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风血雨斗倭寇,巴蜀安疆奋起戎。抗日战争的浪潮汹涌澎湃,抗日救国的呐喊声震撼巴山蜀水。川军将士怀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纷纷请缨,上阵杀敌。
将士们用极差的武器与日本的飞机大炮对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誓与阵地共存亡。他们前仆后继,英勇顽强,面对日军的坚船利炮毫无惧色。
骨硬如石气如铁,川人何曾惧敌焉。三百五十万儿郎出征,二十六万血洒疆场,仅有十三万人回归故乡,他们对国家的忠心可昭日月,精忠报国永不悔。
也是这样的英雄豪气让川军撕去了烂部队的标签.试问谁想,曾经那个被各路军阀誉为“中国最糟糕的部队”川军能够在战场是上不顾生死,英勇作战,数十万人血洒疆场。
自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中国便一直处于被外敌侵略的状态,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为了对外扩展市场,他们选择了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中国。西方的坚船利炮,并不是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所能抵抗的。
在清朝晚期,中国一直都是深受外敌侵略,但是自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不仅仅是外敌的侵略,国内还陷入了连年军阀混战的状况。
在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各路军阀为了势力斗争不休。处于西南地区的四川也自然逃不过战火的侵扰,各派势力趁机而起,开始四处争夺地盘。
连年征战导致川渝百姓苦不堪言,更多的则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男性被迫离开家庭上阵杀敌,这也导致曾经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的农业一度达到崩溃的状态。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军队并没有这么多,可是随着国内战争以及对外抗战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作战当中,全国百姓也自此开始过上了贫困交加的生活。
在中国这么多的部队当中,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最糟糕的部队”,它就是人数众多的川军。全国人民一开始对川军的印象可谓是差到极致。
在他们的眼中川军就是军容军态极差的一支部队,他们都是一群散兵游勇,很多的士兵都是一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根本没有军人的样子。
更可气的是,川军明明知道自己这样有损军人的形象但还是死性不改,甚至变本加厉。
而且,川军当中的领导们对于自己手下这种懒散自堕的样子毫无管教之心,任由他们自暴自弃,这支从根子里面就已经堕落的部队让人们倍感失望。于是,他们便被人戏称为“中国最糟糕的部队”。
曾经在抗战初期,根本无人看好这支部队。听说在四川当地随处可见的就是邋遢散漫的川军,他们毫无秩序地走在大街上,成群结队,根本就不像一支正规军部队。
当时中国很多地方都处于积贫积弱的状况,川军作为不被国民党军队看好的部队,政府所拨付的军饷也是少得可怜。
作为爹不疼娘不爱的一支部队,川军经常会随意穿着草鞋、拿着自己的军壶招摇过市,跟普通的地痞流氓毫无区别。
虽然也曾经有过人希望国民党高层派来专业教官前来整顿川军,可是没有任何一个军官想来整顿这支部队,他们并没有从这支军队的身上看到未来,于是就纷纷选择拒绝。
当时就连最不正规的杂牌军都看不起这支由中国国民党挂牌的正规军,但谁又能想到这一支不被所有人看好的部队,在后来竟然能够成为一支令世人称赞的军队。
当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全国人民都处于备战阶段,川军也毫不例外。为了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国民政府下足了力气对他们进行简短的整顿。
当时由于川军并不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当他们出征之时可谓是中国最寒酸的部队之一。
大约几十万的川军走出了四川,他们的身上什么都没有只有破旧的军衣和一杆枪,就这么孤零零地奔赴了战场,从不回头。
在抗日战争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他们的将领杨森所带领的川军曾经在淞沪会战中,无役不从,也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还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
杨森曾经对他的士兵们说过,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的,我们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天性,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老百姓的期望,要抛头颅、洒热血,为国争光。不仅仅是杨森,还有刘湘,作为当时四川近代的一世枭雄,他曾经和蒋介石虚与委蛇,为人狡猾无比。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自私懂得审时度势的人,却能够带着病体率领十万川军出川抗日,他以血战洗刷了川军糟糕的名声,带领川军走出了那段阴暗的岁月。最终,刘湘在1938年的1月20日为国尽忠,病逝战场,年仅四十八岁。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川军在抗日战场时一共出川作战三百五十万人,比当时国民党的总兵力的四分之一还要多,而且他们一共伤亡了六十四万人,其中二十六万人血洒疆场。在他们的伤亡情况可以看来,在抗日战场上川军可谓称得上是第一主力部队,所造成的伤亡也是其他的军队所难以比拟的。
川军魂,终不散,百万儿郎随军战,死旗出,不复还。川军将士们用他们的身躯为我们抵挡住了日本侵略者的铁骑,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