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奸臣,竟然在明朝前的多个朝代有记载,真相令人惊讶?

明朝奸臣,竟然在明朝前的多个朝代有记载,真相令人惊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16 更新时间:2023/12/9 22:43:49

在历山上有许多的贪官奸臣,可是在明代历史上,有一位不得不说的奸臣,那就是严嵩,可是关于他却发生了一件很玄乎的事情就是在其它朝代中也有他的记载,甚至是明朝以前,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他。

生平经历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透过戏曲和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玄奇事件

在北齐的一位史学家魏收所编撰的《魏史》和唐代史学家杜佑的《通典》里,竟然都有严氏父子的身影,要知道这两个朝代可是都在明朝之前,为什么会在这两本书里会记载有关于明朝的事情?这听着就很玄幻,要知道朝代的先后决定了历史的先后,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呢?难不成这严氏父子还是什么天选之人,还可以穿越不成?

按照两本史书的先后顺序,我们先来看看《魏书》里面的记载吧。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是从我国南北朝开始,然后是北魏朝以及东魏还有西魏的历史,虽然说书里也有记载其他朝代的历史,但是成书的时间确确实实是在北齐,即便内容再广泛,受制于时空的限制,也应该只记载到北齐啊,要知道明朝可是在北齐之后,这样一想确实有点吓人。

但是在这本书里《乐志》一节中却提到了严嵩父子,这一节主要是记录一些关于乐理方面的知识,写到了西汉时京房准定的六十律,但是之后又提到了“如若严嵩父子,心赏清浊,是则为难。若依案见尺作准,调弦缓急声清浊,可以意推耳”。而在唐代的那本史书里也提到了严嵩父子,但是内容较为晦涩难明,也没有引用《魏书》的内容,这样的巧合让人总是忍不住揣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玄机。

只有这两本书好像有什么预见性一样地提到了严嵩父子吗?其实不止,在明朝以前,还有两本书也记载了严嵩及其子,这两本史籍分别是《北史》和《宋书》。一些巧合发生多了,总让人忍不住怀疑。但是有人也会怀疑,会不会这些史书里面所记载的严嵩并不是我们所知晓的那个严嵩,只是单纯的重名了而已。但是在史书里反复被提到,会让人觉得这里的严嵩肯定是一个名人,但是翻阅不少典籍之后,就会发现,在明朝之前,并没有什么叫做严嵩的比较有名的人。

即便这个严嵩不是什么名人,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根本不足以被记录到史书里,但是哪能恰好把他和他儿子放到一起提及,如果这里描述的严嵩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严嵩,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真相揭晓

在集结了众多网友的智慧后,我们可以得到两种比较靠谱的猜测:

猜测一,可能是后人们在整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抄错了。毕竟明朝的严嵩和北齐相隔了八九百年,即便古人智慧,也顶多推测一两百年的发展规律,再怎样也不会预料到那么久远的历史,还刚好预料到未来有这么一个人出现,肯定是某些地方出现了纰漏。

一些比较细心的网友找到了文革之后中华书局出版的《魏书》,也找到了前文提及的那一段,他们仔细对比,发现那一段出现了题不对意的情况,所以我们所说的那一段很有可能不是魏收的原文记载,有可能是后人在整理时把别人所做的笔记也给抄录了进去。

具体来讲,就是有人在阅读那本史书之时,比较认真,就在旁边写了些批注,然后被误以为是正文,要知道这些史籍在经过历史的传承时,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完全保留下来。或者是当时书局的工作人员在负责校对时,没有注意,将其当作正文给收录了起来,很有可能之前就已经犯了这个错误,结果一直错了下来。要知道,在这本书的出版说明里就提到过,这本书的内容在清朝时有人依据后来唐代的那本《通典》进行了修补,填了有几十字。

猜测二,这里所记载的严嵩名字写错了,错把严崇当成了严嵩,这两个自是非常相似的,而且在东汉时,确实是有一位音乐家,叫做严崇,他有一子也跟随着他学习音律。而在古代,崇字和嵩字是通假字,两个字可以互相替换。

