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介绍

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32 更新时间:2024/2/29 9:20:37

南方丝绸之路泛指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中国南方地区对外连接的通道,包括历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等。南方丝绸之路的早期通道如打开,难以考证。据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记载,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的丝绸从缅甸经印度到达阿富汗,远及欧洲。

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为从四川经贵州、广西、广东至南海的“牂牁道”,或称为“夜郎道”。

南方丝绸之路的中线为从四川经云南到越南和中南半岛的交通线,历史献记载为“步头道”和“进桑道”。

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为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蜀身毒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

产生背景

世界中心的不断转移,是地缘政治的权力转移,由地缘政治所决定。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导致了财富的革命,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必须为经济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早期的南方丝绸之路正是基于这一原则所探索和开辟。

名称由来

“南方丝绸之路”的提出,是基于以四川为重心,分布于云南至缅、印的地区内,出土大量相同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不仅有四川文化,而且更有印度乃至西亚的大量文化因素,其时代早于经中国西北出西域的丝绸之路。

由于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代称已为中外学者所普遍接受,因此便称这条由四川为起点,经云南出缅、印、巴基斯坦至中、西亚的中西交通古道为“南方丝绸之路”(简称“南丝路”)。

丝路历史

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条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印,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的古老国际通道,它和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同为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蜀身毒道”,是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最早的中西交通线路,也是富于盛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

南方丝绸之路的中线为从四川经云南到越南和中南半岛的交通线,历史文献记载为“步头道”和“进桑道”。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为从四川经贵州、广西、广东至南海的“牂牁道”,或称为“夜郎道”。

中国是丝绸的原产地,早在商周时期丝绸织造就已达到相当水平,四川是当时中国丝绸的主要原产地。西汉扬雄《蜀都赋》曾称颂,蜀锦鲜艳华丽,品种繁多,发文扬采,转代无穷。《蜀都赋》称,蜀地“黄润细布,一筒数金”,意思是蜀地的丝绸以黄色的品质尤佳。

印度考古学家乔希指出,古梵文文献中印度教大神都喜欢穿中国丝绸,湿婆神尤其喜欢黄色蚕茧的丝织品。这种黄色的丝织品,应该就是扬雄所说的“黄润细布”。从印度古文献来看,湿婆神的出现时间至少相当于中国的商代。这说明,可能在商代,中国已经同印度发生了丝绸贸易关系。

早在张骞尚未打开通往西域,开辟北方丝绸之路以前,西南先民们就已打通了一条从四川成都至云南滇东一带的“五尺道”,《史记》载:“秦时常頞通五尺道”,“五尺道”从四川出发往东南行,经僰道(宜宾)、南广(盐津)、朱提(昭通)、夜郎西北(威宁一带)、味县(曲靖),至滇池(昆明),继续西至叶榆(大理)。

马相如列传》载:“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武帝派遣司马相如积极开凿通川南雅安、西昌及云南大姚之邛、笮、井、駹等西夷地区的“西夷道”,因此道通过了越西境内的“灵关”,故又名“灵关道”,从蜀地南出,经临邛(邛崃)、严道(荥经)、旄牛(汉源)、邛都(西昌)、会无(会理)、渡过金沙江到青蛉(大姚),抵达叶榆。

在打通了身毒道之后,连接滇、川的通道蜀身毒道即可畅通而行了。以上两条在大理汇合后西行,经博南(永平)、永昌(保山),由越赕(腾冲)出境入骠国(缅甸),称为“永昌道”。此道在中国境内约有3000多公里。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较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同时也是中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

唐宋时期茶马贸易兴起,成为南方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并且绵延千年而不衰,影响深远,因此又被后世称为茶马古道。明清茶马互市是南方丝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分别从不同口岸与缅甸、印度、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发生着日益密切的往来关系,尤其将滇茶、川茶运进吐蕃,又将战马源源不断供应给中原。

互相之间物资交流频繁,而且通过古道将文化进行了串联,以商品将文化形态碎片式的呈现,圈内圈外文化被勾连,因此南方丝绸之路从出现以来一直存在着多种文化的碰撞、传播、涵化、变迁,由于西南深处两端不同文化类型的中间地带,文化在此碰撞不仅异常激烈,而且包容和谐,时至今日呈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蜀身毒道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蜀身(yuān)毒(dú)道是指我国古代有一条从四川成都,经云南的大理、保山、德宏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线,被称之为西南陆地的“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从今四川起始,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从保山出境入缅甸、泰国,到达印度,再从印度翻山越海抵达中亚,然后直至地中海沿岸。在这条古商道上,中国商人

  • 茶马古道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

  • 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南方丝绸之路开通以来内接中原,外联南亚、东南亚,是佛教南传、藏传,本土宗教的交汇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杂居交错的民族聚落,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从文化线路上来说,这些区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定义的“藏彝走廊”地带,也是“三圈说”的“中间圈”区域。南

  • 历史上的冥婚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阴亲”,又名阴婚、“冥婚”、鬼婚,是中国的民间习俗。旧时人们普遍迷信于所谓坟地“风水”,以为出现一座孤坟,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当时有些“风水家”(古称“堪舆”)为了多挣几个钱,也多竭力怂恿搞这种阴婚。阴婚多出现在贵族或富户。三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起冥婚,是曹操为其早死的儿子曹冲操办的。据《三国志

  • 明代妖书案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所谓“妖书”,实则是类似传单的揭帖,是一种匿名的政治宣传品。万历朝的妖书案,影响较大的有“忧危竑议”妖书案与“续忧危竑议”妖书案,内容都与太子地位密切相关。万历十六年(1588年),河南人吕坤任山西按察使,以饱学之士自居的他把历史上的“列女”事迹编成一本书,名为《闺范》。这本书刊刻后流行很广,不久便

  • 草原丝绸之路的起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草原丝绸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路线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欧洲地区。草原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成、发展和繁荣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一个辉煌时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

  • 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与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相比,草原丝路分布的领域更为广阔,只要有水草的地方,就有路可走,故草原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带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先秦时期根据发现的考古材料,草原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与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的生活习俗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有关。2500年前,来自

  • 泰国人妖和变性人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在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人妖”称呼性格女性化的男性,所以“人妖”有时候等同于“娘娘腔”。是贬义词。人妖也指神话小说中由人和妖精所生的,带妖术或妖体的人,也称“半妖”。“人妖”也做骂人用。追古溯源“人妖”泛指心理性别错位、男扮女装等非常态之人。《南史·崔慧景传》:“东阳女子娄逞,变服诈为丈夫,粗知围棋,

  • 2020年3月29日:尤里·邦达列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俄语:Ю́рийВаси́льевичБо́ндарев,1924年3月15日-2020年3月29日),生于奥伦堡州奥尔斯克市,前苏联、俄罗斯著名作家,卫国战争参加者、少尉。邦达列夫很多作品被拍摄成电影、连续剧,曾获列宁文学奖、国家文学奖、肖洛霍夫国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 2008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自闭症的概念1943年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