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员跪拜皇帝之前,为何要拍两下袖子?究竟有何玄机?

清朝官员跪拜皇帝之前,为何要拍两下袖子?究竟有何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61 更新时间:2023/12/6 2:02:16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渐渐被汉文化所融合,很多礼仪被去除,但是有一项礼仪却始终保留了下来,这项礼仪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看到的每次大臣们觐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拍几下马蹄袖,然后再下跪,那么为啥清朝官员在下跪之前要先拍几下马蹄袖呢?其实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满族本是女真人后代,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过程中,满族人注定不会像汉人一样宽袍大袖,二是选择比较简便的马蹄袖,将手腕紧紧裹住,这样既方便了射猎,而且还保证了活动的灵活,给人一种轻便的感觉,尤其是在对外作战过程中,比起汉人的长袍大袖来,轻便的马蹄袖更便于挥动武器,战场杀敌,这也是为啥当年赵武灵王穿胡服,学骑射的原因了,但是满人入关之后,官府的设计渐渐的也学着汉人一样宽袍大袖,学着甩袖子,甩袖子实际上也是对汉族文化的一种尊崇和敬重,虽然学的不到位,甩的也不正宗,但是好歹是统治者尊崇汉文化的一种意识体现。

第二个原因:甩马蹄袖除了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表示自己没有携带武器,因为古人的袖子中是缝有口袋的,其中可以放东西,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将匕首凶器放在袖子里,图谋弑君,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清朝人就通过拍甩袖子来证明自己的袖中没有东西,对皇帝是非常忠诚的,但是后来甩袖子就成了一种官场礼仪,自然也就流于形式了。

第三个原因:甩马蹄袖最重要的原因是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清正廉洁,因为我们汉族文化中一直强调两袖清风,我们对于官员的要求也是两袖清风,而古代的官员对这方面尤为注意,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公正无私,所以才拍拍袖子,那意思是向皇帝表明立场,但是大多时候这种礼仪没啥具体用处,因为历史证明袖子拍的越响的官员,往往是最能贪污腐败的官员,比如清朝的和珅道光年间的穆彰阿,个个都是时代大贪,但是在皇帝面前袖子拍的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可见其脸皮之厚,心理素质之好,让人望尘莫及。

当然拍袖子也是要讲究功夫的,身在官场,对每一个细节都必须非常注重,比如拍袖子,就要考虑怎么拍才能拍的响亮,拍的好听,拍的让人心情愉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不熟悉官场规则的人来说,拍袖子发不出声音,而对于那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官员来说,袖子拍的声音不仅响,而且亮,但是这些表面功夫不仅忽悠了皇帝,更是麻醉了大清朝的满朝文武,正是这些流于形式,只讲官场气派的风气才使得清王朝步入了中国近代史的黑夜之中,最终被推进了历史的焚尸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突然消失的四个名人,至今去向成谜!他们究竟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突然消失的,老子,徐福,朱允炆,李自成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圣人,伟人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下面这四位名人却突然消失,至今仍是迷雾重重。老子西去对于老子,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学识卓越,成为孔子的老师。尤其是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影响华夏几千年,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且

  • 清朝末年明码标价买官卖官,腐败不堪,那么最高能买到什么官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买官卖官

    清朝末年官场贪污腐败,清朝晚清的时候出了一位尽人皆知的大贪官,此人还是朝廷的权臣,这人就是和珅。和珅在巅峰时期要比清朝的国库还富有。乾隆帝万万想不到和珅会如此的腐败。让乾隆帝更想不到的是在他之后,清朝会变得更腐败。封建王朝出了很多贪官,这些贪官主要靠买官卖官来发财,这种情况古代其实不少见。靠买官卖官

  • 长孙无忌帮李治谋夺太子之位,李治为何要杀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孙无忌,李治,太子

    话说武媚娘一登上后座,立马成了一架永不停息的行政机器,加上唐高宗李治的“甩手掌柜”性格,武后更是如鱼得水,处处在大唐政界留下她的印记,史载“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不用过多解释就知道武后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主,有呼风唤雨的本事,叫谁生就生叫谁死必死。在她“登基”后的最初五年(也就是李治没有完全“病休”

  • 清朝穷人没钱娶不起老婆,应该怎么传宗接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穷人,娶不起老婆,传宗接代

    满人入关,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他们建立了大清王朝。清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古代,人们的思想都很封建和守旧。女性的地位很低,他们很多时候都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在婚姻方面,没有自由可言,他们就是生育的工具。在古代,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一直遗留着许多陋习,其中有一项最让人不可思议,这个陋习

  • 中国五千年历代首富沉浮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代首富,范蠡,吕不韦,沈万三,白圭

    我们从古代大量的富豪中,遴选出12个朝代的首富。因为整个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从春秋战国至明国时期),所以很难作金钱上的绝对统计。故而我们更关注两点:首先,他们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他们的求富之旅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次,他们有着很强的个性和风格,他们的理财得与失都值得今天的人去学习和揣摩。范蠡:精

  • 汉光武帝刘秀,童年时代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光武帝,刘秀,刘秀童年,农民

    相传刘秀出生的时候,突然就有红光迸发,把他们家的房子照耀得金光闪闪,也预示了他那金光闪闪的前程,神迹也。而更加神奇的是,刘秀出生的当年,居然稻禾(嘉禾)就能创纪录地“一茎九穗”,亩产过万斤不是梦也。遍地秀禾飘香,丰收在望,而正是因为有如此难得一见的农田景象,他也因此得名一个秀字(“秀穗”),禾秀于田

  • 为武媚娘封后,李治与长孙无忌翻脸,弄倒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媚娘,李治,长孙无忌

    李义府首倡拥立武媚娘为后之后,李治终于干净利落扭转了处处挨打的政治局面,于是曾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长孙无忌不得不蔫了下来,耷拉着脑袋找李治论理去。一进门,长孙无忌还没有想好如何说服铁了心立武媚娘为后的宝贝外甥,李治却先开口了,说王皇后没儿子而武昭仪有子,这就是我立武昭仪为后的理由,你们赶紧表个态吧,

  • 晚清帝国的财政收入多少?为什么出现财政困难?钱都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晚清帝国,晚清财政

    自始至终,清政府都没有动员起全部力量,征用到足够的钱款。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作为一个领土广袤,资源富足的庞大帝国,清帝国的灭亡与以往的封建王朝相比,也蕴藏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王朝末期,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出现,激增的财政收入如同一剂美味的毒药,既加速了近代化进程,也刺激着军阀政客的野心,为清朝的

  • 被誉为历史上穿越第一人的王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莽,王莽怎么死得

    据史载,正因为王莽自我陶醉、自我膨胀式的拍脑袋改制,不仅把自己装了进去,还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成了政坛流星,死得也特别惨烈,始料不及。史料显示,尽管王莽曾给当时和各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贫民以实际利益,受到很多人的拥戴,甚至于他被汉哀帝雪藏之时,还有很多人上街游行要求他复出,不过当时反对他的也不少,尤

  • 历史上康熙的九子夺嫡,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九子夺嫡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