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如果听了沮授官渡之战就不会输了么?

袁绍,如果听了沮授官渡之战就不会输了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1/4 6:07:37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以少胜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不过袁绍当时手上这么多兵,为什么会输给曹操呢?难道袁绍当时没有一点机会么?其实袁绍手下有很多才华横溢的谋士,但是袁绍并不会用他们。其中沮授给曾给袁绍出了计谋,但是袁绍不听所以导致后来自己惨败,不过沮授也是非常的有骨气,誓死都不降曹操。

在《三国机密》里袁绍的诸多谋士,除了审配许攸,还有一个蒙面的家伙外,其他的谋士仅仅一笔带过,但是他们中还有一个可以说是三国中眼光最远,谋略最强,如果曹操得到,必然一统天下的人,不知道大家猜出来了没有,其实三国里最被低估的他才是最牛的谋士,如果袁绍采纳他的意见,那么郭嘉贾诩之流要么被诛杀,要么被关押,要么投降袁绍,而诸葛亮也可以继续在自己的茅草屋里当一辈子农民,而司马懿呢,也没有出头之日了。这个人就是沮授。

沮授,史书给他的评价是8个字“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汉灵帝年间,沮担任仕州别驾,还曾经当过县令,后来担任韩馥别驾,官拜骑都尉。后来袁绍想抢占韩馥的地盘,韩馥觉得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如袁绍,就想拱手相让,结果沮授就去阻止,说袁绍是外地户口,而且军队连饭都吃不上,咱们兵精粮足,抵抗个十多年也没问题,但是他扛不住,不要给他。可是呢韩馥太自卑,最终还是把地盘让给了袁绍。袁绍占领冀州以后,就拉沮授过来帮忙。并委以重任。连军事指挥权都给了他。

于是沮授就一心一意为袁绍着想,这时候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就给袁绍提建议,说把天子请过来,让邺城作为首都,其实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另一种说法,袁绍不知道脑子缺啥东西,不同意,结果曹操占了先手。人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袁绍开始后悔了,于是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沮授又来提意见,说咱们打持久战比较有利,因为曹操的军队很勇猛,但是粮食不足,跟他对耗,他耗不过咱们,可是袁绍又没听他的,结果呢几次主动攻击均告失败。 后来袁绍命淳于琼领军带领运输车,据守乌巢,沮授说应该派遣蒋奇护送,以防止曹军攻击,可是袁绍又没听,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官渡惨败。

后来袁绍逃亡了,他却被曹操抓获,曹操见到他非常高兴,说如果你早跟我,那么现在天下早就已经平定了,可是呢,沮授坚决不投降,曹操呢,虽然知道他不投降,却也没有难为他,反而好吃好喝的供着,可是沮授呢,获得点自由,立马准备出逃,结果被曹操的人马抓获,曹操这才狠下心来杀掉。

从历史上看,如果袁绍能听从沮授的建议,那么挟天子令诸侯的就是袁绍了,如果袁绍听从沮授建议打持久战,那么曹操要么退兵,要么惨败,那曹操就不会壮大了,要是袁绍能多加人手防卫乌巢,那么曹操也没有击败袁绍,但是历史不能如果,只是可惜了一个绝佳的军师。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消灭了多少割据政权?是怎么结束“五代十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割据政权,晋朝,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之后至北宋灭北汉之前近八十年分裂时期的统称。其中,《水浒传》这么概况“五代”——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十国”则是前蜀、后蜀、南唐、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的统称。这段历史中,五代一般被认为是中原的正统王朝,十国不被认为是正统。郭威建立的后周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郭威及其继任者

  • 如果妃子来月事时被皇帝翻牌,她们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后宫里都是有很多女人的,不单单这样,宫里的宫女也是随他们挑选。如果不够,还可以在民间选女孩子进宫。后宫那么多女人,想要立足,要么靠家族势力,要么靠皇帝的宠爱,要么就生下儿子。所以这些女人们自从进了宫就开始争宠,想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后宫的女子那么多,也不是都宠幸得过来的。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了

  • 金国面对夹击之势 为什么选择迁都开封而不是选择老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金国,蒙古,历史解密

    金国为什么迁都开封而不是选择老家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金国是从东北发迹的。女真族最早是靺鞨部落一部分。女真人的第一代先祖,起源于黑水靺鞨,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女真人最早建立的都城叫上京,也就是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会宁府。1153年的时候,金海陵

  • 清代宫廷餐饮:皇帝御膳房的餐具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代宫廷餐具的材料多为金、银、铜、玉、玛瑙、水晶、象牙、漆、瓷、竹、木等。赐宴所用餐具装饰性强,花纹繁缛,平时用具亦加工精细。帝、后、亲王、郡王、贵妃、妃嫔等所使用餐具的质地与纹饰依等级有明确的规定,无不体现出封建皇权等级的森严。网络配图1.清帝御膳管理机构:主要是内务府和光禄寺。内务府属下的“御膳

  • 宋代监司的职责是什么?司法监督也是监司的重要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代监司,历史解密

    监司指的是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宋朝时期的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与提点刑狱、提举常平都有监察辖区官吏之责,统称监司。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中央和地方永远是中央不断加强对于地方上的控制,于是乎建立了一系列的行政制度。在宋代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在中央

  • 朱翊钧继位十年,遭受了三次严重的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翊钧,明朝,历史解密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还是皇太子的朱翊钧沉默的站在父亲明穆宗朱载垕的床边,呆呆的听着高拱、张居正和高仪三人“皇上洪福齐天”之类的劝慰,他很清楚自己的父亲将不久于人世。这一刻,朱翊钧不知道自己是该悲伤,还是该高兴,虽然他不想一直做皇太子,但至少在此时此刻,他还不想失去父亲。对于年仅十岁的

  • “清朝六大亲王”都是谁?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清太宗皇太极建立大清王朝以后,一改其父努尔哈赤创设的“贝勒制度”,将皇室宗亲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等级森严、奖赏分明的分封制度。其中亲王爵位最高,而对于开国有功或治国安邦做出巨大贡献的皇室宗亲又能够被封为“世袭罔替、不降爵承继”的铁帽子王,这更是高贵显赫、位极人臣。在清朝历

  • 他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结局却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延,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故事也是很吸引人,“桃园三结义”、“单刀赴会”也是让人们乐此不彼的谈论。汉中山王之后刘备,更是深受人们喜欢,作为三国军事力量重要的一环,刘备在用人和招兵买马的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从织席贩履之辈一步步到君临四方的皇帝,这离不开身边的忠臣良将的辅佐。诸

  • 东吴在夷陵之战大胜后没有趁机消灭蜀汉,是何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夷陵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1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刘备所率领的蜀军损失惨重,面对这样一个灭蜀的大好时机,为何东吴没有乘胜追击,灭掉蜀汉呢?事实上,当时东吴的确展开了追击,奈何由于两大原因,最终以失败告终。一是刘备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传位之谜 为什么在位十六年都没有立太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传位迷案北宋开宝九年(西历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之后不久,其弟弟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此时赵匡胤已经做了十六年的大宋天子,但是,在这十六年时间里,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已经成年的儿子赵德昭,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登基之后不久,就开始针对赵匡胤的儿子下毒手。以至于后世传说:赵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