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六大名著,而现在只有四大名著,其余两部是哪两部?

古代有六大名著,而现在只有四大名著,其余两部是哪两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58 更新时间:2024/1/18 13:53:37

现如今,我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不仅如此,人们还根据它们的故事情节拍成了电视剧。它们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是含有全面性的哲学道理,并且还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性的涵义。

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师徒之间的友情,都将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们在建国前并不叫做四大名著,而是被称为“四大奇书”。不仅如此,当时将这些文学名著出版时,考虑的不仅仅是这四本。

其中,还有另外的两本书,它们被统称为“六大奇书”。但在建国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那两本书被淘汰了,“四大奇书”也改名为四大名著。不过,被淘汰的两本书却是人尽皆知的。

起初,中国的四大奇书是《西厢记》、《水浒传》、《史记》以及《庄子》。不过,当时明代的文学家冯梦龙对这四本书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除了《水浒传》可以归纳在“四大奇书”名单中,其他三本都不符合。

同时,他认为应该将《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这三本与它一起,归纳为四大奇书。因为在当时,这四本书的流传范围更加广泛,还备受人们的喜爱,就此被归为四大奇书。

然而到了清朝顺治年间,《金瓶梅》由于书中含有污秽情节,不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因此被列为了禁书。正是这个时候,曹雪芹撰写的《红楼梦》脱颖而出,很快的被人们所接纳。

并且其相较于前者而言,这本书不仅没有大量的污秽情节,还通俗易懂便于人们去阅读。从而取代了它的位置,成为了四大奇书之一。

它们之所以改名为四大名著,是因为其流传范围很大,销量也是出奇的好。出版商为了抓住更好的商机,将它们合并在一起进行出版,且把名字改为“四大名著”。从此,这个名称便人人皆知,其中的故事更是深刻人心。

首先是《西游记》,可能很多人没看过这本书,但一定看过这部电视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的情节如数家珍。这部小说主要是想,通过师徒四人不畏西天取经时的重重困难,敢于挑战困难的故事,向世人传递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其次是《三国演义》,它写的是三国时期各个英雄斗智斗勇、争锋天下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那个时期不同的人物,还可以知道三国时期的发展趋势。

最后两本书中,《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一群梁山好汉的英勇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们见识到真实的兄弟情义,还有铤而走险的狭义精神,让人阅读后增强自我的社会责任感。

而《红楼梦》则说的是,四大家族从兴盛走到衰落的故事。而且,它也很好地传达出现实社会的意义,不同人或者不同角度去阅读它,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虽然,它们讲述的是不同历史背景,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与人生、社会情况有关。后来到了清朝时期,受康熙鼓励满汉通婚这一思想,使得更多精神文化产品涌现出来。

因此,除了原有的四大名著以外,文学界又出现了两本书,分别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这让原本的四大名著变成了六大名著。然而到了建国之后,又将这两本书给除去,重新又变回了四大名著,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两本书在当时流传度并不亚于四大名著,但却充斥着批判性,而且还很难被人读懂,因此失去了入围名著的名单。前者是蒲松龄撰写的短篇小说,里边很多故事都是以狐、仙、妖灵为主人公。

甚至,还有人与妖相恋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这些故事来赞扬妖与鬼的高尚情操。同时,他通过这部小说,批判了清朝时期社会中贪官污吏的不堪现状。而后者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它们两本书的故事情节极其相似。

两本书也都是通过鬼神情节,来批判毒害文人的科举制度,并以此来讽刺当时时局的弊端。并且,两部名著的作者都是被科举制度淘汰的人。他们看透了当时社会的不堪现象,便想通过小说形式来抒发心中的不满。

而建国之后,我国还处于百废俱兴的状态,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对于这两本书中的内容大都懵懵懂懂,甚至绝大部分的人,根本读不懂里边的含义。

尤其是蒲松龄写的书,整部小说都是采用古文的形式,不仅难以翻译,还不符合当时我国白话文的国情。再者就是,这两本书中的故事内容大都充斥着封建迷信,过于信任鬼神之说,这种思想并不适合推行。

同时,两部名著的作者价值观十分极端。虽然是描写出自己的生活状态,但也传达了大量的悲观态度,对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它们也开始渐渐得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相较于人人知晓的四大名著,它们虽然在文学造诣上并不差劲,但是关于教育和价值观树立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两部名著当时退出中国文学名著的名单,也算是情有可原。

从“四大奇书”到“六大名著”,最后到如今家户喻晓的四大名著,也给世人留下了历久弥新的经典形象。一部著作要想成为经典,必须要确保其可读性,当然也要具备高超的写作手法。

标签: 六大名著四大名著

更多文章

  • 李莲英和安德海都是慈禧的大太监,慈禧对他们量都满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莲英,安德海,慈禧

