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誉为历史上穿越第一人的王莽是怎么死的?

被誉为历史上穿越第一人的王莽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21 更新时间:2023/12/13 2:03:25

据史载,正因为王莽自我陶醉、自我膨胀式的拍脑袋改制,不仅把自己装了进去,还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成了政坛流星,死得也特别惨烈,始料不及。

史料显示,尽管王莽曾给当时和各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贫民以实际利益,受到很多人的拥戴,甚至于他被汉哀帝雪藏之时,还有很多人上街游行要求他复出,不过当时反对他的也不少,尤其是一些骨头硬的名臣和被他排挤的刘氏宗室子弟。比如新都相孔休就曾拒绝做他的国师,大司空彭宣王崇以及光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等人也曾有意辞职。

鉴于此,王莽除了大力扶植亲信,亲自提拔了395人做官,还大力打击刘汉势力,废黜了刘氏宗族诸侯王32人,王子侯更是达到181人,打击面不可谓不大。刘氏宗室再后知后觉,也看出了王莽篡汉的狼子野心,所以更是走向了王莽的对立面,起兵反莽那是必然。

而这此中,安众侯刘崇以及东郡太守翟义的倒莽义举,影响巨大,虽然都被王莽打压下去,但反莽运动却风起云涌,方兴未艾。

居摄三年(公元8年)九月,期门郎张充等六人计划劫杀王莽,拥立楚王,东窗事发事发后被诛。即使是王莽篡汉成功之后,反莽浪潮也没遏止。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四月,徐乡侯刘快聚集数千人起兵,真定人刘都也密谋举兵造反,都被扑灭。这些反莽起义,规模虽然难与后来的绿林、赤眉军相提,甚至力量相当薄弱,且也被很快打压下去,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仅鼓起了刘秀南阳豪强的反莽雄心,也让下层普通百姓的反抗活动成常态化,可谓是此伏彼起,层出不穷,沉重打击了新朝的残暴统治。

按照某些历史研究者的说法,如果王莽从建立新朝到死去的十五年间,不那么作大,极尽表演之能事,而是好好治理天下,真正关心民间疾苦,那么曾经很有群众基础的他(不管是不是骗来的),还是很有机会成为一个好君王,而不是成为一个万人唾骂的大奸臣,一个短命王朝的政坛流星(尽管十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被后世嗤之以鼻。

只是王莽身上背负着西汉积聚下来的太多原罪,新朝想靠其借尸还魂完全是一种异想天开的奢望。尤其是西汉末年的严重土地兼并以及流民问题,社会经济及社会矛盾已经积重难返,日益尖锐,不可调和。王莽注定也陷入了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的历史怪圈,而王莽不经大脑的食古不化,托古改制,更是水土不服,迅速引爆各种痼疾,加速了新朝的灭亡进程。

史料显示,王莽改制不仅没有解决西汉末年以来的严重土地兼并及流民问题,不努力实行休养生息,相反由于他头脑发热,执行错误的民族政策,甚至兴师动众讨伐匈奴和周边少数民族,更是让国内经济雪上加霜,加重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还造成了民众的重大伤亡,出现了士卒饥疫、土地荒芜、物价飞涨的局面,天灾人祸更是让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甚至到了人相食的惨状。而此时国库被王莽折腾得十分虚空,他也没办法再表演推恩场景了,索性就派人教流落关中的饥民煮木为酪,与后世那个叫饥民食肉糜的弱智晋惠帝司马衷何其相似乃尔。连锅都揭不开了,反也死不反也死,农民大起义便水到渠成。

总之,经过最初的激烈折腾又效果甚微,加上中后期王莽为了巩固政权需要,而加大政治管控力度,更是弄得民怨沸腾,纷纷揭竿而起。

史载,从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各地百姓苦于新莽政权频繁徭役相继流亡为盗贼开始,此后几乎每年都爆发农民起义。天凤二年(公元15年),五原、代郡数千人造反;天凤四年(公元17年), 天下更加动荡不安,盗贼并起,瓜田仪在会稽长洲(江苏苏州)率众起义,坚持了数年之久。同年,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吕母,为子报仇的她处死县宰,势力曾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天凤五年(公元18年),东海人力子都也率众起义,队伍数万。

此时,南北方都群起响应,南方义军人数不等,少则几千,多则数万、数十万;而北方也出现数十支起义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铜马部、青犊部、城头子路部等。甚至在统治中心的国都附近的三辅地区,小股起义也不可胜数,让王莽焦头烂额。为了应付如此恶劣管控形势,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不得不设置捕盗都尉官,以策长安治安事宜。

当时,有两支最大的起义队伍,成为了反莽主流,即南方的绿林军和北方的赤眉军。最终,在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中,新莽政权正是被绿林军所推翻。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八月,失魂落魄的王莽在长安南郊举行哭天大典,大概就是祈求上天不让自己垮台,这当然是一种闹剧,表演帝果然表情丰富,却没什么大用。因为同年十月,经历了昆阳之战摧毁莽军主力之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近臣的护卫下匆忙逃往渐台,据说此时还有千余人誓死相随。从昆阳败逃回长安守城的王莽大将王邑与义军殊死战斗之后,寡不敌众部,也只好退至渐台等死。

