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真的是溺水而亡吗

李白真的是溺水而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95 更新时间:2024/1/25 9:54:18

关于李白的传说故事,纷纷扰扰,渊源流传,特别是围绕他的死因,人们更是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版本。几乎每种说法都可以编织出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让你似信非信。

有人认为李白是溺死的。这种观点最早见于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宋代洪迈的《容斋五笔》也采用了类似记载,不过在前面加上了“世俗言”三字。所谓“世俗言”者,就是说民间是这样传说的。

有关专家研究后提出,李白追求浪漫而致死的民间传说,并不是在王定保或洪迈记述之时才有,在李白去世后不久便已经广为流传了。元朝王伯成的《李太白流夜郎》杂剧中有李白入水中,最后为龙王迎去之说。虽然杂剧可以虚构,并不等于现实,但对李白的死因,抹上了一层浪漫神奇的色泽。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也说李白“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这些记载,一方面证明李白的溺死说在文人士大夫和民间广为流传;一方面却均未脱离这样一个过程:李白披锦袍乘月船——在采石江面饮酒致醉——俯身以手捉弄江水中的月影——翻身落水———溺死。这一过程具有很美的诗情画意,且不论这种写意的故事是否属实,但落水而死是统一的。可见,“溺水说”比“病死说”的资料丰赡多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不过也有许多人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如刘大杰等文学史家们均以无可置疑的肯定口吻说:“(李白)62岁,以腐胁疾死于当涂……说他落水捉月而死,那是不可信的。”他们所谓李白之死的“谜”,似乎并不存在。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尽管记述溺水主要是稗官野史,但并不全是毫无价值的无稽之谈。因李白一生浪迹江湖,热爱自然,他的诗有许多是关于饮酒赏月的。诗人把美酒看成是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把美月看成是高尚皎洁的象征。他举杯对望明月,俯首回看现实,竟然发现自己已是创痛巨深,贫病交加,一切美好向往都—一幻灭了。

这样一个傲岸不羁,意欲驰骋于天地之外的诗人,最终落到如此潦倒的田地,那是他无法忍受的事实。严酷的现实,逼得他几乎发狂。李白在《笑歌行》和《悲歌行》里,十分清楚地描摹了自己哭哭啼啼的狂态。一个处于半疯狂状态的人“醉而落水”,人们自然会充满同情。

一些人对李白的溺水还加上了神化的色彩,有“捉月骑鲸”的说法。从现在的记录来看,最早提出的是宋人。有梅臣《采石月下赠功甫》:“不必暴落飢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李纲《读四家诗选》;“神游八极表,捉月初不死。”这是人们不愿接受李白溺水的最后结局,宁愿相信这位天下谪仙人是跨鲸背而仙游羽化了,这是人们美好的寄托和意愿。

两《唐书》关于李白的死是怎样记载的呢?遗憾的是在提到李白之死的时候,两书并没有明确肯定他的死因。既没有说是“腐胁疾”致死,也没有说“因醉如水中捉月而死”。唐代项斯《经李白墓》提出李白是“醉死此江边”,《旧唐书》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说李白是因饮酒过度醉死宣城。这样提出了第三种李白是醉死的观点。

清代王琦评论《旧唐书》的这段记载说:“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抑小说多妄而诗人好奇,姑假以发新意耶?”他认为“醉死”的观点,可能是古人为了避讳“病死”,而“溺死”可能是小说家们为了好奇发的新意,但这几种观点却无法断定哪一种是准确的。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诗作中一股股浓浓酒香袭人而来,加上有“抗议金銮反见仇,一杯蝉蜕此江头,当时醉寻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的传说,李自的死因恐怕只能是一个无法解决的谜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唐朝庄园有什么特别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孟浩然有一首《过故人庄》,讲述了庄主人的热情好客,秋后的农村是一片美丽的田园景色。像这样的农家庄园在唐代武则天以后是相当普遍的。然而众所周知,中世纪的西欧也存在着大片的领主庄园。那么,此庄园是否彼庄园呢?历史学家们对庄园的理解各有千秋。有人认为庄园的本来意义是城外的别墅,它是具有林泉台榭等专供王公贵

  • 唐伯虎为什么画了那么多春宫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唐伯虎也叫唐寅,是明朝时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还是个诗人。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的文人学士大多生活过得都不太如意,所以唐伯虎也不例外,在大部分时候唐寅的经济状况始终不尽如人意。某一时期的书画收益欠稳定之时,而家中又没有一定的积蓄,唐寅甚至会陷入无米下炊的生活窘境。那怎么办呢?幸好他的画作还不错,所

  • 李师师的归宿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冠盖满京华的名妓,她的事迹虽不见于正史纪传,但在笔记野史里却也够热闹的,成为徽宗时期的一个风流人物。那么,北宋亡国后,这位风尘女子的下落如何呢?一位名妓与天子搞上关系,其地位之腾起就不言而喻了。《瓮天脞语》载有:“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李师师”等语。连水泊梁山的好汉们,为

  • 唐太宗为什么要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成语“图穷匕见”家喻户晓,荆轲因刺秦王而成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首,他也因此闻名于后世。荆轲借来秦叛将樊于期的脑袋,用燕国督亢的地图包住凶器——涂了剧毒的徐夫人匕首,带上燕太子丹为他准备的助攻手秦武阳,易水一别,以赴死之心出使秦国。然而图穷匕见之际,荆轲不但没刺着秦王,反而血溅秦国宫殿,壮士一去兮不复

  • 1901年3月17日:崔步青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崔步青(1901—1969),著名养马学家。我国现代马政建设和马匹育种改良事业的奠基人。擅长相马和育种。他率先从国外引进良种马在我国开展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工作,后来转入高等教育工作,对我国现代马政建设、马的育种改良和畜牧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基本情况崔步青,又名亦平,河北省滦县西区大齐庄人。生于190

  • 778年3月17日:唐宪宗李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贞元四年(788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继承皇位。在位期间,励精图治,

  • 180年3月17日:马可·奥勒留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全名为马尔克·奥列里乌斯·安东尼·奥古斯都(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拥有凯撒称号(Imperator Caesar)的他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最后一个皇帝,于161年3月8日至180年3月17日

  • 意大利万神殿的建筑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现今所见的万神殿主体建筑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万神殿被赠予教皇,随即改为天主教堂,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后拉特朗协约将其定为意大利国立教堂。也正是因此,

  • 故宫发生过多少次火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在现存的古建筑群内,历史上曾屡次发生火灾,其中火灾次数最多的地方,当属故宫。故宫历经明清两朝共24位皇帝,然而在这四百多年间,故宫并不太平,根据史料记载,故宫共在这400年间发生过80多次火灾。作为皇帝住所,竟遭遇火灾的频率远远高于平常老百姓,故宫每次火灾都有明确记载,根据统计,每七年故宫就要发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