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的皇后为何大多爱出家?

北魏的皇后为何大多爱出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48 更新时间:2024/1/15 12:24:28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国的皇太后、皇后17人出家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

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成为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卷的尼姑呢?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统治者佞佛、媚佛而造成,如《晋书·何充传》载:“二郄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新唐书·侯希逸传》亦载:“好畋猎,佞佛,广兴祠庐,人苦之。”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先始于洛阳。

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得到了初步的传播,西晋十六朝时期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北魏时达到鼎盛。北魏共历17帝,171年,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诸帝,除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外,其余多奉佛。如道武帝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鲜卑族本来对佛教不大了解,“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魏书·释老志》)。

后来在征战过程中,接触到诸地的佛寺和僧侣,于是好黄老、览佛经。见沙门,都加敬礼,并利用佛教以收揽人心。继而任赵郡沙门法果为沙门统,令绾摄僧徒,并于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建立塔寺。而文成帝所面对的,是太武帝毁佛的残局,他在太武帝的废佛之后大力兴佛,下诏说: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等生死者叹其达观,览文义者贵其妙用,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魏书·释老志》)。

文成帝下令,各州、郡、县都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论其年龄大小,一律听任出家。他想用佛教来化恶就善,于是,以往所毁的佛寺,又都恢复起来了,佛像经论,又得以流传,著名的云冈石窟,也在文成帝时开凿。

孝文帝于洛阳城南伊阙龙门山之断崖分刻六龛,其佛最高达130尺,全山造像142289尊。共有造像记及题刻3680品,元魏时代造像记有300品,题名为200品,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为珍贵者。宣武景明元年诏营石窟,至正光四年六月,用工802366个。

北齐是代东魏而立的又一个北方政权,历6帝28年。北齐佛教的鼎盛期是文宣帝高洋时代,高洋本人也佞佛,他曾把国家财产分成三份,供养僧尼就占三分之一。受禅僧僧稠的影响,高洋还喜好坐禅,坐禅时整日不出。他又行素食,禁止捕杀鱼虾虫鸟。

北周是代西魏而立的政权,历5帝25年,北周对于佛教,经历了奉佛、毁佛、兴佛的过程。明帝宇文毓在位三年,大造佛像,曾为先皇帝造卢舍那织成像一躯和菩萨像二躯,他也下诏建寺,此诏存于《广弘明集》卷二十八中。继位的武帝宇文邕毁佛,到宣、静二帝,又重新兴佛。

从这样的大背景来分析,北朝17位皇后出家,皆因佞佛使然。

然而,另外一些人从北朝17位皇后出家的背景出发,仔细加以比较,得出了另一种结论,认为佞佛并不是皇后出家的真正原因,以为这些皇后出家为尼的真正原因包括:一是健康的缘故,寺庵的环境清静幽雅,有利于染病在身的皇后的康复;其次是有的皇后在争宠的角逐中,由于失宠而被逐出宫为尼;再次是因皇位更迭或王朝易代而沦为牺牲品的,对这些失败的皇后来说,入尼庵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去处;第四类是幼主嗣位后两宫争权的失败者;最后则是入寺寻求政治避难的。也有的皇后是逃避深宫禁锢追求个性解放,寺庵可以躲开皇宫的森严制度,可以成为相对自由的乐园,甚至于可以变为淫乐之地。魏太武帝就是因为发现佛寺有兵器、有藏匿妇女淫乐之处而毁佛的。

另外有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从当时寺院经济的特殊地位来探讨分析这么多皇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北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扶持,寺院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僧尼的人数骤增。北魏时,国都洛阳有寺1367所,江北整个地区有寺3万余所,出家僧尼达200余万人。与此同时,这些佛教寺院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占有很多劳动力,他们不经营生产,通过出租或役使依附农民,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等。

剥削广大的劳动人民,聚敛了大量的财富。逐渐形成了相当独立的寺院经济和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范缜在《神灭论》中说:人倾尽家财去拜佛求僧,然而那些粮食却被无所事事的众僧吃掉了。大量钱财都流进了寺院,社会上到处都是坏人,但却没有人去制止,人们还都在称颂“阿弥陀佛”。

在这些佛寺中,有的还是由统治者出资修建的。这些皇帝修建的寺庵,大都富丽堂皇,以收容皇后为尼最多的瑶光寺为例,此寺还有大量的宫女供皇后妃役使。因此可以看出,这里名为寺院,实是皇后优游享乐的另一处别宫,被废黜的皇后只是失去了内主之尊,而在物质生活上与宫内差异不大。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朝皇后为尼与被贬入冷宫相比,是一种优待,这无疑会刺激和吸引失败者的皇后入寺为尼。因此,这些人认为,在当时,寺院的特殊地位才是皇后出家为尼的根本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魏疆域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北魏立国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公元386年,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摇,引起骚动。拓跋珪的左右也阴谋执珪以应窟咄。拓跋珪惧,北逾阴山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只是一能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的局面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这是一个复杂深刻的形成过程。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随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大规模推广运用,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得占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阶级出现,他们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但是社会地位却不高,因此急需提高自己的地位。再就是当时诸侯

  • 中国古代“三武一宗灭佛”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从两晋时期开始,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根据当时佛教发展的状况,相应对佛教采取或扶植或限制的政策。随着佛教僧侣人数的增加,经济势力的增强,在社会各阶层中影响力的扩大,也会与封建国家、世俗地主阶级发生矛盾。以皇帝为首的朝廷如果不能用和平手段消除矛盾,就会采取十分激烈的行动。传统

  • 刘备入蜀后为何不派张飞去镇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4年,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率部攻打益州受阻,于是急招在荆州的张飞、诸葛亮和赵云等入益州支援,独留关羽镇守荆州。当时,有资格镇守的荆州不仅仅是关羽,刘备集团的另一位创业元老张飞也有同样的资格,可刘备为什么不让张飞镇守荆州?历史上的张飞可不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莽汉,而是文武双全的智将,不过,张

  •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因不愿被清廷撤藩,和清廷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故联合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退居台澎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公开扯旗反清,掀起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的序幕。吴三桂起兵之初即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宣扬起

  • 新文化运动内容及历史意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深刻,不仅解放了思想,还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但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故后人怀疑新文化运动中我们没认清真正的敌人。新文

  •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候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到底有多少党员?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缺乏原始档案材料,回忆资料不够准确,认定曾一直存在困难。1、人数之争的历史谜团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的界定是指在1921年7月底

  • 苏北抗日根据地创建的原因及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阴)海(州)、盐(城)阜(宁)两个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是华中敌后抗战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地方组织在淮海、盐阜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938年11月

  •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创建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也称陕甘宁边区。它的基础是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清涧起义、渭南起义和旬邑起义失败后,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到陕北开展武装斗争,先后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

  • 尼布楚条约签约前的大清帝国前期地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尼布楚条约签约前的大清帝国前期地图唐努乌梁海中国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原来是外蒙古的一部份,但于外蒙古独立之时,被苏联侵吞。现时唐努乌梁海仍然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份,被并入西伯利亚联邦区域。以居住唐努山一带的乌梁海人而得名。地域东至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额赫河(今额金河)和赛因诺颜部讷穆讷山,南界扎萨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