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1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

2001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50 更新时间:2024/1/6 22:22:43

中国旅游日,是每年的5月19日,非法定节假日。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历史渊源

中国旅游日源自天台山《徐霞客游记》开篇《游天台山记》:“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游记》开篇的短短24个字,为后人留下了化旅游的瑰宝。,因为“中国旅游日”与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有关,翻开《徐霞客游记》,第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徐霞客30年来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

期间,他三次到过天台山,并写下了《游天台山日记》及《游天台山日记后》两篇游记。前一篇是他在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入天台山,游览了天台山后所写。后一篇是他时隔廿年,他又一次,更细致地探索了天台山水。他重游了华顶、石梁诸胜以后,中途去雁荡山,折回后又细细考察了天台西南诸景所写。并在其最精华的《徐霞客游记》中,将这两篇游记都编入其中。一地编入两篇,在《徐霞客游记》中仅天台山等三地。更值一提的是,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编辑于《游记》的首篇,作为开篇之作,可见,天台山在“游圣”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设立目的

根据《关于征集“中国旅游日”日期方案的公告》,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日具体日期的选定,将体现下列原则:与旅游有一定的纪念、宣传等关联意义;时间上适于全民外出旅游休闲;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旅游意识,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

节日标志

为宣传国家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意义,2011年4月12日至5月2日,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中国旅游日”标志和形象宣传口号的活动。征集活动得到公众积极响应,在短短21天时间里,共收到应征函件近4000封,其中:形象标志设计方案420件,宣传口号7000多条。应征作品主要来自29个省区市、台湾地区和加拿大。投稿人最大年纪83岁、最小19岁,投稿人大多为学生、教师、公务员和退休人员等,旅游从业人员也占一定比重。

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甲骨文“旅”字的变形与方形的印鉴外轮廓,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为“中国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视觉意象,符合现代人日益发展的审美需求,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的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这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体现了“中国旅游日”的号召力、影响力。同时,变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蓝绿颜色的运用,不仅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而且渐变的过渡处理让两个主体色彩自然融合,和谐大气。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自然,象征着中国旅游蓬勃发展的朝气和生命力,以及中国旅游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和谐、文明发展的主旨和理念。同时,变形的“旅”字演化的游人们行走在蓝天绿地中,也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境界,在注重环保与和谐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标注字体上采用了中国传统隶书的“中国旅游日”及英文Arial体“China Tourism Day”的中英文双语对照,在突显“中国旅游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旅游的国际化视野与现代发展理念。

整个标志造型稳重,创意巧妙,色彩明快,旅游主题鲜明,日期深刻,具有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和鲜明的感召力。

节日口号

“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口号简单明快,响亮有力,易于上口,高度概括了“中国旅游日”的主题理念,倡导更多的国人走出家门,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高生活品质。“中国旅游日”标志是以吉林省长春市一名美术老师的应征作品为基础,经专业机构修改完善后形成的。

设立意义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表示,设立“中国旅游日”,标志着中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神秘的海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这个神秘的庞然大物所引发的猜测和争议已长达百年之久。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是什么?还有待科学家作进一步研究。布赖恩,牛顿在《怪物与人》一书中,对德国潜艇U28在1915年用鱼雷击沉英国汽船“伊比利亚”号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当“伊比利亚”下沉时,它在水中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德国潜艇指挥官福斯特纳和他的艇员惊异地

  • 1975年5月19日:时传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时传祥(1915年1月1日—1975年5月19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起了掏粪工。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

  • 1649年5月19日:英格兰共和国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英格兰共和国(1649年5月19日-1660年5月),全名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共和国(Commonwealth of England,Scotland and Ireland),是第一个统治全英国的共和政府。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打败了王党军队后,于1649年1月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

  •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北纬30度上的“死亡区域”在美国的弗吉尼亚海岸,有一片地处百慕大群岛和佛罗里达群岛之间的广阔海域,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百慕大三角区。从地理布局大致看来,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

  • 罗布泊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

  • 内蒙和外蒙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现在的蒙古国,就是以前中国的外蒙古。但是为什么蒙古会分为内外蒙古呢?首先是地理上的原因。人类的历史就是地理史,地理造就文化。两河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依存地理而发芽的。而内外蒙古其实也是地理上的原因。在内外蒙古之间有一片大漠,将巨大的草原一分为二,游牧部落自然而然就依着这个地形形成割据。顺便

  • 1948年5月8日:世界微笑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微笑日(World Smile Day)是一个节日。说法一:开始于1999年,在2001年哈维死后,哈维·鲍尔世界微笑基金被创建,以纪念哈维本人。说法二:1948年起,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定为“世界微笑日”。节日起源说法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哈维·鲍尔开始担心其标志的过度商业化,以及其在

  • 1645年5月20日:史可法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生于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双龙巷)。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

  • 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大航海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当时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抬头,各欧洲王国开始

  •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