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洋从明君到昏君到底经历了什么事

高洋从明君到昏君到底经历了什么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1 更新时间:2024/2/16 3:47:48

前半生是天使,后半生是恶魔,这样的形容来形容北齐文宣帝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他是我国历史上帝王中最纠结的一个,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关于他最骇人听闻的事情就是她的嫔妃薛嫔居然是被他所杀,然后取其骨做成了琵琶弹奏。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位恐怖到极致的帝王居然还留着眼泪唱到:“佳人难再得”。让人觉得就像是个心里变态。

高洋出生时,相貌极其丑陋,母亲娄昭君十分厌恶,当别的孩子都依偎在母亲怀中撒娇卖萌,他得到的只是母亲的冷漠疏远。缺乏母爱已经不幸,更不幸的是,高洋出生在大家族,兄弟之间尔我诈,勾心斗角,他没有依靠,也没有实力,稍不留神就会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为了保命,少年高洋选择了最简单却又最有效的一招——装傻。明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却在人前反应迟钝,宛如智障;明明口齿伶俐,谈吐不凡,却与人交际时吞吞吐吐,到后来,干脆沉默寡言。自此以后,这个外表丑陋,举止木讷的少年,经常被兄弟们嘲笑愚弄,对此,他仿佛从不在意,没有人知道,他有多么庆幸和感谢这些鄙夷轻视,因为他的自尊虽然不再,可是他离危机越来越远。

高洋的韬光养晦和大智若愚,最终让他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其父高欢死后,其兄高澄被重用,成为了东魏丞相,不久后,高澄被厨师刺杀,高洋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平定风波,自此,他被封为丞相,齐王。

年轻的高洋开始崭露头角,相比高澄的锋芒外露,死于非命,高洋比他的哥哥更加完善周密,武定八年,静孝帝禅位高洋,当然,实际上是高洋逼宫,称帝北齐。

在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后,万人之上的高洋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史书上记载,高洋登基初期,肃清吏制,重用汉人;修改法律,开始了《北齐律》的修建,《北齐律》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其后一千多年的东亚刑法,同时,完成《魏书》,留下二十五史之一的千古名著;重组军队,组织“宿卫军”,招揽汉人,使得北齐成为了当时国家中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除此之外,北齐高洋时期最大的特色,就是北修长城,据不完全统计,在高洋时期共修筑长城1500余公里。

如果不看后来的历史,不难想象,高洋这位忍辱负重踏上帝王宝座,又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之后的日子里,会带领北齐走上新的辉煌,他会以贤明在史册上留名。

可是,事情来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在高洋的统治后期,他性情大变——纵欲酗酒,残暴虐杀,荒淫无度,北齐国势转衰。

曾经的明君,一下子变成了恶魔。为了泄欲,他奸污大臣妻女,不仅如此,强暴以后,还会亲自肢解尸体;饮酒作乐,不问国事,甚至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杀人如麻,为了体验杀人的快感,杀人方式层出不穷……

变化来的太快,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可是在今天,细细分析,不难得出答案,那就是,高洋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这一结论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有迹可循。

曾经有一次,娄太后对他醉酒的行为大发雷霆,尚未清醒的高洋指着娄氏:“看来要把你这个老太太嫁给胡人了。”太后拂袖而去,高洋看到母亲闷闷不乐,为了逗乐她,居然爬到床底下,结果床板抖动,太后从床上摔下去受伤,酒醒以后,高洋羞愧难当,甚至生火准备烧死自己谢罪。

高洋在这一事上的行为,足以佐证,他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一般而言,精神分裂症和童年阴影分不开,在高洋郁郁寡欢的童年里,最让他受伤的,是母亲的无视,这对他的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刺激。一方面,他是怨恨母亲的,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渴望母爱的,所以,他愤懑的要送太后给胡人,可是,当太后发怒的时候,他又开始害怕,内心最脆弱的一面被触动——他不想失去母亲。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去哄自己的母亲,想要逗她笑,在她受伤以后,他恨不得自己以身代之。

