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6年3月11日:哈罗德·威尔逊出生

1916年3月11日:哈罗德·威尔逊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13 更新时间:2024/1/15 19:28:30

詹姆士·哈罗德·威尔逊,里沃的威尔逊男爵,KG,OBE,FRS,PC(James Harold Wilson,Baron Wilson of Rievaulx,1916年3月11日—1995年5月24日),是20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英国政治家,英国首相(1964~1970,1974~1976)经济学家。

1945年作为工党成员入选议会,成为工党左翼代言人。1963年被选为工党领袖。就任首相后尽力与欧洲大陆保持紧密联系,并努力支撑衰落的英国经济。试图解决罗得西亚问题,但未成功。1976年意外地宣布辞职。同年被伊丽莎白女封为爵士。著有《工党政府》(1964~1970)和《不列颠的管理》(1976)。1983年被封为终身贵族。

他曾分别在1964年、1966年、1974年2月和1974年6月的大选中胜出,虽然他每次在大选只是险胜,但他在大选赢出的次数,冠绝所有20世纪的英国首相。另外,比较其他同时代的政治人物,他被普遍认为是一位智慧型的政治家。

威尔逊早年获得奖学金,入读哈得兹菲尔皇家会堂中学(Royds Hall Secondary School,Huddersfield),但在1931年的时候,他在一次童军远足中喝了受污染的牛奶而染上伤寒,使他有数个月要告假就医。到了翌年,他任职工业化学家的父亲因为人手过剩而被解雇,威尔逊遂举家迁到威勒尔(Wirral)的斯比塔耳(Spital)寻求工作。他在那里的威勒尔法男校(Wirral Grammar School for Boys)就读中学六年级,并成为了学生代表(Head Boy)。

威尔逊在中学的成绩十分出众,促使他在1934年取得奖学金,入读牛津大学的耶稣学院,修读历史。在大学里,他曾经加入自由党,但后来受到G·D·H·柯尔的影响而转投工党。第一年学年后,威尔逊转读哲学、政治及经济学,后来更以一级荣誉毕业,旋即被校方聘用,成为该校在20世纪其中一位最年轻的导师(don)。

威尔逊在1937年成为牛津大学新学院的经济学讲师,在1938年起又成为了大学学院的经济史讲师(自1938年至1945年也是该校的研究员)。在这段时期,他也是威廉·贝弗里奇的助理研究员,专门研究失业和贸易周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威尔逊曾自愿从军,但由于他被界定为专业人士,而被纳入为公务员,成为研究采煤工业的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随后自1943年至1944年在燃料与电力部出任经济学与统计学部门的处长,而统计学更在日后成为了他毕生的兴趣,另外,他曾自1972年至1973年出任皇家统计学会会长。

轶事典故

威尔逊十分着重突显自己是“大众的一份子”(a man of people)的形象,从而使他与以往在上流社会出身的政客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外表上,他操地道的约克郡口音,常以Gannex牌男装雨衣示人,该牌子则以工人阶级为销售对象。此外,他又爱吸烟斗(在私人场合却抽香烟)和吃简单平凡的菜色。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吃饭的时候,无论是甚么食物,他都总爱蘸很多HP酱。

至于体育方面,他则是哈德斯菲尔德足球会的支持者。总而言之,威尔逊第一次当选首相的原因,在在与他朴实的形象有关,因为当时的群众正需要一位带现代气色的领袖,以了结“托利党在过去13年的施政失误”。

威尔逊辞任首相后曾与某电视台签约,主持一系列清谈节目。可是一作风传统的他,却不能适应清谈节目轻松的气氛,所以该节目以失败收场。在牛津大学流传了一个传说,指威尔逊在毕业试取得的分数是历史上最高。威尔逊是哈德斯菲尔德足球会的支持者。

