宁二年(618)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

  • 安魂曲是什么类型的音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安魂曲,又名安魂弥撒、追思曲、慰灵曲,是一种特殊弥撒(requiemmass),用于基督教悼念死者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安魂曲有很多音乐家都创作过,但以莫扎特的K626号作品《安魂曲》最为著名。之所以称为安魂曲,是因为唱词的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开头,第一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