眼看小命不保,有点贪生怕死的王邑儿子、侍中王睦想开溜,还算是有情有义的王邑制止了他,父子俩一起与王莽共存亡,最后追随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被杀。

而王莽的死,却颇有戏剧性。当时在混乱中杀了王莽的商人杜吴却浑然不知,直到校尉公宾询问杜吴情况,才知王莽尸身在室中西北陬间。立功心切的公宾连忙斩了王莽的首级,悬挂于宛市(绿林玄汉更始政权临时都城)城头,而王莽尸身也相继被军士们大卸八块,这样还不解恨,百姓还对王莽的首级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这装逼天子原来也是很不受人待见也,舌头都被人当美味佳肴给吃了,和死了被人当红烧肉吃掉的唐朝大酷吏来俊臣一样下场惨烈。

不过,据说王莽的头颅还挺值钱,他的死人头后来还被历代皇室当珍贵历史文物一样收藏(也算是王莽这个政坛流星的一种历史高待遇也),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让灾民吃肉糜的那位弱智天子)时,因洛阳武库起火才被焚毁,呜呼哀哉。

标签: 王莽王莽怎么死得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康熙的九子夺嫡,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九子夺嫡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

  • 吕后为何那么横,只怪刘氏子弟太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后,吕后为何那么横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称惠帝,吕雉就是太后。刘盈年幼懦弱,生性敦厚,这对于做帝王来说并非优点,而吕后刚毅狡诈,贪权嗜杀,甚至不惜拿儿子刘盈当抓握权柄的工具。因此,很快就有刘氏子弟倒霉了。 那就是吕后最恨的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吕后费尽心机终于把刘如意召进长安,但出乎意料的是,途中杀出了

  • 历史上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为何逐渐恶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刘伯温,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在朱元璋成为皇帝的前后,刘伯温不仅为朱元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而且帮助他立纲陈纪,为大明帝国的开国奠基做了极大的贡献,此二人的关系非常和顺,为了表达对刘伯温的感激和对他工作的肯定,朱元璋没忘给他加官进爵,封他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不仅如此,还要追封刘伯温的祖上三代。而此时的刘伯温并未利

  • 中国历史上十大神秘人物:鬼谷子、徐福、袁天罡、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鬼谷子,徐福,袁天罡,刘伯温,历史上神秘人物

    1、鬼谷子鬼谷子,学究天人,有鬼神难测之术,中国上下五千年第一奇人,非鬼谷子莫属,他是道家、兵家代表人物,纵横家创始人,他就像一个谜,无人知道他的底细。传说他姓王名诩,又有人说他叫王禅,道号玄微子。鬼谷子长相奇特,据说他前额生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他的生于何时、何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隐居在

  • 三国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司马懿墓在哪里?司马懿到底是不是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司马懿,马懿是怎么死的,司马懿墓在哪里,司马懿到底是不是忠臣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的生平。

  • 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诸葛亮怎么不敢夺刘禅的权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皇帝,刘禅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

  • 古代为什么靠一张画像就能抓到逃犯?古代人抓逃犯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犯人,古代抓犯人

    以前看古装剧时,总能看到一些百姓围着官府张贴的通缉令议论纷纷,而通缉令上面逃犯的画像,真的是丑得不忍直视,估计连逃犯的亲妈看了会认不出来。本来画得就像逃犯本人,要是逃犯再稍微乔装打扮一下,那不就更难抓到他们了吗?海捕文书,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通缉令,有犯人逃跑时,官府就会发布这样的文书,然后让全国各地衙

  • 唐太宗的性趣:男人为什么喜欢熟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唐太宗性趣

    首先揭批一条谣言,你应该看见过的:“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在炀帝死后相继被弑君者宇文化及、河北反王窦建德、突厥颉利可汗霸占,随着唐太宗灭东突厥,又回中原做了唐太宗的昭仪。”——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在官修正史和民间笔记中均无任何依据,据说源头是清朝的一本小说。先嫁隋炀帝、后嫁唐太宗的女人确实有,但不是

  • 周天子亡国后,代表天下的传国之宝九鼎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天子,九鼎,周天子亡国

    周时代表天下九州的九鼎,秦统一天下后怎么不见了呢?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在商都朝歌公开展示九鼎。

  • 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是不是自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年羹尧,年羹尧是怎么死的

    本来,雍正与年羹尧的感情特别深厚。雍正即位之初,很多重大政治、军事问题,都是要与年羹尧共同讨论并最后做出决定。平定青海之后,雍正甚至称他为恩人,甚至号召自己的了孙世世代代要记得年大将军。 年羹尧一步步走向断头台,应该是咎由自取。 年大将军被杀,是在雍正三年12月,从常理上讲,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