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85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5:34

正史上的魏延就是诸葛亮害死的,诸葛亮是幕后大佬,明面上的是杨仪,操刀手是马岱。北伐。既是诸葛亮的政治理想,也是他的集权手段。其实,诸葛亮的这番动作是在效仿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汉武帝。(诸葛重复汉武帝故事)汉景帝在位时,汉朝有七封国,藩国自有自已的一套执政体系,中央朝廷的诏书根本到不了关东,就算到了关东也惊不起一点浪花。等到“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地方势力依然强大。汉武帝即位之后,他祭起了“南北战争”这个大法宝,通过任命卫青霍去病多位名将北击匈奴,取得了对外战争的重大胜利,也建立起朝廷的赫声威。

“战争”是整合国力的最佳手段,因为国家内部的一切矛盾都得让位于战争。汉武帝用霍、卫两位名将把控军队,用公桑宏调度国家资源、发展国家经济,用汤固为内庭,控制司法权,等到北伐之后,汉武帝也成功地达到了集国家的军、政、财、司法大权于一身的目的。武帝做了初一,诸葛亮当然可以做十五。刘备托孤的时候,就已经讲得非常明白,诸葛亮辅政为正,李严掌军为副。但当诸葛亮祭起“北伐”大旗之后,李严也不得不交出了手中的军权。经过多次北伐,诸葛亮也同样地成功地集蜀汉军、政、财、司法大权于一身。在《三国志》里就非常清楚明了地点出了——蜀汉内部大小事,“皆咸决于亮”。

诸葛亮到底忠于谁?对于诸葛亮这等大贤来说,忠于谁都不重要,关键是你能否进入他的法眼。比如郭嘉去见袁绍的时候,当他发现袁绍其实是个草包之后,就及时撤身而走,一点都不留恋。同理,刘备是进入了诸葛亮的法眼了,所以诸葛亮才会出山。诸葛亮忠于“刘禅”吗?不见得,诸葛亮只会把他高高地挂了起来。很明显,诸葛亮只忠于国家,只忠于他的政治理想——北伐中原,还于旧都。(诸葛亮与刘禅)但理想终究是理想,被无坚不摧的现实所击碎,诸葛六出祁山皆无功而反,何也?蜀汉太弱,以一郡之地想对曹魏进行鲸吞蚕食,何其难也。国战打的到底还是国家综合实力。

六次北伐之后,蜀国民生疲弊,国家肯定也要相应的由战时体制转入和平体制。以蜀国之力,没有诸葛亮的带领,在接班人没有诸葛亮的“统合国家”的能力的情况下,再北伐必然自举灭亡。然而,魏延的存在,就成了蜀国一个危险的炸药桶。诸葛亮死了之后,刘备手下的一代元老之中,只有魏延还活着,仅凭资历就没有人可以控制得了他。并且,魏延还是一个狂热的军事冒险主义者,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并没有被诸葛亮采纳,因此魏延还痛骂诸葛亮胆小。如果不干掉他,那蜀国必然是武夫当国,魏延如果搞起“子午谷奇谋”,那蜀国只能跟着他一起赌国运,一起在刀尖上翩翩起舞。

如此一来,就注定了魏延必死的结局。(只有诸葛亮才能压制魏延)这个理由也见于《三国志·蜀书·董允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孙权尝大醉问祎曰:“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於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话说有一次费祎出使吴国,在一次宴会上与孙权喝酒的时候,当时孙权已经喝得脸耳通红,终于酒后吐真言。孙权对费祎说,“魏延,牧竖小人也。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为子孙计,诸君还要留着他,给子孙后代来自己来解决吗?”以一个“国家统治者”的视角来分析魏延之死,就是最准确的答案。

至于魏延是怎么死的,很简单。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死在了军中。于是,蜀军缓缓而退,在路上,杨仪说魏延即将谋反投魏,便任命马岱去缉拿魏延,马岱带人拍马而去,结果,魏延被马岱一刀枭首。可怜魏延,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已人的手中。

标签: 魏延三国魏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的科举状元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状元,宋朝,历史解密

    状元不是官,只是科举考试中最后一场殿试第一名的称号而已,只能说是一种当官的资格,至于究竟几品官,历朝历代不一样。基本是唐九品、宋八品,明清从六品。科举制度,始创于隋代,兴于唐代。唐朝正式将第一名称为状元。但是注意,与后世的单一制不同,唐朝科举分很多种,有常科(制度化的科举)和制科(皇帝特旨选才)之分

