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费曼出生

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费曼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79 更新时间:2024/2/18 7:03:21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理查德·费曼,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42年6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与高中相识的恋人艾琳结婚。1942年,24岁的费曼加入美国原子弹研究项目小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1945年艾琳去世。“曼哈顿计划”结束,费曼在康奈尔大学任教。1950年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托尔曼物理学教授,直到去世。

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这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费曼还发现了呼麦这一演唱技法,一直期待去呼麦的发源地——图瓦,但是最终未能成行。他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纳米概念的人。

科学贡献

费曼于40年代发展了用路径积分表达量子幅的方法,并于1948年提出量子电动力学新的理论形式、计算方法和重正化方法,从而避免了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发散困难。量子场论中的“费曼振幅”、“费曼传播子”、“费曼规则”等均以他的姓氏命名。

费曼图表是费曼在四十年代末首先提出,用于表述场与场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简明扼要地体现出过程的本质,至今还是物理学中对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表述形式被广泛应用。它改变了把物理过程概念化和数学化的处理方式。费曼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研究物理学。他不受已有的薛定谔的波函数和海森堡的矩阵这两种方法的限制,独立地提出用跃迁振幅的空间-时间描述来处理几率问题。他以几率振幅叠加的基本假设为出发点,运用作用量的表达形式,对从一个空间-时间点到另一个空间-时间点的所有可能路径的振幅求和。这一方法简单明了,成了第三种量子力学的表述法。

1968年费曼根据电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和布约肯(J.D.Bjorken)的标度无关性提出高能碰撞中的强子结构模型。这种模型认为强子是由许多点粒子构成,这些点粒子就叫部分子(parton)。部分子模型在解释高能实验现象上比较成功,它能较好地描述有关轻子对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电子对湮灭、强子以及高能强子散射等高能过程,并在说明这些过程中逐步丰富了强子结构的物理图像。

除了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费曼还建立了解决液态氦超流体现象的数学理论。他和默里·盖尔曼在弱相互作用领域,比如β衰变方面,做了一些奠基性工作。费曼通过提出高能质子碰撞过程的层子模型,在夸克理论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育贡献

费曼有一种特殊能力,就是能把复杂的观点,用简单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这使得他成为一位硕果累累的教育家。在获得的诸多奖项中他自豪的是1972年获得的奥尔斯特教育奖章。

1962年出版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被《科学美国人》这样赞誉:“尽管这套教材深奥难懂,但是它的内容丰富而且富有发性。在它出版25年后,它已经成为讲师、教授和低年级优秀学生的学习指南。”费曼自己则在前言中写道:“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你们应付考试,也不是帮你们为工业或国防服务。我最希望做到的是,让你们欣赏这奇妙的世界以及物理学观察它的方法”。

为了促进普通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费曼撰写了《物理定律的特征》和《量子电动力学:光和物质的奇特理论》等。同时发表了许多高深的专业论文和著作,这些成为研究者和学生的经典文献和教科书。

20世纪60年代,费曼还在加州课程设计委员会上,为反对教科书的平庸,作出了努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教皇国马切拉塔(今意大利马切拉塔)人,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1582年8月7日,他抵达澳门港),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

  • 维多利亚大瀑布的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处108米(355英尺),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1989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Ⅶ)(Ⅷ),

  • 魔鬼池名称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魔鬼池,顾名思义就是像魔鬼一样的池子,不过也确实如此,因为它地处于110米高的维多利亚瀑布的顶部,下面就是万丈深渊。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叫“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轰轰作响的烟雾”。最早是在1855年,由苏格兰传教士和一些探险家发现。瀑布的水来自赞比西河,当河水充盈时,每秒流过的水量高达7500立

  • 1995年5月11日:贝斯手张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张炬(1970年5月17日-1995年5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中国内地贝斯手,原唐朝乐队成员。1995年5月11日,张炬因车祸去世,年仅25岁。早年经历张炬从小就很喜欢体育,专长是十项全能,曾经获得全国少年跳高比赛的第二名。毕业后,他开始学吉他,之后改弹贝斯。在加入唐朝乐队之前,张炬就已参加过3

  • 2005年5月11日:巴西利亚宣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届南美-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利亚举行,2005年5月11日在这里通过《巴西利亚宣言》,强调实现中东地区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的重要性。宣言指出,实现中东和平必须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马德里框架协议与阿拉伯和平倡议,履行“路线图”计划。内容宣言强调巴勒斯坦享有建立独

  • 冰川湾的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冰川湾(Glacier Bay)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三角湾,在朱诺(Juneau)西北约160公里(100哩),长约80公里(50哩)。风景壮观,有16条来自圣伊莱亚斯岭(St.Elias Range,东)和费尔韦瑟岭(Fairweather Range,西)冰帽的有潮冰川(活冰川)。著名的缪尔

  • 猛犸洞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猛犸洞(Mammoth Cave)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的猛犸洞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猛犸洞以古时候长毛巨象猛犸命名,这个“巨无霸”洞穴截至2006年,已探出的长度近600公里,究竟有多长,至今仍在探索。二百多年来,探险家的前赴后继,他们的探索精神已被镂刻在猛犸洞每一公里的

  • 1964年5月11日:B-70轰炸机首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964年5月11日,以每小时3200公里速度飞行的B-70轰炸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帕默达尔北方美国飞机厂正式露面,而该飞机起飞前的研究工作并不为人所知。在耗资13.4亿美元的空军工程中,按计划只能再生产一架这类飞机。该机设计能力为在20000米上空飞行6000英里,它为飞机的性能创造了新的标准。但是批

  • 1934年5月11日:北美黑风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北美黑风暴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

  • 雪崩是怎么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作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作“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形成原理造成雪崩的原因主要是山坡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