很多人会误以为前文里面提到的那段记载是在说严嵩父子二人因为心思卑劣,所以不能体会到音乐的真谛,那里的“清浊”二字是在说品德的好坏,其实不然,因为和那段记载衔接的是和乐理有关的,而在音律有关的专业说法里面,有不少和清浊有关的记载,是指泛音的一些特色,可能是指声音的轻重缓急,而那句记载很有可能是在说严崇父子二人在音律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二种猜测可能更为可靠,因为古人的记载习惯和现在人确实是有些区别的。而通假字的应用在古籍里面也非常常见,在很多地方,我们所熟知的那个严嵩也会被称作严崇。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要随随便便就被表面上的一些巧合蒙蔽了双眼,而去怀疑一些我们所确定的事情,在历史方面更是,我们要怀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拨开那些迷雾,找寻那些真实。

那么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何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何写到一半就不写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

  • 宦官是没有子嗣的 那曹操为何被称为宦官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宦官,就是太监(指没有生育功能的男性),是没有后代的啊,为什么还会有宦官世家?我们就来参考参考曹操,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了解为什么会有宦官世家吧。首先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曹操也就是宦官之后。但是曹操的父亲并不是宦官,曹操的父亲还是正常人,曹家成为宦官还是要追究到曹操的爷爷身上。曹腾就是曹操的爷

  • 两弹一星之父 邓稼先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一书称,“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卫星。因为仅有核弹头而不能把它发射出去,也是没用的。导弹就承当了运输的作用。当时我国仅刚刚研制出近程导弹,必须加紧研制中远程导弹。当时的七机部就是专分管导弹的部,二机部是专分管核弹头的部。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枚

  •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是什么 井冈山会师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

  • 历史上的还珠格格中,香妃的妹妹被称为臭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可谓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可是你知道么历史上还真有香妃的原型,而她的妹妹却有个外号“臭妃”,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乾隆中期的时候,新疆维族发生叛乱,乾隆就派人去镇压平反,经过半年时间,西域终于平定下来,为了表示对乾隆的感谢,新疆就给乾隆进攻了大小和卓氏。其实当时新疆进贡的美女,不仅

  • 来俊臣被处死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木球塞嘴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来俊臣(651年-697年6月26日) ,雍州万年人。武则天执政时的著名酷吏。因告密获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司仆少卿,组织数百名无赖专事告密,又设推事院,大兴刑狱,与其党羽朱南山等撰写《罗织经》,制造各种残酷刑具,采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状致人死地,大臣、宗室被其枉杀灭族者达数

  • 朝鲜战争爆发背景是什么 朝鲜战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这一场朝鲜战争也关联到了中国的抗美援朝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

  • 古代妓女年老之后都有什么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谈到封建社会必然会想到封建思想,自古“男尊女卑”的思想也就是封建思想的杰作,在古代的女子生活凄惨,没有地位,就算是高贵的嫔妃她说到底还是女人,终究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管束,那么那些生活在风花雪月场所的女子呢?她们终究会年老,那么她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妓则分为官妓与私妓,最早发明官妓的,是春秋时

  • 阴阳师安倍晴明娶了自己的女儿?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安倍晴明的一生都是一个谜,无论是安倍晴明的母亲还是安倍晴明的生死以及他的妻子。也正是因为他一生都在谜团中,所以关于安倍晴明的各种传说也是如满天繁星。当然,阴阳师安倍晴明真的娶了自己女儿?无法考证,我们可以从关于他的故事中寻找理解这个人的答案。阴阳师安倍晴明具有超能力,这要归功与他的母亲,一只修仙得道

  • 清朝大约有多少个“正一品”的官职?它有什么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想要有出息,就是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才能换来金榜题名。在古时候当官是一件美差,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清朝为例,告诉大家在清朝,“正一品官”待遇有多好,又全国有多少个呢?“正一品”官职,在清朝的时候,属于级别最高的官阶。清朝官阶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个官阶中有正、从两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