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逝世

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1/21 4:18:07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福建闽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

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220篇。2020年10月18日,吴孟超院士馆在福州闽清县落成开馆。

2021年5月22日,据健康时报,吴孟超院士过世,享年99岁

科研综述

中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癌疫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达85.3%),最长存活36年。

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吴孟超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

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于2015年以疟疾的青蒿素疗法打开了诺贝尔奖的闸门之后,吴孟超的肝脏外科新理论及疗法,与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王振义的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重量级科技成果。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的监狱长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监狱的说法源远流长,最早有关这一工具的出现是在夏朝,那个时候还统称为“夏台”或者是“圜”,商朝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叫做“圉”。现在看这俩字有点陌生,因为无论是“圜”还是“圉”都是甲骨文中的说法,发展到后来,这俩字逐渐演变成了很多人所熟悉的监狱的俗称,那就是“囹圄”,所谓身陷囹圄,就是出源于此

  • 古代用瓷枕不会太硬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不管是在影视剧里还是博物馆纪录片中,我们总能看到古代人有枕着四四方方的瓷枕头或是玉枕头睡觉的习惯;我相信大家都会有疑问:这样的枕头会比软枕头还舒服吗?为什么要睡这样的枕头呢?下面就让我来讲一讲,为什么那么聪明的古代中国人,要睡这种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枕头呢?从隋朝开始,瓷枕头就成为了人们必备的卧具了。甚

  • 古代中了举人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的时候,读书人往往是会获得人的尊敬的,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在古代想要一层一层的考上去考到举人娶当官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像现在的公务员在现代社会都那么难考,就更何况古代呢,而且在古代阶级划分是非常的分明,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不受尊敬的,读书人也就是做官做士的人,是最受尊重的,地位最高。对于

  • 2021年5月21日:杨伯达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杨伯达(1927年-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辽宁旅顺,祖籍山东蓬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195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1997年离休。四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2021年5月21日12时40分,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杨伯达先生,在北京去世,享

  • 古代是怎么试婚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在封建社会里,民众因为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女子的社会地位多数是比较卑贱的,这种不公现象的存在由来已久,导致古代女性的悲惨命运伴随一生。相信大家都看过陈世美抛妻弃子的故事,令小编记忆犹新的情节就是:包青天大喊一声“开铡……”,负心汉陈世美就死在了龙头铡下。驸马虽贵为皇亲国戚,真实的境遇并不像人们在影视

  • 失温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失温症状轻度失温核心温度在37~35.55度。体征:不

  •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

  • 林巧稚为什么是万婴之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90年前的一天,在位于北京市王府井的协和医院产房里,一位名叫华静的年轻妈妈生下了一名男婴。华静和丈夫袁兴烈很开心,商量着给孩子起名字。在名字没有想好之前,就在出生登记材料上写下了“袁小孩”三个字。这位叫“袁小孩”的男婴后来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叫“袁隆平”!不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失温如何急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必须尽快减少体温的降低,离开风和雨水,更换干燥的衣服,迅速补充热量。切忌其昏睡,要唤醒他,要不断按摩和拍打其周身,持续时间应等于或大于寒冷中呆的时间。切忌揉搓肢体,血循环会把冷血带回心脏,导致心脏骤停。什么情况会导致失温理论上,只要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就会导致失温,实际情况是在得到充分食物补充,身体健康

  • 2021年5月23日:梁晶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梁晶,中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员。2021年5月23日,据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的教练魏普龙确认,宁波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在比赛中不幸遇难。2012年1月的厦门全程马拉松,是梁晶的首马,成绩是3小时18分54秒。2017年9月30日傍晚,2017环抚仙湖超级马拉松在云南玉溪落幕,运动员梁晶获亚军。2018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