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帝六下江南

乾隆帝六下江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49 更新时间:2024/1/17 2:25:33

乾隆帝关注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并且为了稳定政治,每隔一两年,要到全国各地出巡,检查沿途地方的治理情况。从公元1751年到公元1784年,他曾经先后六次巡游江南。后两次南巡时,他已是七十开外的人了。

乾隆帝每次南巡,都把视察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他在巡视淮河闸堰时,发现原有的土堤不安全,就下令添筑鱼鳞石岸,还亲自画出图样。有位地方官在奏折里提出的方案同他不谋而合,乾隆帝很高兴,立即把他升了官。南巡要途经山东、江苏、浙江三省,乾隆帝多次减除这三地的赋税。他还参观农田和织造机房,鼓励农桑。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乾隆帝重视发展农业的一贯方针。

南巡所经之处,有岳飞韩世忠方孝孺于谦等历代先贤的陵墓和祠堂,乾隆帝总要特派官员前去致祭,他本人还出席了对大禹陵、周公庙、孔庙及明太祖陵的祭奠。江南地区读书人很多,乾隆帝就宣布增加所到地方的官学生名额,还破格赏赐六百多人进士及第的资格。对于沿途居住的退休老臣,乾隆帝给予特别的优待和礼遇,每次来迎驾,都要升一级官爵。乾隆帝用这些办法,拉拢汉族读书做官的人,笼络人心。

然而,南巡又存在很大的弊端。乾隆帝每下江南的前一年,都要派出官员勘察路线,修桥铺路,盖建行宫。御道要求平直,不允许曲曲弯弯,操办的地方官吏就乘机勒索沿途的百姓,稍不服从,就拆房子,平祖坟,还借整肃盗匪的名义把无辜的平民投进监牢。老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

出巡的排场更是奢华得惊人。随行的王公大臣、侍卫官员有两千多人,水路上动用大船一千多艘,陆路上征用乘马六千匹、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头,征调纤夫三千六百人、服役的民伕一万人。从北京到杭州,兴建了行宫三十所,没有行宫的地方,就搭起黄布城和蒙古包毡房。凡是御驾经过的道路要洒水除尘,沿途三十里以内,地方官员一律穿上官服迎架,所有的绅士、读书人、老年百姓都要到现场排队跪拜。乾隆帝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盛世”的气象。

地方官员和富商为了讨好皇上,挖空了心思。他们在河道里安排龙舟灯舫,在岸上搭建彩棚,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中皇家队伍要路过的地方,店铺、民屋全都油漆一新。在镇江城外用红绿绸缎装饰成一枚巨大的桃子,十多里外就能望见,乾隆帝的御舟一到,突然烟火大发,巨桃开裂,桃子里出现一个剧场,有好几百名演员演戏。乾隆帝在扬州大虹园停留时,夸赞说:“这里风景不错,很像北京南海的‘琼岛春荫’,就只少一座喇嘛塔。”

扬州官员听见了,暗地买通太监取得图样,立即兴工,一夜之间就添造出一座喇嘛白塔。这些操办的官员、富商,都得到了乾隆帝的褒奖。

有个侍郎尹令一从江南回来,上奏说:“陛下南巡,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乾隆帝就怒气冲冲反问他:“你说民间疾苦,你具有指出什么人疾苦?说怨声载道,具体指出什么人有怨言?”

还有个大学士程景伊,反对乾隆帝巡游湖州。乾隆帝说:“朕去湖州不是游玩,是去看那里种桑养蚕。”程景伊沉痛地说:“皇上这回去湖州,下回湖州就没有蚕桑了。老百姓元气一伤,几代都恢复不了呢!”

尹令一和程景伊都因为直言而受到了处分。这一来,朝廷上下铺张奢靡、献媚取宠的风气就越来越滋长了。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曾达到高峰。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国库有七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储备。然而到了乾隆末年,库存只剩下了二百万两,这正是同乾隆帝的挥霍浪费分不开的。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造成了吏治的日益败坏,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清王朝开始走上了由盛转衰的下坡路。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神农架深处为何会成为禁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神农架,很多人的印象就是神秘以及恐怖。的确,这片广袤的林区有太多的传说。虽然有官方来辟谣,但是把它列为禁区本身就已经显示了它的神秘以及危险。它位于湖北省的西部,也是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地点,占地面积在325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林地占了85%以上。它之所以叫神农架这个名字,是有传说炎帝神农氏就

  • 乾隆时期的瞻对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瞻对之役是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派兵平定四川上下瞻对的一次作战,是乾隆早期的一次军事行动。是清政府在四川境内仅次于大小金川之役的重大军事行动。瞻对为四川省西部的一块藏族聚居地,明朝时即授印归附中央朝廷。瞻对居民甚勇悍,常以抢劫骚扰地方。至清乾隆初年,乾隆帝下令征讨,始料未及的是瞻土司拼死抵抗,

  • 乾隆时期的清缅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清缅战争,是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此役发生时,缅甸贡榜王朝是个强大的新兴帝国,横扫东南亚,缅甸向北收服掸族土司,向东吞并南掌(今老挝),向南灭掉四百年历史的暹罗(今泰国)大城王朝。18世纪中期,清朝在西南又爆发了一场对外战争

  • 波斯皇帝五万大军离奇失踪之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在伊朗高原崛起。公元前522年,波斯皇帝率领大军入侵埃及,波斯军队平定埃及后,一支5万人的波斯军队从底比斯出发,部队抵达了沙漠中的一个绿洲小镇。但到了第七天,这支大军的消息就中断了。波斯军团又去了哪里?远征军就此消失了踪影。就在人们苦苦寻找答案时,考古学家的一些发现,可能使该

  • 2020年5月26日:梁洁华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梁洁华(1960年8月4日-2020年05月26日),女,前无线电视艺员,出生于中国香港。1979年,参加第八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出道;1990年随黄日华签约亚视;1988年12月7日与黄日华结婚;1990年5月2日生下女儿黄芷晴,婚后息影转作保险经纪,现为保险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2020年05月2

  • 李隆基传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是唐朝中期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颇受

  • 乾隆时期的古州苗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古州苗民起义指的是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古州(治今贵州榕江县)苗民在包利领导下,反抗朝廷剥削压迫的武装起义。苗民反叛雍正四年(1726年)至九年(1731年),清廷剿抚兼施,收复黔省苗族4万户,辟地二三千里,几当贵州全省之半。该地区由“无君上,不相统属”到设官

  • 清平阿睦尔撒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两度进讨伊犁,平定辉特汗阿睦尔撒纳武装叛乱的作战。阿睦尔撒纳归附十一月,达瓦齐遣兵征伐阿睦尔撒纳,三战皆败。次年六月,达瓦齐重整军旅,命沙克都尔曼济率军3万掠阿睦尔撒纳牧区,又命塔尔巴什率兵3千夹击,阿睦尔撒纳惨败。七月初,阿睦尔撒纳、纳默库、

  • 李隆基“三庶人”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废王皇后为庶人,太子少保王守一被贬为泽州别驾,随后又被赐死。三个月后,王庶人死在冷宫之中,死因成谜。随后李隆基立即将武氏册立为“惠妃”。武惠妃工于心计,她的最终目的并不仅止于皇后,而是想要易储。因此,在礼部尚书李林甫的挑拨下,玄宗与裴耀卿、张九龄等大臣的关系逐渐破裂,这为武惠妃易储

  • 1938年6月7日:武侠小说家古龙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南昌,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