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战况

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战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10 更新时间:2024/1/16 15:51:50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于1340年爆发,直到1360年签订《布勒蒂尼条约》(Treaty of Brétigny)而宣告结束。

这二十年的战争英国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战无不胜,而且是能赢的赢,不能赢的一样赢。

英军胜利的原因

(一)战争思路不同

法国人还习惯于中世纪的贵族间战争模式,抓贵族俘虏,绑票要赎金。就如同当年对狮心理查干的那样。爱德华三世却比较注重“杀伤”,他的战术要比封建式更为“近代化”一些。

(二)兵种战术不同

看过《勇敢的心》一定对爱德华一世的诸兵种配合印象深刻,爱德华三世显然是其祖父的优良继承者,他比较注重“杀伤”。在思想上,他的战术要比封建式更为“近代化”一些。他采用用下马重骑兵进行防御,用从威尔士人那里学会的长弓作为远程打击方式来消灭对手,这种兵器使他可以把“火力”当作战术基础,而不仅限于冲力,很有点现在对枪械使用的思路。

当时的法国骑士还是链甲,显然扛不住长弓手的攻击。相比较下法国在骑士化和英雄主义的影响下,还是主要依赖重骑兵作为主体,更多的是骑士的单打独斗,也很少有机动包围,多兵种混合等等战术。

法国人的封建战术还是设法将敌人挑下马来加以生擒以便勒索赎金。(其实爱德华三世他也想俘虏这些移动的钱袋,可是弓箭可不比刀那么收放自如,据说克雷西战役当爱德华三世发现尸体中有大约1500名有头衔的骑士时就颇为心疼,不是因为死了那么多贵族,而是因为俘虏骑士可以获得大量的赎金)

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那么在战术上法国人是处于劣势的。但由于法国面积巨大,连相当长期的占领都不可能,当然更不必说永久占领。

第一阶段战争进程

开局时英国仅剩下西南角基坦的一小块残存的领地,百年之后战争也是在此结束的。

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中打败法军,法国舰队惨败,损失舰船近一百八十艘,官兵伤亡近二万人。英军仅伤亡四千人。英军首战告捷,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

此时的英国可以说打的顺风顺水,把英法统一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惜老天爷不答应,他派来了“黑死病”。没错,就是那个改变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黑死病。

伦敦当时居住的人口密度高,城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简直就是黑死病传播的天堂。在进入加莱城时,不少英军染上了黑死病病毒。然后又带回了英国本土,英国人口由黑死病流行前的400多万人降到疾病过后的250万人左右。更可怕的是,黑死病给英国人带来了心理上的极大恐惧,人们惶惶不可终日。

在短短一年之内,英国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职位竟然因为黑死病而三次易主,最短者任职仅仅6天。由于各地教堂的主教频繁死亡,英国人看重的感恩仪式也被迫停止。后来,随着瘟疫的肆虐,甚至出现一件首饰换了几个工匠最后还是半成品的情况;有的案件尚未开审,原告和被告都双双死去;新婚夫妇蜜月没度完就含泪永别。英国陷入到空前的恐慌中,英法两国不得不停战十年之久。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约翰二世倒是很有骑士精神的国王,因为这个缘故他被称做“好人”(Jean le Bon)

1356年9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法国索取巨额赎金。他在普瓦捷战役失败后被黑太子爱德华俘虏押回英格兰,在把一个儿子安茹公爵路易一世留下做人质后约翰二世回国去筹赎金,不料这个孩子逃跑了,约翰二世严格遵守了骑士制度的信条,他自愿返回英国做人质,数月后死去,因为这个缘故他被称做“好人”(Jean le Bon)。

安茹公爵路易一世在普瓦提埃之战临阵脱逃,结果还是被当了人质。

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不利。

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此外,法王还需支付300万金币的补偿款,作为条件,爱德华放弃对法国王位的声索。

百年战争第一阶段法国就剩下北部一半不到的地盘,基本上全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世界的第三极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上除了有北极、南极,还有第三极:世界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定义西藏称为第三极,是因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国界线上,是地球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一、第二高峰也在这里。而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西藏自治区就有5座。青藏高原和地球上的南、北极有

  • 内维尔十字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内维尔十字之战是中世纪时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具体发生在1346年10月17日,地点在英格兰北部杜汉附近的内维尔十字。英格兰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入侵的苏格兰军并俘虏其国王大卫二世。战役概况内维尔十字之战,英法百年战争和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的一部分。1346年10月17日英格兰军队在内维

  • 扎克雷起义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简介1358年法国北部爆发的反贵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扎克意为乡下佬,是法国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14世纪,

  • 行云二号发射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行云二号是“行云工程”所属卫星,由行云公司研制。2019年11月19日,“行云二号”01星、02星已完成组装,将搭乘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并开展行业试点和应用测试。2020年5月1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行云二号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

  • 英法百年战争第二阶段战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364年,法国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他在一次朝会上说:“现在是让可恶的英国人屈服的时候了。我发誓带领我的臣民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查理五世征召大量雇佣步兵取代连战连败的骑士部队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趁着英国

  • 纳胡拉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英法百年战争在1360年的加莱条约后,暂时告一段落。然而英法两国的较量却在这个短暂的休战期里,延伸到了第三国——卡斯提尔的领土。1367年,英法双方在位于当代西班牙北部的纳胡拉城外展开了大规模交战。这场战役让武功赫赫的黑太子爱德华,再次扬名海外。背景英法百年战争在1360年的加莱条约后便告一段落。然

  • 阿金库尔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的10月25日,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英军以由步兵弓箭手为主力的军队于此击溃了法国由大批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为随后在1419年夺取整个诺曼底奠定基础。这场战役成为了英国长弓手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对后世战争的依靠火力范围杀伤对手密集阵形这

  • 哈弗勒尔攻城战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415年,沉寂多年的英法百年战争再次被点燃高潮。继位不久的英王亨利五世,决心顺着先祖爱德华三世的节奏,用火与剑捍卫自己在欧洲大陆的权益。尽管时过境迁,敌我双方的态势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改变。但亨利五世还是用不输于曾祖父的军事才能,在欧陆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哈弗勒尔,就是其中的一块疤痕。塞纳河畔的海盗

  • 韦尔讷伊会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是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大地上收获的一场奇迹大胜。然而他们的好运并没有就此停止。尽管亨利五世在此后不久病逝,但他的兄弟们,依然在为英格兰的弱冠之主,奋战不息。1424年,在法国西北部的韦尔讷伊,战争女神几乎是最后一次垂青英格兰人。身经百战的名将英国之所以能在百年战争前期的大多数时

  • 奥尔良战役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奥尔良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被困多年的法兰西南部重镇奥尔良,在圣女贞德的领导下得以解围,从而为法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奥尔良战役的胜利,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一举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进而转败为胜,使百年战争从此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战役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