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拓跋焘是一个怎样的皇帝?雄才大略的拓跋焘

拓跋焘是一个怎样的皇帝?雄才大略的拓跋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3/12/11 14:19:12

拓跋焘

公元424年,拓跋的儿子拓跋嗣病故,拓跋的孙子拓跋焘继位登基,即魏太武帝,是年才16岁。拓跋焘牢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把统一南北方,做为奋斗目标。

一天,拓跋焘率领大臣到离国都平城百里之外的丰镇视察,看见上千人正在修长城。监工官吏见皇帝来了,以为皇帝嫌进度慢,忙说:“陛下,卑职已令地方增派 民夫,一定加快修城的速度。”拓跋焘却说:“不必了,长城不用再修下去了。”众人闻听,感到惊讶,拓跋焘说:“小小的城墙,能保证国家平安吗?身为大将 军,为什么只想到防守而不去考虑进攻?”皇帝的话,使奚斤无言以对。正在这时,一个骑兵飞马来到拓跋焘身边,下马报告:柔然国纥升盖可汗亲率6万大军来 犯,已攻占故都盛乐城!

柔然原来也是鲜卑族的一支,西晋末年,组成强大的部落,称为“柔然”。传至社仑时,柔然国地盘东至大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北监贝加尔湖,南到大戈壁,可谓势力强大。到大檀(自封纥升盖可汗,意思是制胜之王)继位时,更是经常侵犯北魏,抢夺财物。

拓跋焘回到京城,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多数大臣缄默不语,显露畏惧之色,只有侍中崔诰、司空奚斤、司待长孙嵩等少数人提出应派兵御敌。拓跋焘宣布给崔浩进爵一等,并警告胆小怯敌者,以后要降职一阶。然后表示,御驾亲征,率大军收复盛乐城。

皇帝拓跋焘率领两万骑兵,马不停蹄地赶到盛乐城下,城墙上挂着一排血淋淋的人头和尸身,还悬挂一个小布人,上面写着“拓跋焘”三个字。柔然国首领大檀站 在城头上,一挥手,士兵们拖上来十名老百姓,其中有一名百姓被按在墙垛上,一个士兵举起大石头猛地砸下去,将老百姓的头砸碎,其状惨不忍睹。拓跋焘一挥 手,大喊:“往后退兵30里!”

北魏大军退后30里驻扎下来,拓跋焘命令士兵将带来的铁蒺藜埋在城外的黄沙地里。第二天一早,拓跋焘 又带兵来到城下,只听三声炮响,城门大开,柔然国骑兵蜂拥而出,拓跋焘慌忙率军败退。柔然骑兵紧追不放,追到黄沙地时,踩上铁蒺藜,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 此起彼伏。然而柔然兵作战非常勇敢,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

拓跋焘退了几里路便停了下来,将手中黄旗一挥,并排冲出一群战马,冲入敌阵。马背上有装着炸药、毒剂的铁雷,马尾上有硫磺粉,点燃以后,烧得马群在敌军中乱窜,铁雷相撞,爆炸声响彻广阔的空间,柔然兵乱作一团,死伤无法计数。

柔然首领大檀狂吼几声,压住阵脚,索性脱掉上衣,赤膊上阵。士兵见状,也纷纷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向魏军冲杀过来。

拓跋焘不慌不忙,面带微笑,连挥三下黄旗,士兵们一下子将黑布套套在头上,只露出两只眼睛。大檀吃了一惊,不知拓跋焘又耍什么花招,想退兵已来不及了, 两军将士混战一起。大约战了两个时辰,柔然兵人人汗流浃背。拓跋焘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袋,往大檀身上一扬,甩出一团白粉,落在大檀赤裸的身上,魏兵纷纷向 柔然投出小布袋,一时间白粉飘洒,柔然兵突然感到身上痛痒难忍,无法战斗,大檀无心再战,慌忙逃走。拓跋焘率军追杀,最后将柔然兵赶到百里以外。柔然兵见 魏兵返回,便停下来,到处找水喝,不料,喝进肚不久,一个个中毒死亡。原来,拓跋焘战前就派人在柔然必经之路的河流投了毒。他知道柔然兵决战有光膀子的习 惯,所以事先配制了毒粉,真的派上了用场。这一仗,柔然兵由强变弱,惨败而归。匈奴铁弗部所建的大夏国国君赫连勃勃是个残暴无道之人,对待国民残忍无比。 仅以制造兵器的人为例:弓箭如射不穿铠甲,制造弓箭者必处死;弓箭如射穿铠甲,则制造铠甲者必处死。被斩杀之工匠计数千人之多。如果谁进谏提点儿意见,先 割掉此人的舌头,再斩首。赫连勃勃修建夏都统万城(今内蒙乌审旗南白城子一带)时,动用了十万民众,筑城用土都必须蒸过,如城墙能用铁锥刺入一寸,筑城人 就杀掉。

