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阙之战的战争过程

伊阙之战的战争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14 更新时间:2024/2/12 20:03:33

伊阙之战,是周赧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

两军对峙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

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国军队势单力薄,韩军主将暴鸢希望魏国盟军军队打先锋。魏军主将是公孙喜,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他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甚强,但是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

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情报兵带来消息,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军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

秦军获胜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

白起抽调自己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山的狭隘地区仓促应战,阵形来不及统一调度,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迅即惨败。

韩国军队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军心不稳。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这时,韩国军队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未等主帅布置,便立刻遭到秦军左右夹击,一时间,韩国军队溃败而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战争结果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同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战争影响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垂沙之战的战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地处方城北,与宜阳邻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楚怀王恐惧,命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与齐结好。秦为讨好齐,也派泾阳君(秦昭王同母弟)到齐国做人质,秦、齐修好。公元前29

  • 绍兴和议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1141年签订的和议。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

  • 垂沙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历史背景战国中期,齐与楚,本来坚持“合纵”,但是楚怀王改变联齐抗秦政策,转而与秦昭王联合。齐国便伺机报复楚国。齐在孟尝君执政时,继续采用“合纵”之策,并远交近攻,联合魏、韩两国结为同盟。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逼,也需要投靠齐国寻求

  • 完颜亮迁都燕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

  • 1736年1月25日:约瑟夫·拉格朗日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736年1月25日,约瑟夫·拉格朗日生于意大利都灵。约瑟夫·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全名为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主要贡献拉格朗日在数

  • 2008年1月25日:宋大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2008年1月25日19时40分,宋大祥在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溘然长逝。宋大祥院士,男,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蛛形学与无脊椎动物学家。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

  • 1759年1月25日:罗伯特·彭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759年1月25日,罗伯特·彭斯出生于苏格兰西南部的艾尔郡阿洛韦教区的一个佃农家庭。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年),苏格兰农民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富有音乐性,可以歌唱。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

  • 红袄军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红袄军是指中国金末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在蒙古侵金的同时,山东、河北地区的人民,纷纷举行了反抗金朝黑暗统治的武装起义,少者数万人,多者至数十万。起义者穿红袄作标记,故名“红袄军”。十三世纪初,金的辖地日削,女真贵族和各族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山东、河北农民纷起反抗。红袄军的坚持斗争,沉重

  • 2013年1月25日:戎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月25日凌晨3时55分,戎祥因心肌梗塞过世,享年43岁。戎祥(1969年2月9日-2013年1月2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湾男演员。1993年,开始了电影之路。1995年10月6日参演香港电影《特警急先锋》。1998年,参演由导演林福地执导的历史电视剧《布袋和尚》,在该剧中饰演国师一角

  • 1860年1月25日:汪康年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汪康年(1860年1月25日—1911年11月4日),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名康年,字穰卿。中年号毅伯,晚年号恢伯、醒醉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八年进士。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出版家、政论家。官内阁中书。甲午战后,在沪入强学会,办《时务报》,后改办《昌言报》,自任主编。又先后办《中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