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朝南北面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辽朝南北面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43 更新时间:2024/1/17 17:28:52

除开拓疆土之外,辽太宗对辽朝的贡献要数对政治制度的完善了。辽太宗将后晋的一整套汉族官制带到了辽国,加上原来保机时期确立的官制,终于使辽在部分汉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随着辽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辽太宗为了更好地治理不同民族的事务,就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南面官制。

北面官制,即辽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掌握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也是辽朝的最高权力机关。之所以称为北面官,是因为辽国有崇拜太阳的习俗,喜欢东,而且以左为上。这样,辽的大帐就面向东方,而北面就是左,也就是契丹族官吏的办公地点,所以叫北面官。在北面官中,又分为几种类型: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以及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

北面朝官,这是辽朝官制的主要机构,在北面朝官中又分为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如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这和总的南北面官制很容易混淆,应该分清。在北面朝官中,南北枢密院是辽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掌管军政和民政,也通称为北衙和南衙。北面朝官中还有北南枢密院中丞司,掌管纠察检举百官。北南宰相府也参与军国大事,类似于汉族官制中的参知政事。

另外,还有大惕隐司,掌管皇族的政教事务。设置夷离毕院,掌管断案、刑狱。敌烈麻都司掌管礼仪。最后在百官之上还设置了一个没有实际职务的大于越府,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和汉族太师的称号差不多。但一般人很难得到大于越的称号,整个辽朝也只有三个人得到过。

北面御帐官,它也有许多下属机构。例如侍卫司,负责御帐的护卫。北南护卫府,负责北南两个枢密院的护卫工作。

北面皇族帐官,阿保机的后裔、阿保机伯父的后裔、阿保机叔父的后裔、阿保机兄弟们的后裔共四个系统的皇族,分别设立有职权的营帐,叫做四帐皇族,地位很高。北面皇族帐官也有分支机构,大内惕隐司就专门掌管四帐的政教事务。

北面诸帐官,这是为阿保机部落之外,即皇族之外的其他有地位的部族设立的机构,如遥辇氏,渤海王族等,一方面是表示恩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

北面宫官,主要掌管宫廷一些日事务。

和北面官制相对应的就是南面官制,在辽太宗得到十六州之后,进一步完善了汉族的官制,仿效唐朝的官制,设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机构,以此来招徕汉族人,管理汉族人的事务。南面官主要由汉人来担任,契丹人也有在南面官中任职的,他们被称为汉官,也穿汉服。南面官由于办公的营帐在辽国王大帐的南面,所以称为南面官。

南面官中的分支机构有:汉人枢密院,阿保机的时候叫“汉儿司”,其他有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等。

在地方官制当中,辽朝也是两套制度并存,就是部族制和州县制,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汉人和渤海人则使用唐朝时用的州县制。在耶律倍投奔后唐之后,辽太宗又趁机整顿了东丹也就是原来渤海国的行政制度。先让耶律倍的妃子主持东丹政务,然后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

东丹国在原先并不是辽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地区,东丹是个亲王的封国,东丹王对于本地的事务可以全权管理。他可以自己建立年号和国号,而且有权直接和外国交往。对于宰相以下的官员可以自己任免。

在耶律倍走后,辽太宗就在东丹国设立了中台省,派遣官吏到那里参与政务管理,从而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

  • 抗战期间的叛徒和汉奸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那些英雄或是曾经的英雄都会被人们所尊重。但是同时,有英雄,也就会有那些贪生怕死之徒。从1931年开始,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很多人因为贪生怕死,以贩卖国家信息来报名,成为了可恨的叛徒、汉奸。他们利用国家的灾难而赚了一大笔钱。据记载,当时汉奸人数超过200万,超过日军人数,真是太让人

  • 西汉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设置河西西郡的历史背景在战国时代,秦、赵、燕三国都有各自的长城。秦并六国后,连接了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这时东段长城以北,主要是匈奴、丁零和东胡的游牧区,西段长城以西,主要是月氏、乌孙和羌人的游牧区。到了西汉初期,在匈奴强大的压力下,月氏的大部分和乌孙相

  • 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

  • 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赵泽宁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

  • 秦国历代国君在位时间及秦灭六国年表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历代国君在位年表约公元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秦非子秦公伯秦仲秦庄公 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秦静公秦宁公 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秦出子 前703年

  • 北齐历史简介 北齐王朝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公元550年577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北齐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政治公元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公元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

  • 北魏的皇后为何大多爱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

  • 北魏疆域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北魏立国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公元386年,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摇,引起骚动。拓跋珪的左右也阴谋执珪以应窟咄。拓跋珪惧,北逾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