  • 须句国:古代国名,又作须朐,风姓,故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须句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须句,古代国名,又作须朐,风姓。故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须句早期的历史不见于文献记载。春秋前期,作为小国的须句屡遭邾国的侵犯。公元前620年,鲁文公又出兵伐邾夺取须句,但未再使须句复国,而是把逃奔鲁国的郑文公之子安置在那里,须句已入于鲁。西周建立后,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

  • 古时候的大将是如何立威的呢 往往只会使用同一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大将,历史解密

    带兵打仗,非同儿戏,往往胜则功名富贵,败则身死国灭。要打胜仗,令出必行,能顺畅如意地指挥军队是很必要的。因此古代些个建大功立大业的名将,都很注意在军中立威。将领的威信有赖于长时间地建立,对于刚刚接手一支军队的将领,要初步建立威信,往往会用同一招,这一招就是杀人。军队操练春秋时,齐国派司马穰苴帅兵去抵

  • 乞丐深夜拜见皇后,第二天皇帝下旨册封他为侯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窦少君,汉朝,历史解密

    窦漪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她出身非常低微,能够当上皇后完全是阴差阳错。窦漪房小的时候父亲就意外去世了,不久后她就入宫成了一名宫女。窦漪房最初在太后吕雉身边伺候,她因为长相漂亮的缘故,被吕雉赏赐给了那时还是代王的刘恒。窦漪房最初不过是刘恒的一个普通姬妾,刘恒当上皇帝后,她因为诞育了长子刘启,所以母凭子

  • 杨思勖:从太监到当上骠骑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思勖,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很多的太监宦官,这其中呢,有好多人他们的心肠十分毒辣,以至于影响了整个社会大众对了太监这个群体的看法,认为他们都是如过街老鼠一般。其中有名的歹毒宦官就有明朝的魏忠贤、刘璋,还有秦朝那可恨可恶的赵高。但事实上,除了这些奸臣外,历史上还有很多优秀出色的宦官太监。在唐朝时期,有

  • 揭秘:秦二世与崇祯有什么相似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的一个有趣之处,就是会有一定相似的重复,虽然不尽相同,却会有惊人的相似,让我们对那些久远且记录不多的历史,有了更多参考。比如对于秦帝国的灭亡,船夫曾经用汉宣帝教育太子的例子,推论出公子扶苏并非合格的继承人选,即使扶苏继位也未必做得会比胡亥好。同样,今天船夫再来用崇祯继位后的困局,试图去还原一个更

  • 浪漫乐派有着怎样的特点?音乐特色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浪漫乐派,古典乐派,历史解密

    浪漫主义音乐的着重点从形式及其正规发展转到个性化的旋律写作上来。浪漫乐派作曲家认为精工编织的一长串旋律线条,远比主题的严格发展来得重要,因此,他们的旋律写作往往不受传统的公式或小节线的束缚,只要求旋律像自由的呼吸那样诉述作者心里的话或表达他们直接从独特的心境或印象产生的激情。如果必须从一支美妙的旋律

  • 德军二战能横行霸道,该公司功不可没,其武器能打穿10米厚混凝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德国,二战,历史解密

    1942年6月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当地苏军依靠着提前准备的“斯大林”、“西伯利亚”、“马克辛姆高尔基”炮台,将进攻的德国人死死的咬住,使其每前进一步都将付出成百上千士兵的代价。因而苏军在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打的特别的轻松,然而“美好的事物”往往是不长久的。在某一个天气还有点晴朗的日子里,德

  • 权势滔天的东晋四大家族,在历史上的寿命多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四大家族,晋朝,历史解密

    古代社会里,士族林立,有很多士族的权利都很大,甚至能够在某地称霸一方,自古士族与皇家的权力之争就没有停止过,士族多兴盛于承接秦的汉朝,这个时期还有很多战国时期的大族存在,先秦遗风浓厚,而士族最兴盛的时期就是皇权最衰落的时期,最典型的就是皇权极度衰弱的东晋时期。东晋权势最大的士族就是琅琊王氏。琅琊王氏

  • 朱祁镇复位后为什么要立钱氏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镇,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开国建都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因此钱皇后的出身自然不高贵,但却是张太皇太后亲自把关,千挑万选出来的,不论颜值还是品性,那都是万里挑一的。由于朱祁镇早在7岁就登基继位,不像之前的皇帝继位时已经成年了,因此,钱皇后和他的大婚,就成了明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