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克雷西会战的作战过程介绍

克雷西会战的作战过程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14 更新时间:2024/1/22 10:24:53

克雷西会战也叫克雷西战役(Battle of Crécy),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战便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次经典战役。

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爱德华三世率军9000人渡海侵入法国。法王腓力六世将兵三万人迎敌。八月,双方战于克雷西。是役,英国长弓手起了关键作用,接连打退了法军的十五次冲锋。法军则伤亡惨重,腓力六世受伤,被迫退兵亚眠。英军大捷,乘胜进入诺曼底。此战法军伤亡万余人,英军伤亡则不到二百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典范。

过程

此战会战也基本决定了百年战争前期英国对法国的胜利。

1346年8月26日,在百年战争(1337—1453)中,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指挥的英军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的法军在克勒西(法国东北部索姆省的城市)附近进行的一场大交战。英国人靠着武器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此战之中步兵作为步、骑联合兵种编队的主要成分,在战役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战说明了步兵在骑兵面前并不是不堪一击的。而其中英国紫杉长弓作为英国步兵中的关键力量,击败并重创了当时号称是最难对付的法国重装甲骑士。

双方的兵力对比相当的悬殊。当时的法军兵力接近4万,其中有近万名重骑兵(由骑士和普通重骑兵构成),六千左右的热那亚十字弩手,过万名轻骑兵,剩下的就是一群跟在部队的后面且缺乏纪律的所谓“公社征募兵”。而英军的部队则在一万左右,最多不会超过1.5万人。

两军的兵力差距是如此的明显,但同法军相比,英军有更为完善的组织,队形和装备。英国步兵装备有紫杉长弓,虽然无法有效伤害到全副武装的法国重装骑士,但可以打断其冲锋阵型,迫使对方陷入混战。从自由农民中招募的弓箭兵精通自己的武器。

但是两军在战前的准备上则全然相反。英军的指挥官爱德华三世精心的布置了战场。将自己在兵力上的“损失”在地形上尽力的补回。两万人的部队在数量上被很平均地分成了三个部分。

爱德华三世让大部分英格兰骑士下马作战,排成三支纵队:每支纵队都有下马的骑兵和持矛的士兵组成坚强核心,另有弓箭手布置在两翼。

开战时间大概是傍晚,法军用热那亚雇佣弩兵率先发动攻击,攻击那些掩护英军左翼的弓箭手,这些热那亚弩手非强大,配备了投射武器,不幸的是:英军长弓兵的射程稍远。而且英国弓兵站在高处山下射击。

法军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他们在逆光的状态下进行射击的。相比之下,英军的攻击则有效得多。长弓是用紫杉木做的,紫杉木非常坚固,做弓箭非常适合,在射程上和威力和地势上占尽了便宜。几轮射击后,法军弩兵死伤惨重。

法军第二阵主要由征召的矛兵组成,这些人无组织无纪律,战斗力低下。步兵叫喊着开始冲锋,但是和逃跑的弩兵撞在一起,混乱不堪。

战况至此,腓力六世让法军第一批骑士开始冲锋,尽管法军装备精良,但是骑兵在冲锋时防御也是最弱的时候。在长弓箭雨下死伤惨重。更糟的是法军骑士和溃退的矛兵撞在了一起,他们也未能冲到英军前面。

当时,法国有欧洲最精锐的重骑兵,有几次也冲到英军面前。但是装备了骑枪的骑兵虽然增强了冲锋威力但是却降低了肉搏能力(当然,下马骑士则相反,下马骑士不擅长冲锋但擅长肉搏,因此阵地肉搏上较法国骑兵更强)英国拥有欧洲最精锐的重装步兵和下马骑士,而且还有地形优势及一些擅长对付骑兵的威尔士长矛兵,就算法军骑士冲上来,在冒着箭雨、逆光、无地形优势和无法完成冲锋的情况下,当然只能被英军步兵一个个剁成肉酱。

