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16 更新时间:2024/2/15 2:37:19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

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

樊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百多人,活动在泰山、琅琊等地。他们人少势大,作战勇敢,不断攻掠官府,阻截道路,劫富济贫,严惩贪官污吏。相传:泰山郡守贪污无道,霸占农民良田,抢占民女,利用权势,随便杀害百姓,农民对其恨之入骨。樊崇带领农民起义军,趁夜间越墙而过,击败守卫官兵,捉住泰山郡守,当众杀死,没收全部财产分给农民。民众积极拥护,一致称快,起义军的威望大增。

这时,海曲农民起义军领袖吕母已死,她手下一万多人都归附了樊崇。同时,樊崇同乡逢安、东海郡临沂人徐宣、谢禄、杨音等也率领几万起义军,投奔了樊崇。从此,樊崇的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屡败官军。这支农民军在同官军作战中,为便于识别自家的队伍,以朱涂眉,因而号称“赤眉军”。

随著赤眉军的发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王匡廉丹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刘玄已即位并攻入长安,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再度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为识字,任御史大夫。同时更始军内部产生内争,将领王匡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

赤眉军入长安时,当地残破不堪,赤眉军只能四处找寻粮食,遇大雪损失惨重,随后被刘秀派将领邓禹击败,赤眉军遂决定离开关中,27年在崤(今河南洛宁)和宜阳再被刘秀军打败,樊崇投降,最后被杀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赵泽宁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

  • 秦国历代国君在位时间及秦灭六国年表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历代国君在位年表约公元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秦非子秦公伯秦仲秦庄公 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秦静公秦宁公 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秦出子 前703年

  • 北齐历史简介 北齐王朝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公元550年577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北齐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政治公元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公元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

  • 北魏的皇后为何大多爱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

  • 北魏疆域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北魏立国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公元386年,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摇,引起骚动。拓跋珪的左右也阴谋执珪以应窟咄。拓跋珪惧,北逾阴山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只是一能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的局面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这是一个复杂深刻的形成过程。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随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大规模推广运用,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得占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阶级出现,他们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但是社会地位却不高,因此急需提高自己的地位。再就是当时诸侯

  • 中国古代“三武一宗灭佛”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从两晋时期开始,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根据当时佛教发展的状况,相应对佛教采取或扶植或限制的政策。随着佛教僧侣人数的增加,经济势力的增强,在社会各阶层中影响力的扩大,也会与封建国家、世俗地主阶级发生矛盾。以皇帝为首的朝廷如果不能用和平手段消除矛盾,就会采取十分激烈的行动。传统

  • 刘备入蜀后为何不派张飞去镇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4年,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率部攻打益州受阻,于是急招在荆州的张飞、诸葛亮和赵云等入益州支援,独留关羽镇守荆州。当时,有资格镇守的荆州不仅仅是关羽,刘备集团的另一位创业元老张飞也有同样的资格,可刘备为什么不让张飞镇守荆州?历史上的张飞可不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莽汉,而是文武双全的智将,不过,张

  •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因不愿被清廷撤藩,和清廷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故联合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退居台澎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公开扯旗反清,掀起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的序幕。吴三桂起兵之初即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宣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