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30 更新时间:2024/2/5 14:26:11

《辛丑条约》中,美国退给中国赔款中,持肯定立场者认为,美国此举对中国教育事业帮助甚大。持否定立场者,则认为此举不过是“用中国的钱培养反对中国的势力”。

1、《辛丑条约》谈判期间,美国曾主张压缩、控制中国的赔款总额

近日,舆论场关于美国“庚款兴学”一事,再起争议。持肯定立场者认为,美国此举对中国教育事业帮助甚大。持否定立场者,则认为此举不过是“用中国的钱培养反对中国的势力”,并嘲讽前一立场的持有者“拿着国耻,谢恩典也是少见”、“ 如此优雅的跪舔,也是醉了”。那么,“庚款兴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庚款”,乃是指《辛丑条约》所规定的中国对列强赔款,共计4.5亿两关平银。所谓“庚款兴学”,乃是指美国将部分赔款退还,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美国近代素有“退还赔款”的传统。1883年曾部分退还日本之“马关赔款”;1885年又曾部分退还中国之“广东洋行赔款”。具体到“庚款”的退还,美国政府的立场可以追溯至《辛丑条约》谈判期间。在列强纷纷狮子大开口时,美国是唯一主张压缩、控制赔款总额的国家。

1900年12月29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曾指示其驻华公使康格(E.H.Conger),应使赔款保持在中国的偿付能力范围之内。1901年1月29日,海约翰再度指示康格,赔款总数应限制在1.5亿美元(约合2.02亿两关平银)之内,其中,美国的损失和支出约为2500万美元。在此后的谈判中,美国政府又主张将赔款总额限制在4000万镑(约合2.6666亿两关平银)之内。5月7日,列强提出总数6750万镑(约合4.5亿两关平银)的赔款要求,美国持反对立场,并动员中国有实力的地方督抚出来力争削减。

海约翰也指示其谈判代表柔克义(W.W.Rockhill),认为这一总额太高了,为敦促其他国家削减,美国政府愿意将赔款要求折半。清廷几乎未作任抵制接受了4.5亿两关平银这个赔款总额后,柔克义仍呼吁列强减少赔款,其理由是:虽然中国政府承认了4.5亿两的赔款,但当初我们提出这一要求,只是一个假设性数字。海约翰支持柔克义的立场,指示如有可能,应将赔款问题移交海牙国际法庭来裁决。

但清廷已“爽快”接受了4.5亿关平银的赔款要求,美国政府的上述倡议遂告破产。至于美国为何独树一帜主张压缩、控制《辛丑条约》的赔款总额,海约翰在给柔克义的指示中是这样解释的:“更多的优惠和行政改革,要比大量的金钱赔偿更合乎需要。”其时,美国已确立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维持一个稳定、完整、且具备改革能力的中国,被认为最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2、自1909-1946,美国总计退还庚款3493万美元,用于中国教事业

削减、压缩赔款总额的倡议失败后,美国政府转而开始考虑退还超额的庚款。1904年12月6日,应海约翰的要求,柔克义起草了一份拟提交国会的备忘录。该备忘录指出:经调查,美国公民在义和团时期所遭受的损失以及美国军队的开支,没有最初估计的那么多。鉴于中国目前财政困难,且美国有退还多余赔款的政策传统,建议国会批准退还部分庚款。1905年1月,海约翰将这一想法秘密告知了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希望梁能够在保密的前提下,与清廷商议具体、合理的退还方式,以便早日促成此事。

1905年7月,海约翰病逝,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致电总统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提请其促成此事,作为“对海约翰的纪念”。罗斯福回电承诺解决,但同时表示,因中国正在抵制美货,要让国会同意退还庚款,存在很大困难。稍后,连州教案五名美国传教士被杀,美国国内舆论盛传中国将发生第二次义和团运动,欲让国会同意退还庚款更成为不可能。直至1906年3月清廷颁布“保护外国人命财产”的上谕,事情才再现转机。1907年6月15日,国务卿罗脱(Elihu Root)正式致函清政府,宣布美国拟退还“超出中国应美国国家和公民赔偿之外的那一部分赔款”。

退还庚款被用做“兴学”之用,同样与美方的坚持有关。罗斯福、柔克义均认为将退款用于教育(主要是帮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是最好的方式,不但可以增加两国友谊,且能推动中国开化,使其不再重蹈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覆辙。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在了解到美方的这一愿望后,也致函清廷外务部,建议将退款用于兴学。不过,清廷虽然原则上同意兴学,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则另有打算,主张先用这些退款办理“新政”,再以“新政”的获利来兴学。如1908年唐绍仪奉命访美,其目的就是为了说服美方同意将庚款拿来办“东三省银行”。柔克义则告诫美国政府,中国的财政改革没有成功的希望,拿庚款去办银行,兴学事务可能很快就会因财源断绝而夭折。事实上,清廷对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一事并无兴趣,只是在美国政府以中止退款的压力下,才迟迟于1909年7月动留美计划。

