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什么意思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58 更新时间:2024/2/7 13:35:47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指中国清代康熙年间对赋役制度的改革措施。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役。

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九日,康熙帝宣布将丁银税额固定、不再增收的主,准备命令各省督抚将现行钱粮册内有名丁数永远作为定额,不再增减。对以后新生人丁(即盛世滋生人丁)不征钱粮;而丁银并不按丁计算,丁多人户也只交纳一丁钱粮。

康熙五十五年户部在研究编审新增人丁补足旧缺额时,除照地派丁外,仍实行按人派丁,即一户之内,如果减少一丁,又新添一丁,以新添抵补减少;倘若减少的有二三丁,新添的不够抵补,则以亲族中丁多人户抵补;如果还不够,以同甲同图中粮多人户顶补,抵补之后的丁才归入滋生人丁册内造报。

所以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办法施行后,又出现了新增人丁不征税,旧额人丁不减税的矛盾;而且,新增人丁很多,用谁来补充旧丁缺额,也很难做到苦乐平均。此后不久,雍正年间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了摊丁入地的改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际上为雍正朝实行摊丁入地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徭役赋税转化的重要标志。

历史原因

清朝初期沿袭明朝制度,地税、丁银分征。清政府虽然多次实行蠲免钱粮,但田赋蠲免不等于丁银减轻。虽然丁银也屡有蠲免,但清政府对人丁一直没有进行彻底清查。

康熙年间,人丁增长很快,他们大都不入户籍。这样,国家对这些人无法进行控制管理,地方官吏豪绅由乘机压榨,使贫苦百姓不得不迁徙、流亡。流动人口日益激增,必定要干扰社会安宁,引起社会动荡。清政府为了通过改革赋役制度来控制人口,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便决定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

具体实施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康熙帝谕大学士、九卿等:朕览各省督抚奏报编审人丁数目,并未把加增之数开报。天下承平已久,户口日多,若按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土地并未扩大。应令直省督抚,将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不增不减,永为定额。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康熙皇帝宣布,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的丁银数额为永久的丁银征收定额,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

结论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把全国丁银总额基本固定,从中央到地方不得随意增加,使广大农民负担相对稳定,逃亡人口减少,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它还为以后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奠定了基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北斗七星的摇光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中国,摇光又被称为北斗七、破军星,并被视为象征祥瑞的星之一。其中“破军星”的称呼是中国民间阴阳五行学说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有浓厚的占卜和算命的成分。摇光作为北斗七星第七星,位于勺柄,人们也叫它瑶光。距离我们地球大约有102光年。瑶光星是一颗表面温度非常高的主序星,亮度相当于700个太阳的亮度。

  • 自泡药酒禁有哪些禁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酒为百药之长”,用酒治病和用酒制药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周代即出现了“醪醴”(láo lǐ),即药酒,也被称为酒剂;《黄帝内经》中,也有汤液、醪醴的记载和论述。这说明药酒是中医方药的重要内容,用药酒治病或保健养生,早已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药酒分为三大类所谓药酒,即将处理洁净的中药材、

  • 晕倒羊为什么会晕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晕倒羊是美洲的特有羊种,因其患有先天性肌强直症的缘故,只要一受到惊吓就会四肢僵硬,腿软倒地,现大多成为了宠物,或招待游客。晕倒羊叫做晕羊,生活在美国的田纳西州地区,这种羊体型较小,样子可爱,但却是十分的惧怕声音,比如你在晕羊群中轻轻拍一下手,他们就会挣扎着身体然后四肢僵硬的倒在地上,经过10秒左右的

  • 寒号鸟是种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寒号鸟,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种鸟,但其实它是复齿鼯鼠。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形态特征体型中等,略比红腹松鼠大,体重300~400克,体长300~340毫米,尾稍扁

  • 高洋从明君到昏君到底经历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前半生是天使,后半生是恶魔,这样的形容来形容北齐文宣帝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他是我国历史上帝王中最纠结的一个,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关于他最骇人听闻的事情就是她的嫔妃薛嫔居然是被他所杀,然后取其骨做成了琵琶弹奏。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位恐怖到极致的帝王居然还留着眼泪唱到:“佳人难再得”。让人觉得就像是个心

  • 非洲大蜗牛为什么不能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蜗牛都是小小的,与世无争的存在。但是,有一种蜗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经成功地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入侵物种”,它就是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叫做褐云玛瑙螺,玛瑙螺属,玛瑙螺科。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能够导致肺结核,所以不能碰。非洲大

  • 罗马皇位为什么都是养子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罗马,领养男孩是很常见的事,尤其在上层社会元老院阶层中。罗马人认为一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男孩,但男孩又不能太多。因为家族需要一个男性继承人,但养育孩子的花费又太高。领养就成了解决方法。它还能密切家族间的关系,培养巩固他们的联盟。在帝国时期,这个制度也成为保证帝位顺利交班的手段:皇帝把他选定的继承

  • 马桶发明之前欧洲人怎么上厕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过去三百年里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让无论东西方的现代人生活彻底跟之前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决裂。我们发明了无数的药物和器械让我们活得更健康长寿,但是没有一种药物能像抽水马桶一样拯救了那么多的性命。抽水马桶(以及城市排污系统)当之无愧是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抽水马桶在18世纪后期才发明出来

  • 2021年6月27日:张培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张培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2021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个人简介张培基,1921年生,福州市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同年任英文《上海自由西报》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英文《中国年鉴》(1944

  • 古代人晚上用什么照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人日落而息,他们要是还不想休息,会用什么来照明呢?我们现在最害怕的两件事一个是停电,一个是断网。特别是夜晚,简直能无聊到原地爆炸。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怎么办呢?真就日落而息吗?那冬天呢?下午五点天就黑了,第二天七点才天亮,十四个小时谁能一直睡呢?我们读过一些古人在夜晚的励志故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