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德终始简介 主张的内容及来源是什么样的

五德终始简介 主张的内容及来源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20 更新时间:2023/12/23 1:12:08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

内容

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早期的五行学说,经春秋时期的“必有胜”、墨家学派的“毋常胜”(交相胜)到邹衍发展为“五德终始”、循环相胜的观点。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文选》李善注引)。又说:“代火者必将水”“数备将徙于土”(《吕氏春秋·应同》)。他认为虞(舜)、夏、殷、周的历史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它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又按照始于土、终于水、徙于土的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阴阳消息”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五德转移”,又决定着“并世(当世)盛衰”。在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的每一发展阶段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两者交争,“胜者用事”,历史属于斗争中的胜利者。而这种五德相胜又是被机械的周期律预先决定的,“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认为王朝的兴起必有天意符瑞作为象征和验证。这种天人感应论是为周秦之际的新兴统治势力服务的,故“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五德终始说具有深远的影响,明代有“奉天承运皇帝”一说,所谓“承运”,即继承某一“德”运。

来源

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战国中期之前的阴阳五行思想是五德终始说基本的理论来源。如:梁超所著的《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上册、张立文、陆玉林所著的《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著作对五德终始说具体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研究。

(1)来源于道家思想。持这种观点的著述主要有:谢扶雅所著的《田骈与邹衍》、陈槃所著的《写在<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之后》、孙开泰所著的《邹衍与阴阳五行》、白奚所著的《翟下学研究》。

(2)来源于墨家思想。持这种观点的著述主要有:范毓周所著《“五行说”起源考论》、李汉三所著的《先秦两汉之阴阳五行学说》。

(3)来源于儒家思想。持这种观点的著述主要有:顾颉刚所著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范文澜所著的《与颉刚论五行说的起源》、童书业所著的《五行说起源的讨论》、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杨荣国所著《中国古代思想史》。

(4)来源于其它思想。饶宗颐所著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一书认为,《孙膑兵法·地葆》中“五壤相胜”理论与五德终始说之间存在着莫大的联系。胡克森所著的《从五行说到邹衍五德终始说理论的中间环节》一文认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来源为春秋末年晋国史官史墨的政权相胜理论,以及老子“德”的概念。

刘毓磺所著的《先秦诸子初探》一书认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管子》五行说的变形表现。王压、胡新生所著的《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思想渊源》认为前兆迷信是邹衍五德终始说的主要理论来源。

赵潇所著的《论五德终始说在秦的作用和影响》则认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来源于秦的五行文化。秦彦士所著的《诸子学与先秦社会》一书认为“五德终始说”是由历法建正、立闰朔的终始推衍而来的。

孟祥才、胡新生主编的《齐鲁思想文化史一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一书,对诸家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认为五德终始说主要有三个理论来源:一、古老的阴阳、五行生克观念;二、古老的天文历法与传统的四时教令思想;三、古老的自然与政事相比附的天人相与学说。

刘泽华教授曾言:“战国末年的诸子百家都参与了‘五德终始’的再创造;阴阳家也吸收了诸子之学。”的确如此,儒、道、墨、法等学派都对五德终始说的构建做出过贡献,上述的研究或基于一点或基于一面,没有综合的去考虑邹衍五德终始说的谨论来源。

影响

邹衍创建“五德终始说”,本意是想从他“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谈”的阴阳五行研究中,罗列出天降的灾祥祸福,来恐吓那些骄奢淫逸、“不尚德”的统治者们,希望他们能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办事、治民,能“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之施”及于黎庶。但是五德终始说的创立客观上却迎合了战国后期各国君主实现统一大业的心理愿望,为他们提供了统一天下的理论依据。

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遂成为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自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标签: 五德终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康熙的撤藩决议与吴三桂反清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专制统治时代,朝政的两个根本问题就是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作为清代杰出的君王,康熙在成功地解决了宗室内的争权夺利的问题后,三藩问题就成了亲政不久的康熙所面临的最重大、最迫切的国政大事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分别镇守云南、广东,福建,其手握重兵,雄霸一方,在自己的辖地里胡作非为,长此以往,终究

