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后裔都去哪了?

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后裔都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18 更新时间:2024/1/23 19:20:03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

《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

《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

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根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方国,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长期征讨的对象。武丁征服土方后,在其腹地“唐土”建设大型城邑“唐”,镇压控制土方人民,此后不再有土方叛变的记载。周初,成王封晋国始君唐叔虞于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孔甲乱政,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多年时间。夏王不降死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孔甲加强了对于天神

  • 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衰周兴的转折点,是古代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产物。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对周朝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要从周武王的父亲姬昌说起。商朝末年,季历继位后,继承其父遗道,推行仁义,使周部落更加强盛,各部落的诸侯纷纷前来归顺于他。商王文丁时,季历被封为&l

  • 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 秦汉帝国的扩张突出体现在疆域的扩大。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但在秦汉时期,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限,人类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诸多限制,扩张疆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秦汉帝国内部不见得就是团结的整体,帝国内部一直存在对当朝统治阶级不满的敌

  • 北洋水师创建与编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一、创建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

  •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却不敢瓜分中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八国联军是一场以微小的力量保护各国使馆人员安全的正义斗争这种掩人耳目的理由无疑是苍白而空洞的。回望历史,关于八国联军的侵略和野蛮的烧杀抢掠行为,令人发指而罄竹难书。4亿5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的大肆掠夺,对大量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颐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偷盗

  • 清朝九门提督官职职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九门提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其掌管的步军统领衙门所承担的任务关系着皇帝的安全和政局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可以影响到皇帝的废立。唯其如此,九门提督在清代历次宫廷争权斗争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非满人、非心腹重臣,不能担任此职。清代,京师内城共有城门9座,分别为:正阳、崇文、宣武、朝阳

  • 近代中国签订的35个不平等条约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不平等条约1840年至1842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历史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战争结果的《南京条约 》后,中国成为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猎取的对象,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强迫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先后有英、俄、法、美、德、日等十多个国家。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

  • 清朝11个皇帝年号都代表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你知道以“天命”为年号的意图吗?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

  • 明代四大卫分别为: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四大卫分别为: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明朝初年,多次对蒙古用兵,并在与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都是明朝边防重地。明代四大卫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在保卫国家、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按照明代的军事编制,5600人为卫,1120

  • 清朝八旗制度创立的特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