被英军形似猎箭箭头的箭矢射中的成千匹法国战马,或在剧痛中发狂乱跳,或瑟瑟发抖原地逡巡,让场面更加混乱。法军的16次冲锋均被打退,最后随着圣奥利弗兰姆战旗和瓦卢瓦王旗被夺,艾诺伯爵强行拉走菲利普6世,这场在法国一方视点中比起神圣战役更像流氓群架的大悲剧勉强算是散了场。夜里还有一些掉队的法军陆续赶到战场,不明就里的他们在“同胞”眼皮下面钻进灌木丛倒头大睡,次日早晨被回过神来的“同胞”砍得鸡飞狗跳。

克雷西战役以法军的惨败告终。

结果

在天亮后英军对自己造成的的景象骨悚然。在他们的山坡下躺着无数的法军尸体。其单位已经不能用“具”来衡量只有用“片”才能加以计算。在山下的尸体中有1524位勋爵和骑士、约15000名左右的骑兵、十字弩兵和步兵的尸体。同时还有成千上万匹的马做了陪葬。而英军则伤亡约两百人。其中阵亡的仅有2名骑士、40名重骑兵和长弓手、100左右的威尔士步兵。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普瓦提埃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普瓦提埃战役,发生在公元732年。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后,开始对法兰克王国的征服。阿拉伯军队与法兰克军队在普瓦提埃交战,法兰克军队获胜。此次战役被称作“普瓦提埃战役”。战役简介8世纪20年代初起,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阿拉伯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攻入了法兰克王国阿基坦地区。732年,阿拉伯军队在西

  • 世界第三极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金字塔状,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发布数据),是地球上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另外两极是指地球的北极和南极。世界第三极“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据气象记载,珠穆朗玛峰山顶最低温度为-60°C;最低月平

  • 布勒丁尼和约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356年9月,普瓦捷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1360年法国王子查理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丁尼和约》,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布勒丁尼和约》即在1360年生效。起因1356年,黑太子爱德华登陆波尔多,一路所向披靡,并在

  • 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战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于1340年爆发,直到1360年签订《布勒蒂尼条约》(Treaty of Brétigny)而宣告结束。这二十年的战争英国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战无不胜,而且是能赢的赢,不能赢的一样赢。英军胜利的原因(一)战争思路不同法国人还习惯于中世纪的贵族间战争模式,抓贵族俘虏,绑票要赎金。就如

  • 世界的第三极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上除了有北极、南极,还有第三极:世界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定义西藏称为第三极,是因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国界线上,是地球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一、第二高峰也在这里。而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西藏自治区就有5座。青藏高原和地球上的南、北极有

  • 内维尔十字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内维尔十字之战是中世纪时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具体发生在1346年10月17日,地点在英格兰北部杜汉附近的内维尔十字。英格兰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入侵的苏格兰军并俘虏其国王大卫二世。战役概况内维尔十字之战,英法百年战争和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的一部分。1346年10月17日英格兰军队在内维

  • 扎克雷起义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简介1358年法国北部爆发的反贵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扎克意为乡下佬,是法国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14世纪,

  • 行云二号发射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行云二号是“行云工程”所属卫星,由行云公司研制。2019年11月19日,“行云二号”01星、02星已完成组装,将搭乘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并开展行业试点和应用测试。2020年5月1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行云二号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

  • 英法百年战争第二阶段战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364年,法国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他在一次朝会上说:“现在是让可恶的英国人屈服的时候了。我发誓带领我的臣民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查理五世征召大量雇佣步兵取代连战连败的骑士部队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趁着英国

  • 纳胡拉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英法百年战争在1360年的加莱条约后,暂时告一段落。然而英法两国的较量却在这个短暂的休战期里,延伸到了第三国——卡斯提尔的领土。1367年,英法双方在位于当代西班牙北部的纳胡拉城外展开了大规模交战。这场战役让武功赫赫的黑太子爱德华,再次扬名海外。背景英法百年战争在1360年的加莱条约后便告一段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