威尔逊在1965年获英国吸烟斗人士协会(British Pipesmokers'Council)选为“年度吸烟斗人士”(Pipe Smoker of the Year),后又在1976年获选为“年代吸烟斗人士”(Pipeman of the Decade)。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女性在监狱中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女性犯罪虽然为社会所不容,但在“男女有别”思想支配下,中国的刑讯无论从刑具到施行方法等方面都渗透着男女区别的思想,充分兼顾了女性的生理特征、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及传统思想。因此女犯与男犯无论是刑讯还是囚禁的待遇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女性本身的特殊情况,中国古代女性犯罪一般不拘禁或可不戴刑具。明

  • 清朝培养八旗子弟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八旗制度是清朝赖以立国的根本制度,它不仅是一项社会制度,也是一项军事制度。正因为八旗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爱新觉罗家族可以一步步统一女真各部,以至于最后问鼎中原统治全国。在八旗制度下,八旗子弟作为最基本的军事单位,为清朝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因如此,清朝入关之后,对八旗子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清朝的八

  • 二战时期的十大最烂战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时期是人类飞行器大放异彩的时代,许多经典战机被当代人以及后人铭记,并津津乐道。然而,如果想要列举一下那些表现糟糕的战机的话,就会显得很困难了。如果没有详细的参数,包括飞机性能、产量和战损比率的话,那么这些战机的评说就各有差异了。1、博尔顿 保罗 无畏MK.1战机——英国 无畏式 (Defiant

  • 冰箱的起源与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冰箱的发明,使人类拥有了清凉、保鲜的食物。1923年,瑞典两位工程师浦拉腾和孟德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从此,电冰箱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电伴侣”。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试图使自身和食物在大热天保持清凉。早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就懂得把冬天的冰块放进地窖里,保存到夏天使用。

  • 兵马俑的武器离奇消失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制作精美。这些人俑在地下埋葬千年守护秦始皇陵,不过有一件事的挺让人费解,那就是守护皇陵的兵马俑怎么都赤手空拳呢?这些兵马俑中有一些人俑的姿势,明显应该配有兵器的,但是1号坑中出土的2000件兵马俑中,军阵威武宏伟,却个个都没有兵器,他们手中的武器去了哪里?为何偏偏只有武器丢失

  • 《大风歌》的第四句存在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在我们的印象中,诗歌一般都至少是四句。就算在远古时期,一开始的诗歌,至少也是四句,比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算是在刘邦那个时代,一首简单的诗歌,也至少是四句。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也是四句。之所以诗歌至少是四句,那是因为文意有

  • 太监为什么能贯穿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太监制度为什么能贯穿历史?但是接着我们可能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何古代皇宫中,皇帝总是钟情于太监?偌大的皇宫中除去皇帝和女人就剩下太监了。有些观众可能就想到了某些原因,那么来汇总讲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洪秀全当年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在其声势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们占据了南京,而且洪秀全还建立了气

  • 太监最后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清朝灭亡后,皇宫中的“下人”基本上都被遣散了。这些“下人”主要指的是太监和宫女。由于太监和宫女没有一技之长,被遣散之后,如何生存就成了问题。或许宫女还要稍微好一点,毕竟年纪不大的话,还可以嫁人过日子。但太监就不一样了,本来身体就有缺陷,

  • 古代寺庙的收入来源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当一个和尚可是不容易的,起码在唐代就要有“证件”才行,这个证件就是“度牒”。如果那么多人去当和尚了,谁来种田养活国家?皇家自然要控制僧尼的数量,只有有了度牒这个证件的人才能享受朝廷给予的优待。即使这样一个大的寺院少说也有几百个僧人,这些人都不事生产,那么他们靠什么生活呢?皇家的赏赐首先是土地了

  • 战场上的尸体为什么不能随便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都说战场是最无情的地方,到处充斥着杀戮与危机,尤其在现代拥有枪炮等武器的战场,也许前一秒还在跟你一起冲杀的战友,下一秒还没看到敌人可能就已经死了。你永远也不知道子弹会什么时候穿过你的身体,你也永远不知道,你在战场上到底能挺过多久。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战士,只有战死,没有吓死,即使战争留下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