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萤火一号怎么失败的

萤火一号怎么失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28 更新时间:2024/2/18 4:40:52

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探测计划中的一颗火星探测器。2011年11月8日,“萤火1号”搭乘在俄罗斯的福布斯号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开始对火星的探测研究。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受此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任童旭东示两年内不会再有新动作。

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的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开始对火星的探测研究。“萤火一号”主要科学探测目标是对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分布变规律,以及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率进行探测。此外,还将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沙尘暴以及火星赤道附近的重力场。

基本信息

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内部,由俄罗斯“天顶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点火发射。

“萤火一号”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携带等离子体探测包、磁强计、掩星收机、学成像仪等4种探测仪器。“萤火一号”搭载进入环绕火星轨道与“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分离后,双方将配合开展掩星探测试验。

“萤火一号”主要科学探测目标是对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变化规律,以及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率进行探测。此外,还将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沙尘暴以及火星赤道附近的重力场。

参数

“萤火一号”探测器、宽各75厘米,高60厘米。两侧阳帆板展开近8米,质量约115公斤,设计寿命2年。探测器上携带等离子体探测包、光学成像仪、磁通门磁强仪、掩星探测接收机等4类有效载荷。它将对火星进行为期一年的在轨探测,其任务包括探测火星及其空间环境、揭示类行星空间演化特征等。

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8日,“萤火1号”与俄罗斯的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将“萤火一号”和“福布斯-土壤”送入太空的是俄罗斯“天顶-2SB”运载火箭。升空后,“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上的主发动机将开始工作,并通过3次点火将两个探测器送入环火星轨道,预计全部行过程将历时300天左右。

变轨失败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波波夫金于2011年11月9号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外界宣布,搭载有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未能按计划变轨。他说:“我们度过了一个非沉重的深夜,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找到这个太空飞行器。终于确定了它的位置,并且查明,其发动装置没有工作,两次点火都没有成功。”这意味,中国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发射以失败告终。

出现转机

2011年11月中旬,欧洲航空联盟表示收到“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发回的信号,这说明本次火星探测出现了一丝转机。

宣告失败

2011年12月2日,欧洲航天局宣布放弃尝试获取探测器信号,但同时声明表示,虽然欧洲航天局已经放弃了联络探测器的努力,但如果俄方向他们报告发现新希望,欧航局仍愿意提供帮助。

产生影响

关于搭载“萤火一号”的火星探测器发射失败对中国探知火星的进程是否会产生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于2011年11月24日表示,受轨道距离影响,两年内不会再有新动作。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项目总投资26亿美元,是截至2012年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201

  • 火星尘暴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火星尘暴是指火星表面尘埃在剧烈的大气运动下形成的尘暴现象。火星大气虽然比地球大气稀薄,但是比较话跃,有时剧烈运动,扬起大量尘埃,形成尘暴。每个火星年约发生上百次区域性尘暴,主要在季节性二氧化碳极冠边缘和亚热带高原地带。有时几个区域性尘暴联合起来发展为全球性尘暴,可持续几周。1970~1980年火星上

  • 日晕是怎么产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日晕,又叫圆虹,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

  •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深处2133米,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总面积为2724平方千米。1919年,威尔逊总统将大峡谷地区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

  • 黑风暴产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最高时也不足2米)。它是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强风是启动力,具有丰富沙尘源的荒漠是构成黑风暴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黑风暴沙暴发生时,风力多在4~8级,近地面的细沙和粉尘被输送到15~30米的

  • 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费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文: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德·费曼,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

  •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教皇国马切拉塔(今意大利马切拉塔)人,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1582年8月7日,他抵达澳门港),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

  • 维多利亚大瀑布的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处108米(355英尺),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1989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Ⅶ)(Ⅷ),

  • 魔鬼池名称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魔鬼池,顾名思义就是像魔鬼一样的池子,不过也确实如此,因为它地处于110米高的维多利亚瀑布的顶部,下面就是万丈深渊。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叫“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轰轰作响的烟雾”。最早是在1855年,由苏格兰传教士和一些探险家发现。瀑布的水来自赞比西河,当河水充盈时,每秒流过的水量高达7500立

  • 1995年5月11日:贝斯手张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张炬(1970年5月17日-1995年5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中国内地贝斯手,原唐朝乐队成员。1995年5月11日,张炬因车祸去世,年仅25岁。早年经历张炬从小就很喜欢体育,专长是十项全能,曾经获得全国少年跳高比赛的第二名。毕业后,他开始学吉他,之后改弹贝斯。在加入唐朝乐队之前,张炬就已参加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