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女性在监狱中的待遇

古代女性在监狱中的待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4/1/16 4:06:57

女性犯罪虽然为社会所不容,但在“男女有别”思想支配下,中国的刑讯无论从刑具到施行方法等方面都渗透着男女区别的思想,充分兼顾了女性的生理特征、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及传统思想。因此女犯与男犯无论是刑讯还是囚禁的待遇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女性本身的特殊情况,中国古代女性犯罪一般不拘禁或可不刑具。明清律法规定:“凡妇人犯罪,除犯奸及死罪收禁外,其杂犯,责付本夫收管;如无夫者,责付有服亲属、邻里保管,随衙听候,不许一概监禁,违者笞四十。”也就是说,女性除了犯了奸罪死罪以外,不能够监禁,所以一般案件更谈不上戴刑具了。

但是如果女性犯了重罪,沦为女囚,那她就要开始黑暗的人生了。沦为女囚的女性轻则在公堂上被裸体笞杖,即“杖臀”,重则被脱掉裤子游街示众,名曰:卖肉,而在大牢里被牢头玩弄、非法拷打更是家便饭。正是因为政府也知道这些原因,所以规定:“妇女有犯奸盗、人命等重情,及别案牵连,身系正犯,仍行提审;其余小事牵连,提子、侄、兄弟代审。如遇亏空、累赔、追赃、搜查家产,杂犯等案,妇女提审,用行禁止,违者以违制治罪。”

女性和男性生理特点不同,所以官刑一般不对女性施行笞杖,即便责罚,也允许她们和衣受杖,虽然这种制度并不能得到完全执行,但总算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但是犯了淫罪的女性,被认为不知廉耻,官府惯常对她们褫衣笞杖,对她们进行羞辱,以警戒其他女性。比如清律中规定:“其妇人犯罪,应决杖者,奸罪去衣受刑,余罪单衣决罚。”

除了打板子外,拶指明清两代被广泛应用于女性身上的一种刑罚。《钦定大清会典》记载:“拶指用圆木五根,各长七寸,径围各五厘,妇人非犯重案不得实用之。”通常情况下女性的手指比男性的更加敏感,拶刑能使女性的手指变形残废,因此对女性施以拶刑对其心理的威慑力更甚男性。

如果是孕妇,一般不动刑,也不拘禁。《明律》规定:“若妇人怀孕犯罪,应拷决者,皆待产后一百日拷决。若未产而拷决,因而堕胎者,官吏减凡斗伤罪三等”,《大清律例》同样规定:“凡孕妇犯罪后,依律应拷讯的,须待产后一百日方可拷讯;如果司法官在孕妇未产时进行拷讯,因此而致使堕胎的,官吏减凡斗伤罪三等处罚;因此致死的,则要处杖刑一百,徒刑三年”。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一般的犯罪女性相对来说可以比较宽容,但是对于犯奸罪的女性,历代统治者对严厉打击,犯奸罪的女性不仅要亲自到堂受审,被关进监狱,而且还要去衣受刑。《大清律例》规定:“妇女有犯奸盗、人命等重情,及别案牵连,身系正犯,仍行提审;其余小事牵连,提子、侄、兄弟代审。”对于一般犯罪,女性是可以不收监的,但是犯奸罪及死罪的除外,这是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贞操观所决定的。

对于女犯的区别对待,是儒家思想“唯德是辅”的体现。女性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以及体格软弱,经常被统治者施恩和法律“同情照顾”,显示统治者的“德政”。

中国传统化下的女性是相当保守的,妇女的身体是完全不能暴露的,如果在大堂上将女性的臀部裸露在那么多人面前,是不成体统的。所以对于女性和衣受刑的规定是出于封建社会对于女性身体的忌讳和受贞操观的影响,并不完全是统治者的善心。

封建社会的女性,必须遵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她们如果有过失,往往被认为过在家长,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性是没有法律人格的。所以一般性犯罪,她们不用被收监,而由家长代为受过。

