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府兵制的建立者是谁 府兵制的特点与作用

府兵制的建立者是谁 府兵制的特点与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88 更新时间:2024/1/19 7:24:15

府兵制自创立初期不断改善,发展到后期似乎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甚至还暴露出种种弊端。府兵制停废于唐朝,那么唐代府兵制是怎样的呢?

唐代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施行的,均田制是基础。府兵是从分到田地的农民中征集,且规定分到国家田地的农民每年需要有一个月的服兵役时间,这期间所有的兵粮得自备。这项举措不仅巩固封建统治,而且也提高中央集权。

唐代府兵制沿用隋朝,只是在某些细微处作修改,比如改屯卫为威卫、改侍卫东宫的率府为左右卫等。唐初的时候还曾恢复骠骑,贞观年间外府和内府都被改名。内府侍卫一般从二品到五品的府兵子孙中选拔,外府比内府的选拔要求低很多,一般从六品以下府兵子孙及农民中选拔。不管怎样,选拔的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从人口多的家庭中选拔。有些时候也会从官僚子弟和地主中选拔府兵,不过主要还是从分到田地的农民中选择府兵。

唐代府兵制发展的非常成熟,不过当土地逐渐被吞并和流失的时候,就出现了难以管理的局面。均田制得不到较好的实施,府兵制必将崩溃。唐代府兵制在发生战争时暴露出它的弊端,国家虽然免除了课役,但是参战时用的军装、武器和粮食得自备,这对本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唐代府兵制数量不一,多的时候达六百多府且规定严格,农民不能随便走出军府所在地团的地界。

1、府兵制的建立者

府兵制的建立者是宇文泰,他是第二个司马懿,是又一个权臣,他的儿子在他死后成功夺帝位。宇文泰是府兵制的建立者,西魏的逐渐强大与他有关,那么府兵制的建立者宇文泰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宇文泰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的部族几经被别的大部落吞并,他转投西魏,然后通过不断的战争巩固自己的地位。他虽然是个丞相,但他是西魏实际的掌权者。宇文泰是不断地与高欢的大军打仗才占有一席之地。

那个时候的西魏形势严峻,宇文泰实际掌握的军队不过几万而已。再加上人口贫瘠,西魏急于改革。宇文泰认为在国家弱小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强大军队。宇文泰建立了府兵制,他利用氏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官兵之间的关系。这使他们自我感觉的身份、地位都提高了,从而提高了战斗的积极性。

宇文泰善于打仗,他虽然手上只有不到一万左右的军队,却能以鼓舞士气等各种手段大败敌人十万大军,俘虏了七万人左右,这在史上是少见的。他的马曾在混战中失惊把他甩在地上,他就蜷缩在地上,他的都督装作鞭打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卒,东魏兵以为宇文泰只是个小官,宇文泰因此逃过一难。

宇文泰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的府兵制在他那个时候非常适用,制度因时而变,直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府兵制才被停废。

2、府兵制的特点

从西魏开始出现府兵制到唐代停废,府兵制一共沿袭了两百多年,随着国情的不同,统治者逐渐改为农兵结合的方式。府兵制能沿袭几百年,那么府兵制的特点是什么呢?

府兵制的特点之一是兵农结合,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国家分给农民一定的田地,但这田地不是白给的,接受国家土地的农民有义务在国家规定的时间里去服役。平时在农隙时接受训练,打仗的时候这些农民就是军人,不过兵器、粮食等打仗用具得自备。

府兵制的特点之二是府兵隶属于皇帝,由皇帝直接掌控,这使得皇权更集中。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就不用依附大权势,直接听命于皇帝。北周的时候规定,家里只要有人加入府兵军籍,全家就都加入军籍且不再隶属于州县,由皇帝直接掌控。府兵制的特点是加强了中央集权。

府兵制的特点之三是减轻国家军费负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费开支是一笔极大的支出,国家得学会开源节流。于是,府兵制就出现了,国家将手里大量闲置的荒地拿给农民开垦且不收农民任何税收。不过有个条件,平时农隙时要接受训练,战争来临时得自带打仗所用的兵器和粮食等。

府兵制的特点之四是将帅临时委派指挥作战,实际上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军权。府兵来自四面八方,彼此之间都不认识,打完仗又都各自回家务农,这大大降低了将帅造反的风险。

3、府兵制的作用

府兵制自建立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帮助统治者扩展了军权、加强了中央集权,那么府兵制的作用是什么呢?

府兵制的作用之一:它是封建统治者的专用工具,加强了中央集权。府兵只受命于皇帝,他们平时各自务农,农隙时被召集在一起训练。打仗的时候才征集在一起由皇帝指定的统率指挥作战。打完仗又各归原处务农,统率及时归还帅印给皇帝。兵跟帅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皇帝可以少操心统率会带兵造反。

府兵制的作用之二:减少军用开支。皇帝无须再为军费担忧,因为府兵平时务农自己养活自己,打仗时又自备兵器和军粮。皇帝只要分给他们土地并免其赋税即可。有一种国家有难全民出动的感觉!

府兵制的作用之三:皇帝把荒地分给府兵开垦,既促进了农业生产,又让百姓能自给自足。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加强了户籍管理。

府兵制从西魏时期一路发展到唐,盛于唐而止于唐。府兵制只所以能沿袭几百年,这与它的作用不可分割。皇帝位了节省军费,府兵制采用农兵结合的方式是最好节省军费的办法。再者似乎也没有制度能比府兵制能更好的加强中央集权。要进行府兵制首先就得落实户籍制度,所以府兵制的另一个作用是加强了人口的管理。

隋炀帝利用府兵制减轻了军费负担,进一步完善府兵制。唐朝进一步发展府兵制,并最终因为均田制的破坏而停废府兵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为何能延续到战国末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最弱的一个。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个错觉。真实的韩国,在战国末期的时候,确实是最弱的一个。但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韩

  • 刘备一生曾错过的三国猛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太史慈他和刘备在早期为救孔融的时候,就相识了。“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只是那时刘未对其产生如赵云一样的情感。试想若当时

  • 三国蜀汉政权灭亡的十大原因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历尽沧桑艰难创立的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政权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其实从历史资料和文献上来看,蜀汉政权相对东吴政权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闭塞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着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善于治国也是历史上大家所公认的,所以在三国之中蜀汉政权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对峙纷争中似乎不

  • 蒙古人建立的21个国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过多少个国家?很多人知道蒙古人在13世纪崛起,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蒙古帝国,但到了1634年蒙古帝国末代皇帝(北元皇帝)林丹汗与满清争战,因蒙古科尔沁等部与满清勾结,林丹汗一时寡不敌众,退守甘肃,欲与喀尔喀和卫拉特会师后进行反击,不幸死于天花,瞒清乘机占领内蒙古,1635年蒙古帝国灭亡

  • 科举考试废除的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科举是中国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明清两代考生首先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中凛生,由官家按月发给粮食;成绩次好的

  •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及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

  • 唐朝禁军神策军的历史由来 神策军的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是战争不断。在战争中,除了经济外,军队一直都是战争胜负的重要一环。在众多出名

  • 唐朝东北藩属国:渤海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渤海国是东亚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渤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居民由靺鞨人、高句丽人等民族构成。渤海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上个世纪以来,考古学者在我国东北牡丹江、图们江流域一带,

  •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列表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

  • 中国古代东胡民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得名。它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代,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从有史记载以来,东胡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春秋战国时曾打败燕国,秦末,曾向匈奴进行敲诈、勒索。东胡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