    有一晚,慈禧吃过晚饭想要“方便”,李莲英立刻用头顶着马桶,进来侍奉。慈禧方便完后,冷冷地对李莲英说:“你的水平可比安德海差远了!”李莲英反复回想所有的步骤,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纰漏啊? 众所周知,李莲英平时非常懂得为人处世,为何慈禧这一次会对他不满

  • 道光的儿子是谁 道光的儿子中谁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道光帝,咸丰皇帝,奕詝

    道光皇帝在后人口中一直备受争议,虽然他从小聪明、爱学习,自他登基后他也有所举措,可是他还是有很多的败笔,为中国带来了沉痛的影响。他的儿子由此更加身负重任,比起其他的皇帝道光皇帝的儿子并不多,他在他们之间选出继承皇位的人是谁呢? 道光的儿子是谁 道光皇帝的妃嫔有23人,她们为他诞下了很多的子嗣

  • 1952年,葡萄牙疯狂挑衅我国,毛主席一句话令葡萄牙立刻服软,并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葡萄牙,澳门总督,史伯泰

    1952年,葡萄牙疯狂挑衅我国,毛主席一句话,我国获赔4.4亿一九五二年,葡萄牙军队突然毫无理由地疯狂挑衅我国,并引发了两国之间的大规模交火。这件事儿被毛主席知道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就立刻让葡萄牙服软,慌忙地向我国道歉,并且赔偿了中国四点四亿元人民币,保证永远不会再与中国为敌。 那么,葡萄牙政

  • 农民副总理陈永贵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去世时只有一个人前来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永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他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农民出身的副总理。却在1978年邓小平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张时直言反对,甚至因此和其他同志结下梁子,就在连他的葬礼上也只有一个人前来祭拜。 大会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自己的这个观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积极性,自

  • 军统头子戴笠有多好色?曾今插足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婚姻,导致才子和美人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戴笠,郁达夫,王映霞

    军统头子戴笠有多好色?就连“风流才子”郁达夫与“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这对曾经的“富春江上神仙侣”的婚姻,也因为他横插一杠子而最终分崩离析,这是怎么回事呢? 郁达夫在家中无意中发现了时任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

  • 冯玉祥之子冯洪志想回国效力,却遭到邓小平拒绝,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玉祥,冯洪志,邓小平

    1982年,冯玉祥之子渴望回国效力却遭到邓小平的拒绝,此举令众人不解。事隔多年,大家才明白邓的良苦用心,感叹其做法高明。 冯洪志是爱国名将冯玉祥的二儿子,他自幼受到父亲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立志长大后也要报效祖国,为国尽忠。他先后到苏联、德国学习,后又赴美国继续深造。当他完成学业准备回国大展拳脚

  • 2002年台湾老兵左智超返乡探亲,酒后三巡失言,女儿:你真是共产党的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左智超

    1987年7月,蒋经国发布了一条“总统令”,宣布台湾岛以及澎湖列岛从7月15日零时起解除戒严。从这一天起,数十万背井离乡跟随国民党一起来到台湾的国军老兵们,终于有了回老家看一看的机会,而左智超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已经年过古稀的左智超,带着自己的大女儿,又一次回到

  • 张学良儿子张闾琳首次回东北探访,在张作霖墓前,用蹩脚汉语说了一句话,令人不禁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学良,张闾琳,张作霖

    1994年,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张闾琳首次回东北参访,在张作霖的墓前,他用蹩脚的汉语说出的一句话,却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在张学良的孩子中,张闾珣于1954年因病去世,张闾玗1958年因车祸离世,只剩下在美国生活的张闾琳。 1990年,张学良结束漫长的囚禁

  • 王近山与小姨子韩秀荣发生恋情,被中央定为“铡美案”,离世后,邓小平批示按照大军区正职办理丧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秀荣,王近山,铡美案,大军区正职

    “王近山现在怎么样了?”1974年,李德生去看望邓小平时,提议给王近山安排些适当的工作。邓小平对那位犯了错误的老部下很关心,了解了他的近况后,做了决定…… 王近山将军15岁就参加了革命,一直在刘伯承、邓小平手下任职,因为他打仗勇猛,敢打敢冲,

  • 改变历史的一次“大姨妈”:程姬来月事,将侍女唐儿侍寝汉景帝,生下刘发,二百年后,其后代就是光武帝刘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程姬,汉景帝,刘发,光武帝,刘秀

    一天晚上,汉景帝喝醉了,要宠幸程姬,很不巧的是,这天程姬来“大姨妈”了,无法前去。可是,她又不想把这个机会白白送给别人。左右为难之际,她急中生智让自己化险为夷。 在公元前156年,当时即位的正是汉景帝刘启,刘启在位期间也是十分仁爱,对于百姓都是厚待的,因此也给自己留下了