拓跋焘了解到夏国这些情况,觉得像赫连勃勃这样的暴君应该除掉,但硬攻不行,必须智取。

一天,拓跋焘正 在同大臣崔浩商量进攻大夏国的计策,两名卫士押着一个蒙面人进来,说是在殿外抓到的刺客,想行刺皇帝。崔浩建议推出去斩首,卫士押着刺客走到殿门口,突然 回过头,说有一封绝命书,想请拓跋焘转交给80岁的老母亲。拓跋焘接过信,看罢受了感动,知道他来行刺迫于无奈,而且很有孝心,于是决定放他回去。

刺客听说不杀他了,感激地跪倒在地谢恩。拓跋焘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当年北凉、南凉围困统万城二年,但城中无一人饿死,是真的吗?”刺客回答说: “陛下,当年赫连勃勃修统万城时,将糜谷蒸熟打成粘糕,再做成米砖,以备断粮时食用。”刺客又告诉拓跋焘,赫连勃勃已死,赫连昌刚继位不久。刺客临走时, 向拓跋焘索要一物作纪念,拓跋焘便将腰间配带的一块玉珑送给他。

拓跋焘闻听赫连勃勃已死,决定立即发兵攻夏。魏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拓跋焘统领3万步兵骑兵进军统万城;一路由司空奚斤为帅领3万兵进攻长安。

拓跋焘渡过黄河以后,将船全部烧掉,断绝了后路。

这一天,拓跋焘只选2000骑兵来到统万城下。魏军擂鼓挑战,夏主赫连昌却闭门不出。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这天晚上,拓跋焘正在帐中冥思苦想诱敌出城之计,士兵推进一个夏军兵士,请求皇帝处置。夏兵立即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珑,问拓跋焘可识此物。拓跋焘自然认 识,此乃自己身上经常佩戴、后赠给夏国刺客的玉珑。于是问道:“这玉珑怎么会在你手里?”那位夏兵士说:“陛下,这玉珑是我哥哥死时留下的我哥哥从贵国回 来,便被夏主赫连昌所杀。哥哥临死之前再三叮嘱我不要忘记陛下的不杀之恩。”“那么,你今天来有什么事?”“陛下,夏主赫连昌已派人去长安向他弟弟赫连定 求救,小人怕陛下吃亏,所以连夜来报告此事。”

拓跋焘听罢,有了主意。忽然有一天,魏军正在城下挑战时,一支夏军从身后赶来与拓跋焘交战。拓跋焘与夏军厮杀一阵,便拨马而走,夏军紧紧尾随其后,一名夏军对城上高喊:“长安援军已到,请夏主火速派兵出城助战!”

赫连昌闻听,也不多想,马上率领众兵出城。当夏主赫连昌追进山谷时,鼓号声齐响,埋伏在四周的魏兵突然出现,把夏军包围。原来,所谓长安来的夏军,全是 魏军装扮的,系拓跋焘的诱敌出城之计。皇帝拓跋焘身先士卒,虽中了数箭,仍跃马挥枪,魏军士兵深受鼓舞,越战越勇,杀至黄昏,夏军大败。赫连昌想逃回统万 城,已经晚了,魏将豆代田率兵攻占城门,挡住去路。赫连昌无奈,向城外逃去。