当然,规定是美好的,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封建社会是个人治社会,怎么处罚更主要的是看主官的意愿,因此历代都有很多女性不权在公堂受刑,还被投入与男犯混杂的监狱,遭受牢头甚至有势力的男犯的虐待凌辱。这在男权的封建社会是很正常的现象。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清朝培养八旗子弟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八旗制度是清朝赖以立国的根本制度,它不仅是一项社会制度,也是一项军事制度。正因为八旗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爱新觉罗家族可以一步步统一女真各部,以至于最后问鼎中原统治全国。在八旗制度下,八旗子弟作为最基本的军事单位,为清朝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因如此,清朝入关之后,对八旗子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清朝的八

  • 二战时期的十大最烂战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时期是人类飞行器大放异彩的时代,许多经典战机被当代人以及后人铭记,并津津乐道。然而,如果想要列举一下那些表现糟糕的战机的话,就会显得很困难了。如果没有详细的参数,包括飞机性能、产量和战损比率的话,那么这些战机的评说就各有差异了。1、博尔顿 保罗 无畏MK.1战机——英国 无畏式 (Defiant

  • 冰箱的起源与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冰箱的发明,使人类拥有了清凉、保鲜的食物。1923年,瑞典两位工程师浦拉腾和孟德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从此,电冰箱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电伴侣”。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试图使自身和食物在大热天保持清凉。早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就懂得把冬天的冰块放进地窖里,保存到夏天使用。

  • 兵马俑的武器离奇消失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制作精美。这些人俑在地下埋葬千年守护秦始皇陵,不过有一件事的挺让人费解,那就是守护皇陵的兵马俑怎么都赤手空拳呢?这些兵马俑中有一些人俑的姿势,明显应该配有兵器的,但是1号坑中出土的2000件兵马俑中,军阵威武宏伟,却个个都没有兵器,他们手中的武器去了哪里?为何偏偏只有武器丢失

  • 《大风歌》的第四句存在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在我们的印象中,诗歌一般都至少是四句。就算在远古时期,一开始的诗歌,至少也是四句,比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算是在刘邦那个时代,一首简单的诗歌,也至少是四句。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也是四句。之所以诗歌至少是四句,那是因为文意有

  • 太监为什么能贯穿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太监制度为什么能贯穿历史?但是接着我们可能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何古代皇宫中,皇帝总是钟情于太监?偌大的皇宫中除去皇帝和女人就剩下太监了。有些观众可能就想到了某些原因,那么来汇总讲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洪秀全当年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在其声势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们占据了南京,而且洪秀全还建立了气

  • 太监最后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清朝灭亡后,皇宫中的“下人”基本上都被遣散了。这些“下人”主要指的是太监和宫女。由于太监和宫女没有一技之长,被遣散之后,如何生存就成了问题。或许宫女还要稍微好一点,毕竟年纪不大的话,还可以嫁人过日子。但太监就不一样了,本来身体就有缺陷,

  • 古代寺庙的收入来源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当一个和尚可是不容易的,起码在唐代就要有“证件”才行,这个证件就是“度牒”。如果那么多人去当和尚了,谁来种田养活国家?皇家自然要控制僧尼的数量,只有有了度牒这个证件的人才能享受朝廷给予的优待。即使这样一个大的寺院少说也有几百个僧人,这些人都不事生产,那么他们靠什么生活呢?皇家的赏赐首先是土地了

  • 战场上的尸体为什么不能随便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都说战场是最无情的地方,到处充斥着杀戮与危机,尤其在现代拥有枪炮等武器的战场,也许前一秒还在跟你一起冲杀的战友,下一秒还没看到敌人可能就已经死了。你永远也不知道子弹会什么时候穿过你的身体,你也永远不知道,你在战场上到底能挺过多久。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战士,只有战死,没有吓死,即使战争留下的只有

  • 皇帝选妃哪项检查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代表。而一国的皇后,则是天下女人最大的梦想。皇后统领后宫,为世间所有女子所景仰。更不用说那些厉害的皇后了,光是半边天,和皇帝平起平坐还不够,甚至还能只手遮天。不过皇后这位置并不是那么好坐的。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不用说后宫之中那千千万万的女子了。皇后不但要为老公挑选妃嫔,还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