  • 北宋宰相身旁的人都被提拔,唯独他一直打杂?知道真相的他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但张齐贤并非“酒囊饭袋”,他很有主见,眼光远大。雍熙三年(986年),大将曹彬、潘美率军北伐攻辽,大败而归,名将杨业也战死在朔州。危急时刻,张齐贤主动请缨,前去接管代州军务,旗开得胜,打得辽军落花流水,这在宋军漫长的攻辽战役中绝无仅有。所以不过几年,张齐贤就频频升官,最后做了宰相。然而,颇有本事的张

  • 盗墓笔记柒—邛笼石影点天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点天灯,历史解密

    点天灯,读音diǎn tiān dē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一种赌博的技巧,出自《盗墓笔记柒—邛笼石影》第六章·点天灯。解释所谓点天灯,是老时候赌场里的一种说法,其实应该叫“点灯”,是一种赌博的技巧,意思是如果发现赌台上有人手气非常不好,就反着他押,他押大你就押小,他押闲你就押庄,赌的不是自己的运气

  • 白马之盟后,汉室江山为何落入妇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雉,汉朝,历史解密

    在汉高祖刘邦极具传奇的一生中,出现过两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女人。第一位自然是吕雉,在汉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与武则天、慈禧同样掌控天下的女主。而另外一位则是戚夫人,戚夫人虽然是汉高祖刘邦后期最为宠爱的女人,但她的命运就没有吕后那么好了,她的下场大家想必都知道了,用两个字可以概括,那就

  • 诸葛亮死前遗言,为什么要4人抬棺往南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作为汉末最耀眼的人物之一,堪称是智慧的化身,都知道一带重臣诸葛亮,兴复汉室,死而后已。数次北方曹魏,没有想到出身未捷身先,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也许是人都有这么一个感应,冥冥之中告诉你你要死了,而诸葛亮就在临终前留下遗言,作为一代名相,其临终前的遗言神秘莫测,距今1700多年无人

  • 既然太后不称哀家 历史上的太后又是怎么自称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后,自称,历史解密

    我们看电视时,随便出来一个皇后、太后的,张口闭口都是哀家怎么样。甄嬛、芈月、慈禧、冯太后、刘皇后、王皇后、马皇后……其实哀家这个词,是近代才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真实的皇后和皇太后们,从来没人自称过哀家。哀家,只是戏曲、影视剧中的称呼哀家这个词,是近代人创造出来的。哀家一次,最早出现在清朝后期的小说中,

  •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什么要让人在城门口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曾经有人形容中国的《三十六计》是:三十六招,招招致命。这些古代军事奇才们经过实战总结出来的经验,一个赛一个地狡猾,一个比一个会揣度人心。其中,因诸葛亮而出名的“空城计”算是心理战术的佼佼者,比“苦肉计”、“反间计”更出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大意,导致街亭、柳城全部失守,诸葛

  • 清代神医叶天士,用三片梧桐叶就救两条人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叶天士,清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神医很多,看了他们的故事的确让人感动。比如我们熟悉的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等,他们不仅悬壶济世、医术了得,更是菩萨心肠,看病不要钱,而且专心致志。清朝也有这样的名医,比如叶天士。叶天士是清代名医,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家之一。他出身医药世家,爷爷叶时是名医,擅长儿科,而且医德高尚

  • 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丰绅殷德,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固伦和孝公主,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对一个女儿特别偏爱,就是排行第十的固伦和孝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应该都知道,一般嫔妃所生的公主出嫁后只能得和硕封号,唯有皇后所出的嫡女才有资格被封固伦公主,这个十公主的生母汪氏却只是个妃子,乾隆给她这样的殊荣,可见其母汪氏应该也不平凡。汪氏是满洲正白旗人,都统四格女,乾隆28

  • 袁绍,如果听了沮授官渡之战就不会输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以少胜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不过袁绍当时手上这么多兵,为什么会输给曹操呢?难道袁绍当时没有一点机会么?其实袁绍手下有很多才华横溢的谋士,但是袁绍并不会用他们。其中沮授给曾给袁绍出了计谋,但是袁绍不听所以导致后来自己惨败,不过沮授也是非常的有骨气,誓死都不降曹操。在《三国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