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湖南省博物馆有哪些著名藏品

湖南省博物馆有哪些著名藏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1/18 22:02:54

湖南省博物馆(Hunan Museum),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用于2017年11月29日,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

据2020年4月博物馆官网显示,湖南省博物馆有展厅面积为2.7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省博物馆共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和交流展览。

湖南省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馆藏精品

黄纱地印花敷彩直裾式丝绵袍

西汉早期文物,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8厘米,袖口宽28厘米,腰宽54厘米,为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

印花敷彩是用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在轻薄方孔纱组织的高级丝织品上,进行印染加工而成。

通幅印,绘20组变形藤本植物纹样,其枝蔓为印花,蓓蕾、花穗及叶子彩绘而成。

大禾人面纹方鼎

商代晚期文物,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通高38.5厘米,约1958-1959年于宁乡县(今宁乡市)黄材镇胜溪村出土。

大禾人面纹方鼎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

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

“皿而全”铜方罍

商代(前1600-前1046年)文物,1919年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出土,通高88厘米,口长26.1厘米,口宽21.6厘米,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庄重高峻,被誉为“方罍之王”,是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器于1919年出土于桃源,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2014年洽购回国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得以盖身合一,完罍归湘。

商代象纹铜铙

商代象纹铜铙,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今宁乡市)老粮仓师古寨山顶。通高70厘米、铣间宽46.2厘米,重67.25千克。

商代象纹铜铙颜色土褐,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左、中、右三边装饰有6只虎、6条鱼和11个乳钉。

商代的打击乐器,使用时器柄向下,而发声的铙体则向上,演奏时敲击口部,敲击起来声音宏亮。

T形帛画

T形帛画的整个画面呈“T”形,上宽下窄,通长205厘米,顶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用三块单层的棕色细绢拼成。中间是一长条整幅的绢,长条上部两侧,则用对开的三分之一长度的绢缝合。帛画的顶端横裹着一根竹竿,画在单层上,上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都挂着用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总带。

1972年4月25日晚上,发掘人员在第四层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T形彩绘帛画,帛画色彩绚丽,内容丰富。从北京请来的王予专家连说此帛画价值连城。2000多年前的帛画,已经没有韧性,既不能卷起,又不能折叠,帛画的画幅大,要完整地揭取,难度较大。最后经过研究,还是将外层的朱漆棺盖盖好,到第二天再动手取起。

朱地彩绘棺

朱地彩绘棺在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棺之内,是套棺的第三层。朱地彩绘棺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

朱地彩绘棺通体内外髹朱漆。棺外表的朱漆地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色调,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图像。每个面的纹饰图案都不相同,内容丰富,绘画技巧高超,是中国漆器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文物,1973年长沙子弹库1号墓出土。长37.5厘米,宽28厘米。

人物御龙帛画为丧葬中使用的“魂幡”,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画面正中绘头戴高冠、身穿博袍、腰佩长剑的男子,当为墓主人形象。其侧身立于龙身,头顶有一华盖;龙昂首卷尾,弓身成舟,舟尾立鹤(凤),舟旁有一鲤鱼随行。人物衣着的飘带、华盖的垂穗都表示了风动的方向,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幅“导引灵魂升天”图。这幅帛画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人们将其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黑地彩绘棺

黑地彩绘棺,在黑漆素棺和朱地彩绘棺之间,是套棺的第二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黑地彩绘棺内髹朱漆,外黑漆为地,用朱、白、黑、黄、绿等颜色,绘出流动奔放的云气,云气间有一百多个形态各异的动物和神怪穿插其间,组成了五十七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这就是汉代云虚纹漆画的典型作品。

商代豕形猪尊

商代豕形猪尊高40,长72厘米,于1981年在湘潭县九华公社桂花大队船形山(今湘潭市雨湖区)出土。

湘潭九华出土的猪尊作野公猪形状,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此管应是先铸,然后安装于豕尊范中铸造的。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安装此管的作用是便于人们搬运。猪尊的装饰也有特点,器身大面积用鳞甲纹,前后肘部饰夔龙纹。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时期文物,长31、宽22.5厘米,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人物龙凤帛画构图简洁而意境深远。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一龙一凤,凤引颈昂首、展翅向上,作奋爪迈进之态;龙头生双角、身躯蜿蜒,呈腾跃飞升之势;中层绘一高髻细腰、广袖长裙、合掌侧身而立的贵族女子,当为墓主人形象;下层绘一弯月状物或以为是引魂升天的独木灵舟。

帛画绘画以白描为主,间以单色平涂,其线条流畅舒展,形象勾勒形神兼备,尤其是龙、凤的动态渲染和人物的静态刻画,形成一驰一张的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

素纱襌衣

曲裾素纱禅衣,西汉早期文物,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椁室西边箱出土的一件竹箱内随葬了软侯夫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时装,其中2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禅衣特别引人注目。其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平纹方孔丝织物素纱,经测算,其用纱料约2.6平方米,如果除去较厚重的用作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每平方米衣料重仅12-13克。

