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阙之战的战争背景

伊阙之战的战争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59 更新时间:2024/1/19 7:38:32

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

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大败韩魏联军。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

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战争背景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最初的领地在秦(今天水市),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魏国逐渐衰弱,秦国和齐国由于国内变法(商鞅变法、邹忌变法)的成功,日益强盛,成为西、东两大强国。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秦国和齐国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

秦昭王时,秦国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秦国进攻韩国取穰(今河南邓县),又派遣庶长奂会同韩国、魏国、齐国军队一起进攻楚国。面对四国联军的攻伐,楚国也作了积极的部署,一方面派昭睢率军抗拒秦国,另一方面又派唐眜率军抗击齐、韩、魏三国军队,发生了垂沙之战,楚军大败。

垂沙之战后,秦国企图进一步攻占韩国、魏国土地,但是惧怕齐国干涉,被迫暂缓行动。后因齐国孟尝君出奔魏国,并担任相国主持进攻齐国,齐、魏两国遂成对立。经过一系列外交调整,秦国、齐国又重新交好,为秦国东侵创造了有利时机。

战争影响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伊阙之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两军对峙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

  • 垂沙之战的战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地处方城北,与宜阳邻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楚怀王恐惧,命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与齐结好。秦为讨好齐,也派泾阳君(秦昭王同母弟)到齐国做人质,秦、齐修好。公元前29

  • 绍兴和议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1141年签订的和议。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

  • 垂沙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历史背景战国中期,齐与楚,本来坚持“合纵”,但是楚怀王改变联齐抗秦政策,转而与秦昭王联合。齐国便伺机报复楚国。齐在孟尝君执政时,继续采用“合纵”之策,并远交近攻,联合魏、韩两国结为同盟。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逼,也需要投靠齐国寻求

  • 完颜亮迁都燕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

  • 1736年1月25日:约瑟夫·拉格朗日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736年1月25日,约瑟夫·拉格朗日生于意大利都灵。约瑟夫·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全名为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主要贡献拉格朗日在数

  • 2008年1月25日:宋大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2008年1月25日19时40分,宋大祥在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溘然长逝。宋大祥院士,男,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蛛形学与无脊椎动物学家。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

  • 1759年1月25日:罗伯特·彭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759年1月25日,罗伯特·彭斯出生于苏格兰西南部的艾尔郡阿洛韦教区的一个佃农家庭。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年),苏格兰农民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富有音乐性,可以歌唱。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

  • 红袄军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红袄军是指中国金末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在蒙古侵金的同时,山东、河北地区的人民,纷纷举行了反抗金朝黑暗统治的武装起义,少者数万人,多者至数十万。起义者穿红袄作标记,故名“红袄军”。十三世纪初,金的辖地日削,女真贵族和各族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山东、河北农民纷起反抗。红袄军的坚持斗争,沉重

  • 2013年1月25日:戎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月25日凌晨3时55分,戎祥因心肌梗塞过世,享年43岁。戎祥(1969年2月9日-2013年1月2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湾男演员。1993年,开始了电影之路。1995年10月6日参演香港电影《特警急先锋》。1998年,参演由导演林福地执导的历史电视剧《布袋和尚》,在该剧中饰演国师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