就这样,魏国吞并了夏国,地盘扩大了许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到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了北方,占领中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土地。宋朝在南方占据百分之三十多国土,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标签: 南北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飞虎是镇国武成王,又怎么会成为开国武成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虽然说,还弄不清楚雷震子到底是姬昌的第几个儿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长子姬伯邑考,已经被纣王给杀死了。不过却也因为伯邑考,文王姬昌才得以离开羑里,文王的七年灾难,才得以结束。不过,虽然文王的七年灾难已满,但他却没有急于离开,这是为什么呢?小说当中说他是一个憨厚的人,纣王让他夸官三日,他就夸官三日。

  • 李延寿是受了什么样的制度影响的 他在史学上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南北朝,历史解密

    背景受魏晋南北朝以降门阀制度影响,唐初仍存留一些崇尚门第习气,李延寿也未能免俗,他在《北史·序传》中津津乐道地讲述先世事迹,自称帝颛顼高阳氏、周柱下史李耳为“李氏之先”。被尊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李耳,在唐朝是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定三教顺序为道、儒、佛,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

  • 辽朝契丹人建立了6个政权,其中起儿漫王朝居然在境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起儿漫王朝,历史解密

    看过《天龙八部》的肯定都知道大侠萧峰,当他得知自己是契丹人时是多么的苦恼,其实契丹当年强盛之时齐名远播海外,连现在俄语中的中国发音还是Kitan(契丹)。今天丸子就为大家讲讲辽朝及其众多小尾巴后续国家的世系,带你看辽朝的传承是多么的绵绵不绝。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建立契丹国,947年耶律德光

  •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人口有多少?什么时候超过一亿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中国各朝代人口统计显示:夏代(公元前2000-771年):约200万 西周(公元前1100-771年):约1000万春秋战国(公元前600-221年):约400-500万西汉初(公元前206年,高祖元年):约400万西汉末(公元前2年,平帝元始三年):约5900万东汉初(公元57年,光武中平二年):

  • 隋唐有十八路反王,为什么最后是李渊得到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那时候称为有十八路反王,为什么最后是李渊获得天地?一、布局志存:李渊是西凉开国君王李暠的后裔,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四,爸爸李昞,北周時期柱国大元帅,袭封唐国公,姨母是隋文帝独孤皇后,时代贵显。更是无以伦比的家庭情况,尤其姨母的关怀下,官运一路高歌,最终升任太原市太守。事实上,王候就有种乎,假若一

  • 她是正宫皇后,新皇登基后为何没成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无论日后怎样发达,都不曾亏待自己的发妻马皇后,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男人。可是他的子孙们却没有遗传到他的痴情。尤其是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本来父亲已经让处于衰败趋势的明朝呈现出重新盛新的大好形势,而明武宗却时将父亲的努力毁于一旦。明武宗年纪轻轻便已去世,可是他的皇后却也遭受牵连。小编为大

  • 刘秀怎么成功的?全靠努力就得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汉朝,历史解密

    王莽的出现让大汉王朝从中出现断裂,但新朝的成立却只有15年,诸多原因导致灭亡,不一一累述,在此期间,刘秀乘势而起,且看他如何主宰乾坤。我们现在到网上随便搜一下王莽或是刘秀,被戏称为一个是穿越者,实行社会主义改革,一个是位面之子,是补填王莽这个BUG的天选之子,当然这些都只是现在人的戏称,我们具体来了

  • 孙尚香漂亮吗?刘备是否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尚香,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演义小说里,刘备和孙尚香(或者叫孙仁、孙小妹,为了不把读者闹糊涂,咱们就叫她孙尚香)这对老夫少妻,一直是琴瑟相和如胶似漆,最后闻听刘备的死讯,孙尚香跳江殉情。但是我们按照正史来分析,却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不但孙刘联姻纯属政治婚姻,而且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可以算得上三国最失败的绑架案,

  • 廖化本来是草寇,他是如何投靠关羽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录,一段语录就可以当做一段故事来看。其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是一句很有名的语录。但是这句话后头还有一句,很多人不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廖化原来就是个山贼,但是做久了山贼就觉得无聊不说,还不上档次,最关键的是他有一颗做大事的心,渴望着能青史留名。他这一生

  • 豪放派的鼻祖是谁?是苏轼吗,为什么是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豪放派,婉约派,历史解密

    中国文坛豪放派词人的先驱——苏轼苏轼(1037—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词人的先驱。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身在一个比较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以及其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大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当时,他虽20岁,但已博通经史,很有才气。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