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进士身份介绍

武进士身份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16 11:21:18

武进士是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以清代为例,在乡试科举行之后的两个月,即于同年十月开武科乡试。其内容分内、外两场。外场试学射、步射、技勇等,内场默写武经。在实施过程中是以外场为主。

会试也有武科,于乡试武试的同年九月举行。各省的武举人参加,其考试的内容与乡试武试同。主试武试名额无定员,临时根据外场合格情况请旨定夺。通过会试的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武贡土在复试之后参加殿试。殿试可分为三日:第一日试马步箭,第二日试弓刀石,第三日带领引见,等侯钦定甲第。武进士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三甲: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

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殿试以后,通立即由兵部授官职。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是清朝武举第一科,当时规定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

康熙年间又有变动,改为一半授营职,是直接带兵的官,另一半授卫职,是皇帝的宫廷侍卫。雍正五年(1727)规定,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其全在兵部注册授于守备等营职。雍正以后各朝武进士的授官情况还有一些变化,不过所授品阶基本上以康熙朝定制为准,没有太大的变更。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世界上最贵的古董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留下了非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及奇珍异宝。在这漫长的岁月当中,其中有很多都流落到了民间成为了收藏品,也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还有一些则是放在古玩市场上进行交易。每年世界上有很多古董都会进行公开的拍卖,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竞价之后最终确定最大买家。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

  • 德国二战两线作战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国宣战,双方进入敌对状态。法国战役中,英法被德国击败,英国退守本土。不过尽管英国被德国搞得焦头烂额,但仍然继续和德国硬杠,搞得德国也非常不好过。不过让人疑惑的是,

  • 二战德国一神带二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是轴心国集团的老大。二战中,德国敢发动战争,除了自身实力强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德国有一群同进同退的小伙伴,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就是日本和意大利,他们分别是轴心国集团的老二和老三。不过相比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就有些坑了,一个谁都敢打,另一个却是谁都打不过。德国的战败,日本

  • 二战东线战场的惨烈状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欧洲战场的东线简直是人间炼狱,由于苏德双方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意识的不同,再加上历史上不断堆积的仇恨,双方的愤怒值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苏军吊死两名德军俘虏,德军就会反过来烧死三名苏军战俘加以回敬。随着双方战时的不断发酵,这种仇恨最终发展成一场人间惨剧。以二战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举例来说,就可以知

  • 二战最惨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全人类共同的一场噩梦,在这场空前绝后的大战中,全世界60多个国家被直接卷入战争,数千万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因战争而死亡。在所有的参战国家中,又以苏联、中国损失人口最多,分别死亡2300万人和1800万人,而受伤、残疾的数字更甚,反而是二战的两个主要策源国,损失的人口却相对并不多。欧洲

  • 二战胜利贡献最大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在整个二战中,同盟国的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英国的诺曼底登陆,还有苏联攻陷柏林,美国的太平洋战争,都是二战中的重要战役,都对二战取得胜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真的要分个先后顺序的话,美国和苏联应该是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但是在这两

  • 米兰敕令名词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米兰敕令(拉丁文:Edictum Mediolanense,英文:Edict of Milan),又译作米兰诏令或米兰诏书,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

  • 米兰敕令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君士坦丁放开对基督教的限制绝不是为了使它成为正式的国教,但是他制订的法律和其他的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它的发展。在君士坦丁统治时期,他颁布法令赐予基督教以诸多特权,如教会有权接受遗产和捐赠,教会神职人员能够豁免赋税和徭役,信奉基督教还成了晋升国家高级职位的一条捷径。他本人还建造了多座知名教堂,如耶路撒冷

  • 足球和蹴鞠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世界杯还是很火的啊,虽然冷门频繁的出现,但是C罗还是从不让人失望的啊,可以说是菠菜明灯了,说到足球这个运动也还是让人觉得非常的有意思,竞技性非常的强,而且真的是不到最后一秒那完全就是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的,所以魅力非常大,几乎老少皆宜,但是其实在中国的古代也有一种运动它叫“蹴鞠”,和足球非常的

  • 说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为什么没有获得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