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史上最“小气”的皇帝

揭秘:史上最“小气”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42 更新时间:2024/1/17 18:57:40

穿一双草鞋上殿办公,龙袍打补丁;当了23年皇帝,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车辆仪仗,连狗马都没有增添一只;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哪怕是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这并不是国库没钱,恰恰是多得数不清,粮仓的粮食堆到粮仓外,但他却小气得连死都舍不得奢侈一回。这位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就是汉文帝刘恒。真如后人所言:皇帝做到汉文帝这份上,真是亏死了……可老百姓喜欢呀,千秋万世都想着你!

汉文帝刘恒,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之第四子。公元前197年,在萧何等33位朝臣的举荐下,七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终刘邦之世,一直处在“诸姬”当中,从没有升到“夫人”的行列,故此其母子才能躲过吕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来。公元前188年,只有22岁的汉惠帝英年早逝,吕后分立刘恭、刘弘为帝(史称西汉前、后少帝,因处在吕后专权时期,且被认为非盈帝后代,故未被正史承认)。

公元前180年(吕后8年),吕后死,宫廷发生变乱,齐王兄弟兴兵伐吕,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之。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是为西汉史上第三位皇帝(若算上上述提到的前后少帝,则是第五位)汉文帝;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6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长安区东),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他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草鞋材料以草与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借”。在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叫是“绨衣”,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就是这样的龙袍,也一穿多年,旧了,也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穿。

汉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说,后宫也是朴素服饰。当时,贵夫人们长衣拖地是很时髦的,而他为了节约布料,即使给自己最宠幸的夫人,也不准衣服长得下摆拖到地上。宫里的帐幕、帷子全没刺绣、不带花边。

古代皇帝住的宫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台,好欣赏山水风光。汉文帝本来也想造一个露台,他找到了工匠,让他们算算该花多少钱。工匠们说:“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够了。”汉文帝听了,吃了一惊,忙问:“这一百斤金子合多少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工匠们粗粗地算了一下,说:“十户。”汉文帝听了,又摇头又摆手,说:“快不要造露台了,现在朝廷的钱很少,还是把这些钱省下吧。”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宫室就是宫殿建筑,苑囿就是皇家园林以及供皇室打猎游玩的场所,狗马即供皇帝娱乐使用的动物、设施等,服御即为皇帝服务的服饰车辆仪仗等。这些都是皇帝们讲排场、显威严、享乐游玩必不可少的,皇帝们大都十分重视。然而文帝当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

汉文帝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本皇帝决不当收藏家。他还能关心百姓的疾苦,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春耕时,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

在他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节俭的活动—他的丧事。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即按照山川原来的样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简陋的坟地,不要因为给自己建墓而大兴土木,改变了山川原来的模样。”

汉文帝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政治上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政权,对外妥善处理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在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了边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汉境,汉文帝均及时派兵还击击退强敌。汉文帝废除严邢苛法,带头执行法制判决,并且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人才,使汉朝从国家初定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为后来汉武帝的横扫四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像这样一生为民、俭朴勤政,并不断改进政策,为强国富民孜孜以求的皇帝,历史上实不多见。由于汉文帝这种廉洁爱民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据历史记载,当时国库里的钱多得数不清,穿钱的绳子都烂了;粮仓的粮食一年年往上堆,都堆到粮仓外面来了。

因此,司马迁高度评价汉文帝说:“德至盛焉”,“岂不仁哉!”似乎,皇帝做到汉文帝这份上,真是亏死了。你想,做皇帝的没吃好穿好,花钱都不舍得,不是白当了吗?可老百姓喜欢呀,千秋万世都想着你。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唯独没动汉文帝的陵墓,因为知道里面没啥好东西。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揭秘:宋明帝借“鬼”打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在宋明帝的“王师”渐显败相,叛军蜂拥而至,江山即将再度易主之际,突然有一支“鬼部队”横空出世。这支“鬼部队”由已死了一百三十多年的苏峻指挥。部队有三千多人,将士都身穿东晋军服,个个面如锅底,往往在夜间向叛军发起攻击。“鬼部队”在冲锋陷阵时每人都从嘴里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个个刀枪不入,使人不由想起

  • 金字塔到底存在着什么神奇的诅咒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金字塔在埃及、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分为上埃及和下埃及,在今天的苏丹和埃及境内。这些金字塔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是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金字塔数量众多

  • 为什么金字塔不能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在非洲古国埃及的尼罗河畔,开罗城近郊的广裹沙漠中,巍然耸立着一群巨大的方锥形建筑物,埃及金字塔,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一直以来就带着神秘的面纱,并且有太多无法用科学去解释的谜。埃及金字塔相传是古埃及法老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学家从没有在金字塔中找到过法老的木乃伊。埃及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 金字塔的竖井竟是通往天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世界古代的四大文明,相信许多人都能说上一嘴。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这些早已经耳熟目染的名字带着它独特的文化地位,在时代更替兴衰中慢慢流传,它们象征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一代代人中被歌颂、称赞。这些古代文明各有千秋,各种文化带有各个地区不同的传承,至今这些文化的最初发源之地仍然保留

  • 古代怎么保证消费者的购物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唐律疏议》记载,只要消费者在购买时立有合约,买回后3天内发现问题的,都可以找卖方退货;卖方不退的,可以向官府举报,由官府强令卖方退货,并抽卖方40鞭子。价格欺诈,在中国几千年的商业活动中,可谓层出不穷,手法花样百出,而历朝历代的官府,对此也是各有监管之法。贱敛贵出所谓“贱敛贵发”(也叫“贱敛贵出”

  • 末代皇帝溥仪埋葬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历史沧桑中不断变化,许多人都知之一二。1967年溥仪因患肾癌在北京逝世,溥仪死后葬于何处?此事鲜为人知。按封建国家定制,新皇帝登基以后,就要选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宣统皇帝溥仪3岁即位,刚三年清王朝就灭亡了,他也就没来得及选定“万年吉地”。溥仪退位之后

  • 佘太君的家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北宋仁宗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开了。皇祐三年(1051),北宋文豪欧陽修就曾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欧陽永叔集》卷二十九《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大约从这时开始,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在人们的传说中日益丰富,同时也产生许多谜

  • 黄巢起义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唐朝末年,曾经爆发过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领导人是黄巢。874年,河南地区连年发生水旱灾害,老百姓饥无食,冻无衣,到了“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的境地,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揭竿而起。贩卖私盐出身的黄巢曾几次应进士不第,内心早就有“冲天香阵透长安”的想法,见到这种形势,遂举旗起义。在他的带领

  • 唐朝男人怕老婆的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唐代惧内之风盛行于中唐以前,而且大多集中在上层社会的男子中,其程度在历史上堪称惧内的典型,而当时的社会舆论也并不以惧内为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中唐以前,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的地位也较高,尤其在上层社会的家庭中,夫妻的地位往往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家庭中,妻子的地位要高于丈夫

  • 韩国为什么姓金和姓李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对韩国再熟悉不过了,首先是距离近,我国山东省距离韩国最近的还不到二百公里。再次是历史渊源深,朝鲜半岛上的很多王朝都臣服于我国的中原王朝,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朝鲜这个国号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定的,朝鲜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是李成桂。说到李成桂,这就引出一个话题,韩国(以下包括朝鲜王国时期)人的姓氏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