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有哪两位皇帝登基时时在洛阳而不是长安?

唐朝有哪两位皇帝登基时时在洛阳而不是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09 更新时间:2024/1/21 20:32:13

唐朝的国都是长安,洛阳仅仅是在武则天称帝期间作为武周的国都存在过,所以唐朝的皇帝绝大部分肯定是在长安登基,但在唐朝历史上,也曾经有两位皇帝是在洛阳登基。 这两位皇帝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唐哀帝李柷,因为他们都是在特殊情况下于洛阳继位,而且他们在唐朝历史上的存在感比较低,在位时间也比较短暂,所以被忽视了。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子,他曾经两次有过两次登基,第一次是在长安,那是唐高宗去世后,作为皇太子的李显理所当然的继位为帝。

可李显在称帝后不久,就因为想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被朝臣反对,而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武则天马上以这句话为由头废掉了唐中宗,把他贬斥到房州安置。二十年后,被武则天重新立为皇太子并接回洛阳的李显在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的拥戴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周,政变的第二天马上就在洛阳通天宫复皇帝位。

这是唐朝皇帝首次在洛阳登基,不过,李显在政变第二天的登基还是以武周皇帝的名义,因为在给天下人的解释中,是武则天因病传位给李显:“乙巳,则天传位于皇太子。丙午,即皇帝位于通天宫。”

直到复位后的第二个月,李显才正式废掉武周,将国号恢复为唐朝。一年后,等病重的武则天驾崩后,李显就正式还都长安,他在洛阳登基并为帝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年多。

唐哀帝李柷,他是唐朝末代皇帝,他的父亲唐昭宗李晔被朱温胁迫到洛阳,并于公元904年八月在洛阳被朱温的部将所杀,朱温假传圣旨,安排李柷在李晔的灵柩前继位,所以他成为了唐朝第二位在洛阳登基的皇帝。

李柷被朱温捧上皇帝位时才十三岁,在朱温的淫威之下,连新年号都不敢取,一直沿用父亲李晔的年号,傀儡皇帝做了不到三年,公元907年三月,李柷被迫禅位给朱温,唐朝正式灭亡。

李柷被朱温封为济阴王,迁到曹州监视居住,不到一年后,即公元908年二月,李柷被朱温派人毒死,死的时候不到17岁,他的存在感比李显还低,要不是有个唐朝末代皇帝的名头,估计很难有人记得他。

李显和李柷这两位唐朝皇帝,合计起来当皇帝的时间只有八年,李显五年半,李柷二年半,两人在洛阳为帝的时间合计也只有三年半,李显一年,李柷二年半。两人也都因为能力和遇到强人当政,没什么存在感,实在是给唐朝开国先祖们丢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慕容家族建立的四个燕国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朝时期在北中国又出现了四个燕国,不过,这些燕国有燕国之名,却是鲜卑人所建。鲜卑人一部发源于大兴安岭,为拓跋鲜卑,又称北部鲜卑,另一部分发源于位于今内蒙的鲜卑山,为东部鲜卑,包括慕容鲜卑,段鲜卑和宇文鲜卑。鲜卑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传到曹魏时代,慕容鲜卑的酋长莫护跋,在魏国随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

  • 奠定西晋王朝基础的“三司马”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年),208年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

  • 中国古代柔然民族历史介绍 柔然汗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

  • 北魏迁都后为何迅速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迁都这一举措也被看作体现了孝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然而事实上,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自道武帝拓跋圭天兴元年(三九八)以来,一直定都于平城(山西大同),历六帝七世凡九十七年;而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王朝,连孝文帝计算在内,也只传了

  • 刘裕手下有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东晋朝时期的实际掌权人,在历史中被后人多有赞誉。他著名的两次北伐也是后世人们探讨与借鉴的经典案例。那么为什么刘裕要挥军北上呢?刘裕北伐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天下宏观局势以及刘裕自身来探讨刘裕北伐的举措。首先刘裕掌控东晋朝时期,南燕慕容超听信佞臣的言论,又观东晋朝皇位更迭导致国家

  • 府兵制的建立者是谁 府兵制的特点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府兵制自创立初期不断改善,发展到后期似乎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甚至还暴露出种种弊端。府兵制停废于唐朝,那么唐代府兵制是怎样的呢?唐代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施行的,均田制是基础。府兵是从分到田地的农民中征集,且规定分到国家田地的农民每年需要有一个月的服兵役时间,这期间所有的兵粮得自备。这项举措不仅巩固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为何能延续到战国末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最弱的一个。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个错觉。真实的韩国,在战国末期的时候,确实是最弱的一个。但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韩

  • 刘备一生曾错过的三国猛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太史慈他和刘备在早期为救孔融的时候,就相识了。“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只是那时刘未对其产生如赵云一样的情感。试想若当时

  • 三国蜀汉政权灭亡的十大原因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历尽沧桑艰难创立的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政权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其实从历史资料和文献上来看,蜀汉政权相对东吴政权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闭塞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着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善于治国也是历史上大家所公认的,所以在三国之中蜀汉政权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对峙纷争中似乎不

  • 蒙古人建立的21个国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过多少个国家?很多人知道蒙古人在13世纪崛起,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蒙古帝国,但到了1634年蒙古帝国末代皇帝(北元皇帝)林丹汗与满清争战,因蒙古科尔沁等部与满清勾结,林丹汗一时寡不敌众,退守甘肃,欲与喀尔喀和卫拉特会师后进行反击,不幸死于天花,瞒清乘机占领内蒙古,1635年蒙古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