就如同,他其实也是爱着薛姬的,哪怕她是一个风尘女子,可是他太缺爱了,他受不了别人曾经染指他,可是他又精神失常,所以才会杀了她,在他的心里,那一刻,她终于完全属于自己了吧。精神病发病的时候,总是有许多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但是即使行为失常,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一定会表露出来,就像高洋杀了薛姬以后,会痛哭,他的眼泪是真的,他的难过也是真的,在精神恍惚中,他才会悲叹:“佳人难再得”。

他的外表和内心,在早期为了掩人耳目,是不统一的,但是在长期的压抑之下,高洋的内心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扭曲,这种扭曲被他掩饰的很好,直到爆发。

精神分裂症是很难自控的,加上当时的医术,几乎没有人能想出对策,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高洋是皇帝,不可能有太医明确告之,即使告之了,也不可能解决。

站在历史的旁观者角度而言,高洋他是可怜的。在无法治疗的情况下,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可这一切,极大程度取决于,他曾经受到的伤害,他的压抑,历史最终给他的标签是残暴不仁,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大多是暴君,可是,在时光的最深处,这位半生明君,半生暴君的皇帝,他或许只是个缺乏爱的人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非洲大蜗牛为什么不能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蜗牛都是小小的,与世无争的存在。但是,有一种蜗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经成功地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入侵物种”,它就是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叫做褐云玛瑙螺,玛瑙螺属,玛瑙螺科。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能够导致肺结核,所以不能碰。非洲大

  • 罗马皇位为什么都是养子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罗马,领养男孩是很常见的事,尤其在上层社会元老院阶层中。罗马人认为一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男孩,但男孩又不能太多。因为家族需要一个男性继承人,但养育孩子的花费又太高。领养就成了解决方法。它还能密切家族间的关系,培养巩固他们的联盟。在帝国时期,这个制度也成为保证帝位顺利交班的手段:皇帝把他选定的继承

  • 马桶发明之前欧洲人怎么上厕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过去三百年里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让无论东西方的现代人生活彻底跟之前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决裂。我们发明了无数的药物和器械让我们活得更健康长寿,但是没有一种药物能像抽水马桶一样拯救了那么多的性命。抽水马桶(以及城市排污系统)当之无愧是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抽水马桶在18世纪后期才发明出来

  • 2021年6月27日:张培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张培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2021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个人简介张培基,1921年生,福州市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同年任英文《上海自由西报》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英文《中国年鉴》(1944

  • 古代人晚上用什么照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人日落而息,他们要是还不想休息,会用什么来照明呢?我们现在最害怕的两件事一个是停电,一个是断网。特别是夜晚,简直能无聊到原地爆炸。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怎么办呢?真就日落而息吗?那冬天呢?下午五点天就黑了,第二天七点才天亮,十四个小时谁能一直睡呢?我们读过一些古人在夜晚的励志故事,有

  • 马其顿军队和秦军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历史,我们如今能了解的途径,除了有古代文字的记载,另外一方面就是考古的发现了,由于年代久远,现代人都很喜欢对历史进行有趣的假设,曾经在网上就有网友脑洞大开,做了一个假设,如果将所有的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拉进一个微信群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还有假设朱元璋能穿越到明朝末年,能在明朝大厦将倾之时力挽狂澜

  • 古代著名的辞职信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辞职,对于现在职场的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不管是薪资不到位,还是干的不愉快,一封辞职信就可解脱各种烦恼。2015年4月15日,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位老师的辞职信引爆网络,成为当时的网红体。辞职信的内容言简意赅,总共只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时也被人评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

  •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回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一般情况下,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实在干不动了,才会向皇帝申请。皇帝同意了,你才可以退休。皇帝要是不同意,你还得继续干。可能有人会说,干不动了才退休,那不是霸占年轻人的岗位吗?其实并没有。古代官员在位置上待的时间,算起来,真正不算长。不长的原因,一是当官的时候,年纪都比较

  • 古代官员多大岁数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退休年龄是几岁?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官员退休后,国家为了使其老有所安,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额的多少与其官职、功绩和

  • 银河落九天的天象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疑似银河落九天”写的是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而“银河落九天”的天象则是夏季出现的直立银河。夏季大三角高高挂起,看起来银河变成直立的,就像银河从天上落下。夏季大三角是什么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即使在大城市里,只要避开强烈的灯光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