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完璧归赵”最后到底是谁胜利了?

“完璧归赵”最后到底是谁胜利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3/12/9 19:06:02

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明白,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窃以为,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首先,当时秦根本没有攻赵的计划,只是找法子试探一下情况。“蔺相如者,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在赵王遇到麻烦时,蔺相如受人之荐凭勇气“奉璧西入秦”。后来的结果,赵王尽管很有面子,但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没有引起重视。蔺相如完璧归赵使用的是下三烂手段,他叫手下人化了装,抄小路偷偷把和氏璧退回赵国,这样不仅没有解决赵国原来面临的危机,反而把矛盾激化了。

赵本惧秦,担心怀璧而遭兵祸,蔺相如哄骗秦王说璧有毛病,并以碎璧相要挟,再骗秦王斋戒五日,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献璧。秦王何等人,能看不出他的拙劣演技,而一再受骗却不发兵攻赵?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秦本无意因璧攻赵,赵枉作杞人之忧了。赵以璧为宝,秦以天下为宝。说以城换璧,只不过借此考察赵国国情。秦王没有怒杀蔺相如,更说明他志不在璧而在天下。这是他在玩外交游戏。而对这些,赵王只是沉醉在完璧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往深处去想。

其次,秦王有意让蔺相如成功,来灭赵的实力。秦王志在天下,岂可因一璧而失十五城?天下一统,区区一璧何患不入秦?得民心者得天下,秦若为一璧而弃十五城子民,必会失去民心。

民心失,天下失,一块和氏璧又如何保得住?秦若夺一璧而激怒赵,赵必然举国相抗,秦王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从事情发展的始末看,秦并无夺璧之意,犹如下棋闲处落子,看看对方的反应而已。而秦所惧者,廉颇也。蔺相如不过机锋之能,算不上雄才大略。秦王助他成功,就是闲处落子,造成其才能胜过廉颇的假相,达到赵相秦用的目的。

最后,在秦王的设计下,蔺相如官至相国,而赵走向衰亡。可以设想,如果将渑池会与荆轲刺秦时的环境相比较,蔺相如能够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他却成功了,其中肯定另有原因。史载,在秦王的宫殿里,连卫士都是列于阶下,不奉诏不准上殿,以荆轲之勇尚且血溅朝堂,而渑池会上戒备森严,蔺相如以死相拼,竟能斥退环列的武士,难免令人生疑。

蔺相如两次成功都用了玩命的手段,这在谈笑间杀人数万的霸主眼里,可谓关公面前耍大刀。何况,六国皆称秦为虎狼之国,秦王岂会被一个文官吓倒?这就可以看出秦王是有意成全其功。很快,秦王的预想逐步成为现实,第一步是赵“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而廉颇则认为“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造成将相失和。廉颇者,赵之良将,拜为上卿,以勇气闻干诸侯,遇到蔺相如,无奈也得负荆请罪,此后终不见用,只好老死乡野。第二步就是诱导赵王看重口舌之才。4年后,赵惠文王死,孝成王立,在用人失察上也越走越远。孝成王不听众人劝说,而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终使秦达到目的,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完璧归赵,让秦暂时丢了一点面子,却为顺利灭赵,进而一统天下铺平了道路,可谓良计。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海巴夏:世界上第一位才貌双绝、辩才、品德备受称赞杰出的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巴夏,东罗马帝国,历史解密

    海巴夏(Hypatia, 370~415 AD)是东罗马时代末期,在北非的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 出现的世界上第一位才貌双绝、辩才、品德备受称赞杰出的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她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Theon 的女儿。(Theon 相当有名气,他的名声来自他所注释的欧几里德 (Eucl

  • 古时候的服务员为何叫店小二 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店小二,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服务员为何叫店小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店小二”是指古时候驿站、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侍应的人。那么,“店小二”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呢?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饭店的服务员名叫王示,依据古人的书写习惯,这个服务员王示时常将自己的名字写作

  • 君主立宪制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君主立宪制,英国,历史解密

    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亦称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指君主立宪的前提下,君主权力大于议会,各种主要法令都要经其签署,并且常有权委任首相和上议院议员,某些国家还有君权神授色彩,而不是政教分离的。二元君主制是起源于近代欧洲现代化,从政府层面看来,在有两个形式上矛盾的方向同时进行,便是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制的成立

  • 和珅案发后,嘉庆为什么放过他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每每聊起清朝的官员,和珅都会是其中一个话题,没办法,谁让他是清朝最大的贪官呢!和珅上位,一则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二来是能够抓住乾隆的心思,得到乾隆的宠爱,可以说,和珅的成功,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乾隆想要他成功。不过,乾隆死后,和珅的日子立马变得不好过了。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归西,嘉庆在乾隆皇帝

  • 雍正一晚临幸丽嫔3次 雍正后来为何不翻她的牌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丽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大家都看过《甄嬛传》了,刚上映的时候就火遍大江南北,后宫的女人们玩尽了花招,出了什么事都是皇后向其他妃子们求情,虽然看上去很好心,却暗地里给雍正的怒火浇了一把油。雍正后宫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妃子,那就是丽嫔,她比华妃还差一点,雍正十分宠爱

  • 红楼梦里薛蟠的这个特殊爱好,让香菱、夏金桂讨厌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香菱,夏金桂,薛蟠,历史解密

    薛蟠是个呆霸王,更是个喜新厌旧的风流公子,他的喜新厌旧可不是只针对女人,对男人更是如此。薛蟠曾为香菱打死冯渊,之后求了薛姨妈一年,纳为妾后,不到半个月,就丢开了。后来千求万求娶了桂花夏家的夏金桂,结果没多久,又看上了她的丫鬟宝蟾,由此可知,阿呆兄的喜新厌旧比一般人来的都快。薛蟠在红楼梦里,与宝玉一样

  • 刘伯温死前为何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一筐鱼到底有什么寓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伯温,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刘伯温博学多闻,外强中干,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名副其实的大才子,在他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实在是一个谜题,将死之人送给自己的君主一筐鱼?难道朱元璋喜欢吃鱼,即使朱元璋喜欢吃鱼,又怎么会缺少这一筐鱼呢?作为明王朝的君王,坐拥天下,如果缺少一筐鱼,岂不是会被天下人笑话!那么我们就来讲讲这筐鱼

  • 儒学对于中华民族到底是福还是祸?它阻碍了现代文明发展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儒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存在即是合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在中国古代存在了两千年,这足以说明儒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过,也有人觉得,在中国近代史上,正是儒学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甚至高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举双手欢呼西方思想的进入。但是近年来,大家又在极力鼓吹复兴儒学,用儒学的精髓来解决

  • 燕侯旨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霸国与之联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燕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燕侯旨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其中的铭文为我们透露出某种可能,铭文云:“燕侯旨初见事于宗周。王赏旨贝廿朋,用作又始宝尊彝。”即是说燕侯旨到周王城中向周天子述职,这跟我们今天所谓的年终工作总结很相似,是周人对分封诸侯们政治、军事、经济发展成效的检验。而燕国作为周人嫡亲诸侯国,到宗周朝圣即是传统,

  • 朱元璋吃饭时菜里有头发,厨子马上取下帽子说:我没头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若是一不小心惹到皇帝,轻则被处斩,重则连累家人。 说到朱元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朱元璋曾经是一介布衣,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在执政期间疑心病是非常重的,因此被他处死的臣子固然也不少,某天,在用膳的过程中,他又一次发怒了,这是为什么呢?在古代,要是皇帝吃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