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6年4月30日:克劳德·香农出生

1916年4月30日:克劳德·香农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75 更新时间:2024/3/14 10:31:49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4日)是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1936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94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41年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为信息论和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

主要论有:1938年的硕士论文《继电器与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1948年的《通讯的数学原理》和1949年的《噪声下的通信》。

人物生平

香农于1916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Petoskey,并且是爱迪生的远亲戚。193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数学和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41年他加入贝尔实验室数学部,工作到1972年。1956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并于1958年成为终生教授,1978年成为名誉教授。香农博士于2001年2月24日去世,享年84岁。

香农于1940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期间开始思考信息论与有效通信系统的问题。经过8年的努力,香农在1948年6月和10月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上连载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

1949年,香农又在该杂志上发表了另一著名论文《噪声下的通信》。在这两篇论文中,香农阐明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给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基本技术问题。两篇论文成为了信息论的奠基性著作。1936年香农在密西根大学获得数学与电气工程学士学位,然后进入MIT念研究生。

1938年香农在MIT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是《A Symbolic Analysis of Relay and Switching Circuits》(继电器与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当时他已经注意到电话交换电路与布尔代数之间的类似性,即把布尔代数的“真”与“假”和电路系统的“开”与“关”对应起来,并用1和0表示。于是他用布尔代数分析并优化开关电路,这就奠定了数字电路的理论基础。哈佛大学的Howard Gardner教授说,“这可能是本世纪最重要、最著名的一篇硕士论文。”

1940年香农在MIT获得数学博士学位,而他的博士论文却是关于人类遗传学的,题目是《An Algebra for Theoretical Genetics》(理论遗传学的代数学)。这说明香农的科学兴趣十分广泛,后来他在不同的学科方面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文章。在读学位的同时,他还用部分时间跟温尼法·布什(Vannevar Bush)教授进行微分分析器的研究。这种分析器是早期的机械模拟计算机,用于获得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1941年香农发表了《Mathematical theory of the differential analyzer》(微分分析器的数学理论),他写道:“大多数结果通过证明的定理形式给出。最重要的是处理了一些条件,有些条件可以生成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有些条件可使常微分方程得到解。还给出了一些注意事项,给出求函数的近似值(不能产生精确值)、求调整率的近似值以及自动控制速率的方法。”1941年香农以数学研究员的身份进入新泽西州的AT&T贝尔电话公司,并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到1972年,从24岁到55岁,整整31年。

1956年他当了MIT的访问教授,1958年成为正式教授,1978年退休。人们描述香农的生活,白天他总是关起门来工作,晚上则骑着他的独轮车来到贝尔实验室。他的同事D.Slepian写到:“我们大家都带着午饭来上班,饭后在黑板上玩玩数学游戏,但克劳德很少过来。他总是关起门来工作。但是,如果你要找他,他会非常耐心地帮助你。他能立刻抓住问题的本质。他真是一位天才,在我认识的人中,我只对他一人使用这个词。”

香农与John Riordan一起工作,1942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串并联网络的双终端数的论文。这篇论文扩展了麦克马洪(Percy A.MacMahon,1854-1929)1892年在Electrician上发表的论文理论。1948年,划时代的“通信的一个数学理论”分成两部分,在7月和10月的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发表。文章系统论述了信息的定义,怎样数量化信息,怎样更好地对信息进行编码。

在这些研究中,概率理论是香农使用的重要工具。香农同时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用于衡量消息的不确定性。在漫长的岁月,他思考过许多问题。除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过一年外,主要都在MIT和Bell Lab度过。需要说明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时,香农博士也是一位著名的密码破译者(这使人联想到比他大4岁的图灵博士)。他在Bell Lab的破译团队主要是追踪德国飞机和火箭,尤其是在德国火箭对英国进行闪电战时起了很大作用。

1949年香农发表了另外一篇重要论文《Communication Theory of Secrecy Systems》(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正是基于这种工作实践,它的意义是使保密通信由艺术变成科学。1948年香农在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上发表了《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通讯的数学原理)。论文由香农和威沃共同署名。前辈威沃(Warren Weaver,1894-1978)当时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科学部的主任,他为文章写了序言。

后来,香农仍然从事技术工作,而威沃则研究信息论的哲学问题。顺便提一句,该论文刚发表时,使用的是不定冠词A,收入论文集时改为定冠词The。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它前后总计经营了77年,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代,共出版27000余期,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同时

  • 1777年4月30日:约翰·高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德语: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ß;,英语:Gauss,拉丁语:Carolus Fridericus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于布伦瑞克,卒于哥廷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

  • 1789年4月30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POTUS)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三军统帅,有时被称为Mr.President、The Honorable以及Excellency。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截至2010年

  • 1958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中央电视台(英文名称: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简称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电视台、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成立于1958年5月1日。是中国的新闻舆论机构和思想文化阵地,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为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

  • 1945年5月1日: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德语:Paul Joseph Goebbels,生卒: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国政治家,演说家。其担任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军击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2011年5月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美国军方击毙。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1点36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就此事发表讲话。本·拉登一般指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1日),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省人,是“基地”组织首领,该

  • 1825年5月1日:约翰·巴耳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雅各布·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为纪念巴耳末,月球表面的一个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人物简介1825年5月1日生于瑞士洛桑,是家中的长子。大学时期曾留学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数学

  • 1890年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设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

  • 苏联史上最大的贪污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1991年9月6日,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的这一天,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总统的职务,在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停止苏联存在,苏联正式解体,而这个过去和美国在世界上争夺霸权的国家,在坚持了69年之后,国歌是《牢不可破的联盟》的他们,总算退出了历史舞台,从而分裂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