兰亭序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的这卷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其纵24.5厘米、横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卷尾依次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唐宇肩、顾莼、梁章钜、梁同书、孙星衍、石韫玉、李佐贤、韩崇诸跋。

因这卷唐摹《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有些纸上的效果不易体现出来。再加上年代的久远,绢色陈旧泛褐,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了距离。但主要的笔意、字形仍然保存了下来,尤其是笔与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都表现出了映带关系和顾盼姿态。还有点画的肥瘦、牵丝的联系,都明白地使人看到书写时行笔的轻重、徐疾。

辛追

辛追(约前217年~前168年),生于秦始皇五年(前217年),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享年50岁。

于1972年出土于原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也是具体表现中国汉朝上层社会文化、生活的活体见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鼓浪屿的得名主要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鼓浪屿这个地方的得名主要是因为什么呢?浪击礁石声擂鼓。答题解析:其实答案很简单,与其说有古代名人鼓浪踏沙,还不如说单纯的就是浪花拍击礁石的声音像擂鼓一样,因为鼓浪不是人能达到的高度,踏沙更是是个人都可以,而再一查的话就能发现,鼓浪屿所在的这个地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空形成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的时

  • 钓鱼岛的地形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北纬25°40′~26°00′、东经123°20′~124°40′之间,距离温州市约356千米、距福州市约385千米、距基隆市约190千米。钓鱼岛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形陡峭,中央山脉山脊线呈东西走向,连接主峰高华峰(海拔362米)和神农峰(海拔320米),位于岛屿中南部,形

  • 森林大火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火灾的一种。产生原因需要条件 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二、火险

  • 强壮的成年男性能打赢野生成年东北虎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有个比较有趣的问题,手拿匕首能不能从蟒蛇口中逃生,比如等蟒蛇吞到腰部时暴起一刀从蟒蛇的头部切到腹部,所以蟒蛇就挂了!不过答案让大家非常震撼,几乎没有可能逃生,因为蟒蛇在吞吃之前会先把猎物绞死!假如把蟒蛇换成东北虎呢?一把匕首能不能从东北虎口下逃生?蟒蛇是爬行动物,而老虎则是哺乳类中的顶级掠食者,两者

  • 森林大火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4月26日,经过各方救援队伍6天的艰苦奋战,凉山州冕宁县石龙镇马鞍村森林火灾明火于中午13时成功扑灭,火场转入清理看守整固阶段,无人员伤亡。但是森林大火有什么危害呢?烧毁林木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

  • 心脏起搏器是如何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起搏器是生理学术语,指在心脏中起重要作用的窦房结部分。窦房结用来产生轻微的电脉冲,来促使心脏跳动,如果发生心传导阻滞疾病,窦房结的功能失效,就会导致心脏失去泵血功能,如果心脏停滞跳动15秒,人会昏厥;3分钟后,大脑会受到损伤;5分钟后,人会死亡。心脏起搏器就是一种模仿窦房结的工作原理,用来克服心传导

  • 万能胶是如何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万能胶化学名为“氰基丙烯酸酯”,最先在1942年问世,库弗的研究团队最初是想研发一种物料,用来清洁枪械瞄准器,但这种化合物却老是黏住一切对象,因而被放弃研究。但库费却看中这一特点,在1958年推出万能胶发售。万能胶之父有“万能胶之父”之称的库弗于2011年3月26日在美国田纳西州逝世,享年94岁。他

  • 野生东北虎为什么叫完达山一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总工程师刘丹表示:虎的生活习性是占山为王,具有王者的风范。发现这只东北虎的地区也属于完达山区域。完达山也是黑龙江省东北虎自然分布区,现在完达山野生的东北虎种群4~6只。根据以上情况,经上报国家林业局批准后最终确定为该野生东北虎命名为完达山一号。完达山介绍完达山(狭义),亦称“

  • 不粘锅是如何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38年5月,美国新泽西州杰克逊实验室的化学家普朗克特,接到杜邦公司的一个电话。杜邦负责人说,他们新开了一家冷藏公司,发现目前的制冷剂效果不理想,想投入一笔经费,委托他研发一种新型的制冷剂。普朗克特欣然接受了,一连几个星期,他都带着助手研究制定方案,最终确定用氟氯化碳气体研制一种新型制冷剂。在化学

  • 螺蛳粉为什么是臭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螺蛳粉,柳州著名小吃螺蛳粉是柳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柳州夜市。关于螺蛳粉,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螺蛳粉只要吃过三次,没有不上瘾的”,可以看出螺蛳粉受欢迎的程度。对于柳州人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无螺蛳粉。柳州螺蛳粉配料特别丰富,除了主料(米粉)以外,还有酸笋、油果、酸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