自1909至1946年,美国总计共退还庚款3493万美元,约占其所获赔款总额的63%。其用途可分为学务费用与文化赞助两项。以前者为大项,主要用于设立清华学堂及派遣学生赴美留学;有学者估计,自1912-1937年间,清华所用庚款经费约银1700万元上下,受资助的留美学生达2000余人,资助总额为美金620万元。后者主要指对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的资助,以及图书馆建设、教材翻译编写等。美国首开退款先河之后,至1920年代,英法意荷比俄六国也因世局变迁而颇感压力,相继加入退款行列。七国实际退款10589万美元(不包括苏俄销除的4586万美元)。各国退款对用途的要求各有不同,此不赘述;仅就中方的支配权而言,则以美方退款条件为最优。

3、美国“庚款兴学”,既有实用主义的一面,也有理想主义的一面

综上,乃是美国“庚款兴学”前后始末的“事实判断”。至于“价值判断”,则长期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所谓“退款”,其前提是中国先要交纳“赔款”,故“退”是出于傲态,“善意”实含怜悯,并非对“强权即公理的邪恶行为”的纠正;且美方对退款用途有严格规定,“干预了中国内政,损害了中国主权尊严”。更有学者认为,庚款兴学旨在扩大美国在华影响,乃是文化侵略,虽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积极影响,但总体上仍应予以否定。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本就应该从本国利益出发,不能因一国的外交行为是为其本国利益服务,就斥之为侵略。是不是侵略,取决于该行为是否侵害了他国的主权和利益。

对《辛丑条约》而言,部分庚款的所有权回归,不能说是中国的主权因该行为而受到损害;兴学事务,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不能说是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所以,将美国退款兴学完全看做出于自私的动机,是有失片面的,为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服务,但同时也是为了支持当时中国的改革,体现了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理想主义一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八国联军为什么侵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本文作者写的是否属实,列强欺负中国属实,义和团可能方法不对,但至少有勇气。咱们还需富国强兵,以后不让这些事再发生了!第一,八国联军侵华祸起义和团之乱。义和拳民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华人基督徒和家人,扒铁路。慈禧想利用义和拳打洋人,义和拳顺势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慈禧

  • 明朝中央神机营战斗力如何?神机营是干嘛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神机营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担负著“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就好像今天的战略导弹部队一样,也是战场上的“杀手锏”。它是1410年征交趾时,明成祖朱棣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命名为神机营。这种独立

  • 明朝东北行政机构:奴儿干都司设置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派人至奴儿干地区招抚,次年各部归附,朝廷任命各首领为指挥同知等职,其后数年,明朝即以此为基础,逐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个卫,永乐七年(1409年),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的建议下,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成立都指挥使司以统辖各卫,以康旺为都指择同知,王肇舟为

  • 清朝为什么要设立南书房?南书房是干嘛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南书房,是康熙皇帝为加强皇权巩固满清统治而设置的宫廷御用机要秘书机构,又是他读书学习的书房,也是以他为首的清王朝笼络汉族士人的“木天储才之要地。”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

  • 明朝东厂和西厂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

  •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清朝八旗哪个尊贵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八旗制度的形成有个过程,最早只有四旗,之后才扩大到八旗,再后来又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最初建制时只有整黄、整红、整兰、整白(后为音讹称为正黄等)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加以扩大,新置四旗,即镶黄、镶兰、镶白、镶红四色旗帜(红旗镶白边,余三旗镶红边),

  • 清朝皇太极为何改国号金为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前称金,后来为什么会改国号为清了呢?皇太极把国号改金为清是为什么?有记载称,努尔哈赤当时逃难骑匹大青马,他跑得很急,把马累死了,努尔哈赤对马很有感情,对马就说,大青啊,大青啊,你是为我累死的,将来我得了天下,我这个国号就叫大青,“清”跟“青”是

  • 明朝服饰制度历史介绍 明朝服饰特点及样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服饰属于汉服体系,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於唐朝,祗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不同,不独唯此,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

  • 明朝里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有其特定的作用。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试图通过推行里甲制度规范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形成以安分守法的地主富民为乡村社区领导层的社

  • 明朝尚方宝剑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建立尚方宝剑制度,并赋予以专断、专杀和便宜行事的权力,开始于明朝万历。在明朝中后期,他才成为现实中的一种制度。真实的包青天生活在宋朝,是不可能有“尚方宝剑”的。“尚方宝剑”的称谓源于西汉成帝时,据《汉书·朱云传》记载,直言敢谏的朱云希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