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陪葬的人怎么死的

古代陪葬的人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77 更新时间:2024/3/19 22:35:49

我国封建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在这段时期内,帝的命令就是最大的旨意,俗称“圣旨”,而老百姓的命则像蝼蚁一样下贱,只要帝王看他们不顺眼,不需要任理由就可以处死他们。一些残暴的帝王和奴隶主们还专门发明了“殉葬”制度,就是在他们死后,挑选活人为他们陪葬。

殉葬制度起源于殷商时期,当时的一些奴隶主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死后会进入另一个地方继续存在,所以他们就会在临死前挑选一些奴隶来殉葬,这样好把这些奴隶一起带到另一个世界。

然后继续做奴隶主,带的奴隶越多,到另一个世界之后就会生活的越好。河南安阳曾发现过许多奴隶主的古墓,在这些墓中都有被殉葬的奴隶,最多的能够达到好几百人,这些奴隶尸骨中很多都有被捆绑的痕迹,一看就是被强迫的。

周幽王的墓被打开后,专家们只在其中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其他一百多具尸体都是女性,根据猜测,那具男性尸体应该是周幽王的,而那些女性尸体应该都是后宫的嫔妃和宫女,是用来殉葬的。

殉葬制度一直到了汉朝才有所收敛,汉朝的皇帝们认为殉葬太不人道,于是就下令将殉葬改为陪葬,也就是说皇帝死前会挑选一些人陪葬,但这些人不会被处死,而是等到寿终正寝之后再埋到皇帝身边。朝时因为少数民族的入侵,殉葬制度再次兴起,明朝、清朝殉葬者甚多,一直到康熙年间才被彻底废除。

那些殉葬的人是怎样死的呢,这个话题吸引了很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根据几十年的调查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种殉葬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直接捆绑杀死,这种方式也是最简单的。

还有一些人活着时就被推进墓坑,然后往里面填土,被活活埋进去,这就是所谓的“活埋”。春秋战国时还有一些士大夫们会将小奴隶们直接关进墓室,里面氧气稀少,不久之后小奴隶们就会憋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保持殉葬妃子的容貌,竟然下令将妃子迷晕,以后打开脑袋,注入水银。这种方式非常残忍,但妃子的容貌却能保持常年不腐。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是个非常残忍的人,永乐二十二年,一群妃子吃过饭之后,就被带到了一个放满木床的宫殿中,木床上悬挂着白绫,随后,这些妃子们就被迫上吊自杀了。

殉葬制度无疑是惨无人道的,为了一己之私,竟然让这么多无辜的人殉葬,古代的那些帝王和奴隶主们确实够心狠手辣。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故宫有条蛇600多年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如果说故宫里有一条“巨蛇”,目前它已经600多岁了,大家相信吗?这条“巨蛇”并不是生物学上的蛇,而是故宫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就是内金水河。从造型来看,内金水河就是一条“巨蛇”,而且还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一条“蛇”。那么,这条“巨蛇”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一切要从600多年前朱棣营建北京城说起。今

  • 曲沃代翼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曲沃代翼,又称为曲沃代晋、曲沃克晋、曲沃篡晋。是春秋时代早期一次晋国长达近70年的内战,最后,晋国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小宗篡夺大宗,成为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事件。在春秋早期,晋国发生过一起同宗相残的血案。最终经过长达67年的斗争,被封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的

  • 信号屏蔽器为什么不能屏蔽5G信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首先,我们简单说说信号屏蔽器的工作原理。众所周知,手机之所以能够通话和上网,是因为手机和基站之间能够通过无线电磁波建立无线信道,从而和整个通信网络建立连接。无线电磁波有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频段,被国家规定了不同的用途,有的是警用,有的是军用,也有的是民用。三大运营商的2G/3G/4G/5G网络频段

  • 古代人夏天穿短袖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热风袭来,越吹越热。热到路面滚烫,躲到大树底下也不管用,热到没朋友……还好有空调、电扇!出门呢?能不能来一件自然、舒适、潇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衣服?你好!我叫半袖、T恤,我们专治酷暑。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熬过夏天的???我们都知道汉服有三大特征,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广袖。你确定不是:抽烟、喝酒、烫

  • 古人如何对付蚊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炎炎夏日,暑热难消,除了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方法外,蚊虫的叮咬更烦人。那么,想不想知道古人是如何驱蚊的?庄子曰:"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意思是,蚊子咬得庄老先生一晚上都睡不着觉。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中说:"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可见,蚊子给古人带来的困扰着实不小,既然如此,古人对于灭蚊,也是煞

  • 为什么考古学家最怕挖到鸡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考古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小心的事情,毕竟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就是再考古的过程中弄坏东西。但是有这样一种东西,是考古者都非常怕发现的,那就是鸡蛋!为什么考古者都害怕发现鸡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我国在考古的古墓当中发现了不少鸡蛋,一般能发现鸡蛋古墓其实都是规模宏大的古

  • 国本之争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月开始,满朝文武为了使出身低微、不受宠爱的皇长子朱常洛能被立为太子,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廷杖或降处的沉重代价,前后苦争了15年,此后又护卫了19年,朱常洛最终继承了帝位。史称“争国本”。明朝到了万历时,皇权已经萎缩。皇帝的旨意需要由内阁安排人去执行,假如内阁认

  • 国本之争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原为他与宫女王氏在偶然之下所生的,明神宗因为朱常洛为宫女所生,所以不喜欢他。王氏原为慈宁宫宫女,在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一天,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当时太后不在,王氏端水让他洗手,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王氏,按规矩,在私幸之后就该赐一物件给王氏,作为临幸的凭证,但由于王

  •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明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

  • 2021年6月13日:杨怀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2021年6月13日凌晨,杨怀定去世,享年71岁。杨怀定,祖籍江苏镇江,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