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风暴产生的原因

黑风暴产生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16 更新时间:2024/2/18 7:03:14

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最高时也不足2米)。它是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强风是动力,具有丰富沙尘源的荒漠是构成黑风暴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黑风暴

沙暴发生时,风力多在4~8级,近地面的细沙粉尘被输送到15~30米的高空,水平能见度可维持在千米以上,卷起的沙尘物质一般在就近的障碍物或绿洲边缘沉积,造成沙埋、沙割之害。还有一种与沙暴不同的尘暴现象——8级及以上的强风把大量尘土及其他细颗粒物质卷入高空,形成一道高达500——3000米的翻腾风墙。暴风携带的尘土滚滚前,在高空可飘到数千公里甚至1万公里之外。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尘暴与沙暴的结合就是沙尘暴,黑风暴是特大的强沙尘暴。

黑风暴产生的原因

沙尘暴一般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更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它是沙漠化加剧的象征。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单一耕种,这些现象必然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破坏,使草原萎轨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衡。由于这种造沙的速度远快于人们治沙的速度,无疑为沙尘暴形成提供条件。

沙风暴的发生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沙尘暴的肆虐在向人类挑战,也在向人类发出警告;如果人类不能控制发展,如果人类的无边欲望和地球的有限资源互为抵牾,如果人类不能与大自然相濡以沫的话,最终要败在自己手下。

黑风暴的历史

18世纪以来,大批移民来到美国西部平原,滥垦滥伐,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3次黑风暴。1934年5月的一次风暴持续了三天三夜,从西海岸一直吹到东海岸,形成了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2400千米、高达3400米的灰黄色尘土带。风暴以每小时100多千米的速度向东推进,横扫北美大陆,尘暴过处,天昏地暗。中亚哈萨克地区,由于50年代大量开垦荒地,引起大面积土壤风蚀,也发生过类似美国30年代的尘暴。在中国北部116万平方千米的沙漠中,有39%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尘暴而造成沙漠化的。

沙尘暴是一种突发的、高强度的风沙灾害。中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之巨。中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秦岭以北地区)和内蒙古的中西部,是中国沙尘暴的多发区。1993年5月5日的特大沙尘暴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遭受巨大损失,死亡85人,伤残264人,失踪3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25亿元。沙尘暴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锡林郭勒盟也出现能见度几乎为零的黑风暴天气。

1934年持续长达3天美国的黑风暴事件

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美国东部与加拿大西部(部分地区)的辽阔土地。风暴从美国西部土地破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的移动尘土带,当时空气中含沙量达40吨/立方千米。

风暴持续了3天,掠过了美国2/3的大地,3亿多吨土壤被风暴刮走,风所经过之处,水井、溪流干涸,牛羊大量死亡,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北美大陆一片凄凉。这就是当时震惊全世界的北美黑风暴事件。黑风暴也称强沙尘暴,在美国发生过若干起,主要是由于美国拓荒时期开垦土地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

可悲的是人类的拓荒并没有因为沙尘暴的发生而偃旗息鼓,故沙尘暴也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前苏联以及南美的一些国家都因毁林垦荒、植被破坏而屡次受到过风蚀的侵袭。

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黑风暴事件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即西西伯利亚平原)组织大规模的垦荒。这一地带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度的干旱草原,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干旱年份出现的频率高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没有任屏障阻碍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冬春季节有6~8级大风冬季的强风常把农田的积雪全部吹掉,在春末常形成的范围的沙尘暴。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措施,黑风暴得以控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费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文: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德·费曼,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

  •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教皇国马切拉塔(今意大利马切拉塔)人,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1582年8月7日,他抵达澳门港),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

  • 维多利亚大瀑布的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处108米(355英尺),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1989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Ⅶ)(Ⅷ),

  • 魔鬼池名称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魔鬼池,顾名思义就是像魔鬼一样的池子,不过也确实如此,因为它地处于110米高的维多利亚瀑布的顶部,下面就是万丈深渊。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叫“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轰轰作响的烟雾”。最早是在1855年,由苏格兰传教士和一些探险家发现。瀑布的水来自赞比西河,当河水充盈时,每秒流过的水量高达7500立

  • 1995年5月11日:贝斯手张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张炬(1970年5月17日-1995年5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中国内地贝斯手,原唐朝乐队成员。1995年5月11日,张炬因车祸去世,年仅25岁。早年经历张炬从小就很喜欢体育,专长是十项全能,曾经获得全国少年跳高比赛的第二名。毕业后,他开始学吉他,之后改弹贝斯。在加入唐朝乐队之前,张炬就已参加过3

  • 2005年5月11日:巴西利亚宣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届南美-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利亚举行,2005年5月11日在这里通过《巴西利亚宣言》,强调实现中东地区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的重要性。宣言指出,实现中东和平必须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马德里框架协议与阿拉伯和平倡议,履行“路线图”计划。内容宣言强调巴勒斯坦享有建立独

  • 冰川湾的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冰川湾(Glacier Bay)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三角湾,在朱诺(Juneau)西北约160公里(100哩),长约80公里(50哩)。风景壮观,有16条来自圣伊莱亚斯岭(St.Elias Range,东)和费尔韦瑟岭(Fairweather Range,西)冰帽的有潮冰川(活冰川)。著名的缪尔

  • 猛犸洞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猛犸洞(Mammoth Cave)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的猛犸洞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猛犸洞以古时候长毛巨象猛犸命名,这个“巨无霸”洞穴截至2006年,已探出的长度近600公里,究竟有多长,至今仍在探索。二百多年来,探险家的前赴后继,他们的探索精神已被镂刻在猛犸洞每一公里的

  • 1964年5月11日:B-70轰炸机首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964年5月11日,以每小时3200公里速度飞行的B-70轰炸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帕默达尔北方美国飞机厂正式露面,而该飞机起飞前的研究工作并不为人所知。在耗资13.4亿美元的空军工程中,按计划只能再生产一架这类飞机。该机设计能力为在20000米上空飞行6000英里,它为飞机的性能创造了新的标准。但是批

  • 1934年5月11日:北美黑风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北美黑风暴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